金庸家族傳奇:徐志摩是表哥,瓊瑤是外甥女,錢學森也在榜上

顧三秋 發佈 2020-03-13T03:37:07+00:00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十四個字是金庸老先生留給我們的武俠傳奇,而金庸先生其家族本身也是一個傳奇,歷經六百餘年,時代變遷,才人輩出。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翻閱歷史的軌跡,敬仰一位又一位偉人矗立在時光中。他們,或是風雅文人,或是千古英雄,用自己的一生書寫傳奇。我們每一個人都崇敬英雄,嚮往江湖,夢中那個瀟洒肆意的世界。

"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十四個字是金庸老先生留給我們的武俠傳奇,而金庸先生其家族本身也是一個傳奇,歷經六百餘年,時代變遷,才人輩出。

一門十進士,叔侄五翰林

金庸,本名查良鏞,出生於浙江嘉興海寧的一個書香世家。查氏家族歷經600餘年,二十幾代的傳承中,在良好的家風的薰染下,一直名人輩出。

元代末年,査瑜帶著妻兒老小為了躲避戰亂,輾轉來到海寧袁花鎮。袁花鎮依山傍水,土地肥沃,風景秀麗,民風淳厚,正是定居生活的好地方。查瑜便帶著一家老小在海寧開始了耕讀生活,"以儒為業,詩禮傳家"

這八個字奠定了查氏家族的基調,也為查氏家族的後人留下了一筆無形的寶藏。家風,才是一個家族的根,是一個家族最偉大的財富。正是這種良好的家風讓查家在幾百年的傳承中沒有走向沒落,而是愈發輝煌。

明清時期,查氏家族中就一共湧現出了22名進士。在清康熙年間,查氏家族逾300口人,進入了全盛時期。其中,十餘人高中進士,五人考取了翰林院編修,創造了"一門十進士,叔侄五翰林"的科舉神話。

這種科舉神話的產生正是源於深深植根於查氏家族重視讀書教育的家風,無論處於何種環境,他麼都不忘家風的教導,既不因福貴而驕奢淫逸,也不因貧窮而自怨自艾,保持本心,家族才能走向輝煌。

表哥徐志摩

曾因文字獄而短暫沉寂的查家在民國時期,開始全面復興。有詩人、教育家和實業救國的民族資本家,整個查家呈現出多姿多彩的斑斕面貌。而在查家的親戚中,有一位我們很熟悉的詩人——徐志摩。

徐家和查家同為海寧的望族,結有姻親。金庸母親徐祿是徐志摩的堂姑媽,因此金庸從小便喚徐志摩表哥。

金庸小時候,跟隨母親到徐家時,見到了從劍橋學成歸國的徐志摩。此時的徐志摩已經因為《再別康橋》一詩而聲名大噪,金庸也很是崇拜這位表哥。

也許,正是這種牽絆,冥冥之中指引著金庸老先生在八十一歲高齡之時,遠渡重洋,赴劍橋大學攻讀碩士、博士,在70餘年後續寫了家族文人的名校緣分。

外甥女瓊瑤

每個人都曾經夢想過一段風花雪月的美好愛情,有一個人創造出無數的愛情經典,瓊瑤的作品在很多人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大眾有所不知的是,武俠宗師金庸和愛情造夢者瓊瑤是親戚關係。

金庸堂姐查良敏嫁給了瓊瑤的三舅袁行雲,所以論親戚關係瓊瑤應該叫金庸為表舅。

兩人同為上世紀通俗文學的巨擘,媒體和大眾經常將他們相提並論。兩人還有親密的親戚關係,應當來往極為密切才是。但是在網上卻幾乎找不到兩人往來的公開報導,也鮮有文章提到過兩人的親戚關係,只有一篇文章曾寫到瓊瑤曾經承認過和金庸的親戚關係,除此之外,再無兩人親戚關係的相關報導。

其中究竟緣由為何,外人很難理解,也可以說是文學圈的一個未解之迷吧。

表姐夫錢學森

說起錢學森,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作為天才科學家,錢老為中國的國防科技事業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很多人可能對錢老的英雄事跡如數家珍,卻不知曉錢老是金庸的表姐夫

這段關係要追溯於金庸的同族姑母查品珍,查品珍在家族的安排下同民國時期著名軍事學家蔣百里成婚。

這是一場勉強的包辦婚姻,蔣百里也不喜歡查品珍這位妻子。但是這段婚姻為兩個家族維繫著緊密的聯繫,也為金庸和錢學生夫婦的交往創造了緣分,

查品珍嫁給蔣百里後,一直侍奉公婆,終生未孕。而蔣百里與另一位妻子佐藤屋登生下了五個女兒,其中有一位便是著名歌唱家蔣英,也是錢學森先生的夫人。所以,梳理家族關係,金庸應當稱蔣百里為辜姑父,蔣英為表姐,錢學森為表姐夫。

金庸和表姐蔣英雖無血緣關係,卻仍然以表姐弟相稱,來往也非常密切。金庸是華語武俠小說的巨擘,而錢學森和蔣英兩人也十分喜歡看金庸的小說,蔣英尤其喜歡《射鵰英雄傳》。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錢學森還特意託人從境外買了一套金庸小說。

家風傳承

縱觀查氏家族數百年的歷史,曾輝煌閃耀,也曾一度沉寂,直到如今仍然不斷傳承,人才輩出,這樣傳奇家族的繁衍和家風的薰染密切相關。

在"詩禮傳家"的家風的薰陶下,查氏家族的後人在何種境地中都不忘學習、充實自己,不墮書香世家的門門風。良好的家風,是一個人人生之路的指路明燈,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核心和魂魄。家風這寶貴的、無以替代的精神財富,才能造就一個家族的傳奇。

良好的家風,是一個家庭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全的文化理念。良好的家風,也體現在每個家庭成員的高尚情操和高尚的道德標準上。良好的家風,對每個人的成長能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每個人都是大千世界的一顆沙礫,庸碌平凡一生才是絕大多數人生活的寫照。但是平凡並不代表無趣和消極,無論在何種環境中,人都應當有志向,有興味,尋覓那個可以一生歡喜的興趣,不成人成才,也能歡喜一生。

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如今煩躁多元的社會中,每個人無時無刻不受到外界的誘惑和煩擾,但是清正的家風可以讓我們在紅塵世界中保留一份堅持。家風薰染是一個人修身成人的開始,也是每個人活著的精神路標和支柱。願你行走世間,也有這股子來自家的底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