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洛陽故城·東漢卷》之61:東漢洛陽地區的書法藝術

野叟雜談 發佈 2020-03-04T12:43:17+00:00

東漢是書法藝術走向繁榮的時代,篆、隸、草、行、楷,諸體具備,尤其是隸書的發展達到了頂峰。除了碑刻文字,洛陽地區還出土了大量的磚刻文字,主要是墓磚,大多是長方形,內容主要記錄磚的數量、制磚時間等,有的則刻有古代文獻。

東漢是書法藝術走向繁榮的時代,篆、隸、草、行、楷,諸體具備,尤其是隸書的發展達到了頂峰。東漢刻碑立石之風甚盛,多採用隸書,鐫刻精細,所留「豐碑」極多,琳琅滿目,隸書至此已經完全成熟。篆書受到隸書影響,產生了繆篆。從隸書衍生出的章草、今草,已經開始更廣泛地使用。草書的興趣為書法藝術開拓了更大的領域。許多書法家和書法理論著作在漢末也大量湧現。

進入東漢中後期,特別是漢桓帝、漢靈帝之世,墓碑的發展達到成熟、鼎盛階段。「漢以後,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壁、碑銘等物。」(《宋書》第407頁,中華書局1974年版)東漢盛行厚葬,這在客觀上促進了墓碑的發展成熟。至此,無論是形制,還是書體、文體、墓碑的發展都極盡完美,完成了由上古穿繩引棺的豐碑到「追述君父之功美」的墓碑的演變。該時期碑刻姿態萬千,各臻其妙,不只是結構、章法之變化,且有種種不同趣味和神韻,或方整厚重,或遒勁端麗,或縱橫奇肆,或疏宕飄逸,不一而足。不僅形式多樣,而且用筆的變化,漸為豐富和成熟,因此形成不同的風格。

東漢洛陽地區的碑刻,在書藝面貌上大致可分為前後兩期。前期碑刻較為古拙,字形輪廓取橫勢或縱勢的都有。後期碑刻在取勢上趨向於正方或扁方形態,極少有縱勢。在行筆方面,後期碑刻以含蓄柔美,代替了前期的質樸古拙,在流暢的筆法中透露出方正的形象,這意味著隸書形體的逐漸解散和楷書形體的興起。

漢代書法家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漢隸書家,以蔡邕為代表;一類是草書家,以杜度、崔瑗、張芝為代表。張芝被後人稱為「草聖」。

洛陽地區出土了大量的東漢碑刻文字資料,由蔡邕手書的熹平石經,代表了官定標準隸書,因此它集中體現了隸書法則,端莊穩重,筆法遒勁,極為工整嚴肅,但由於過於整齊拘束,自然風趣就少了。

草書的誕生,在書法藝術的發展史上有著重大意義,標誌著書法開始成為一種能夠高度自由地抒發情感,表現書法家個性的藝術。草書的最初階段是草隸,到了東漢時期,草隸進一步發展,形成了章草,後由張芝創立了今草,即草書。

東漢時代還誕生了第一部書法理論專著,即崔瑗的《草書勢》。崔瑗(78~143年),字子玉,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縣)人。父親崔駰博學多才,與班固、傅毅齊名。崔瑗勤奮好學,繼承父業,十八歲時來到洛陽多方求學,精通天官曆教和《易傳》,與著名學者馬融、張衡是好朋友。崔瑗作為東漢著名書法家,尤其擅長章草和小篆。唐人張懷瓘《書斷》一書中,把他的章草列為神品,小篆列為妙品。他向章草名家杜度學習,與師父齊名,後人常常「崔杜」並稱。他的書法結字工巧,對後人有一定影響。張芝草書正是因學崔杜二人而發展成為一代「草聖」的。

除了碑刻文字,洛陽地區還出土了大量的磚刻文字,主要是墓磚,大多是長方形,內容主要記錄磚的數量、制磚時間等,有的則刻有古代文獻。刻制方法一般分為模印、干刻和濕刻三類。洛陽、偃師刑徒墓磚於1956年和1962年出土。1962年發掘出五百二十二座刑徒墓,墓磚八百二十餘塊,其中刻有刑徒死亡日期的共二百二十九塊,始自永元十五年(103年),終於延光四年(125年)。由於只是死亡刑徒有關事件的簡單記錄,書寫、刻契都比較草率,但別有一種揮灑自由的氣質,有些甚至有草書的意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