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跳脫世俗的認知局限,才有靈魂真正的自由

國學書舍 發佈 2020-02-24T03:04:38+00:00

這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認知局限」是每個人都存在的狀態,但是不該把自己已經受限制的認知拿來當做標準,來判斷這個世界,一個人最大的錯誤,就是從不能客觀認知這個世界而開始的。


哲學中有這樣一個概念,叫做「洞穴假象」。

意思就是說:每個人都像生活在洞穴之中,受到環境、風俗和教育的制約,又因自身經歷的片面和狹隘角度,習慣性的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自以為是的將自己的觀點定位為一個標準。

就好像井底之蛙一樣,無法看到井外的天地,正是因為他的認知局限,總是缺乏了尊重他人的覺悟。

這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認知局限」是每個人都存在的狀態,但是不該把自己已經受限制的認知拿來當做標準,來判斷這個世界,一個人最大的錯誤,就是從不能客觀認知這個世界而開始的。

有一句詩叫: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一個人身處某種環境之中,因為個人情緒和意識的遮擋,看不清事物的本質,想要認識山的真正面目,只能跳出當下的處境,才能認知山的全貌。

有一個人去古代建築景點遊玩,他繞著那個景點走了一圈,先是由遠及近,後來由近及遠,但是無論從哪個角度都無法看到這個景色的全貌。

這時他突然聽到頭頂一排大雁飛過,他才頓悟,從大雁的角度俯瞰景點,才可以觀測景點的全部面目,所以認清一樣東西,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而是要逃出當下的局限,從更遠更高的視角,才能把握全面。

釋家思想中有三個階段的修行狀態:開始修行的時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修行一段時間之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修行覺悟之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而最後的覺悟之後的狀態,並非是回到了原點,而是知道了如何認識山水的本質,而不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妄加評判外界的狀態。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段話:

世之爵祿不足以為勸,戮恥不足以為辱;知是非之不可為分,細大之不可為倪。聞曰:『道人不聞,至德不得,大人無己。』約分之至也。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對世上的爵位利祿不值得去追求,對刑法恥辱,不值得被認為恥辱。知道是非不可劃分界限,細微與龐大的沒有劃分的標準。聽說『不體察聖人,就得不到最高的修養,聖人通常是忘掉自己的』,各種事物之間的差異,幾乎到了沒有區別的地步。

在生活中,主導一個人認知一件事情,以及在某種關鍵時刻促使他作出決定的背後,都是因為他的主觀意識。

我們以自己的主觀意識為事物定論好和壞的區別,又過度的排斥壞,過度的趨向於好,然而很多時候的好和壞,只不過是天地自然的規律呈現出的正常狀態,不值得以自己的心思摻雜於其中,並且產生好惡之心,因為這樣會給自己帶來內心的嘈雜和痛苦,除此之外,對於自己的人生沒有任何作用。

所以莊子就提出「世上的爵位和利祿不值得去追求,刑罰和恥辱也不值得被認為是恥辱」。

世間的一切,都不值得自己用主觀心思狹隘的去判斷,才能避免人性的愚昧和鄙陋。

人生真正的智慧,是能夠將自己置於一個更高的境界,跳脫世俗的認知,才能找到內心和靈魂真正的一種自由,所以聖人通常是忘掉自己的。

文|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