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房地產崩盤前夕發生了什麼?有哪些預兆?

影像大眾 發佈 2020-03-03T10:46:25+00:00

德國人信奉一條著名的「海恩法則」: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因為日本為了維持房地產的發展,持續加大公路、橋樑、通訊等基礎設施投入,有了配套,才能繼續賣地。

德國人信奉一條著名的「海恩法則」: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最初的時候,它僅僅是一條航空界關於飛行安全的法則,後來被廣泛運用於人類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其中,1990年爆發的日本房產大崩潰尤為適用。


那麼,日本房地產崩盤前夕發生了什麼?有哪些預兆?

一、日本財政有利可圖,極力托市。

這一點,我們從當時的土地出讓價格可見一斑:1989年,東京千代田區的住宅用地為每平米約9萬美元,達到最高點,同時期,東京銀座地塊商業用地則達到每平米42萬美元。

高額地價的背後,卻是日本財政的入不敷出。因為日本為了維持房地產的發展,持續加大公路、橋樑、通訊等基礎設施投入,有了配套,才能繼續賣地。數字顯示,整個80年代,日本公共事業部投資合計為291.3萬億日元,90年代是460億萬億日元。

二、對日本經濟盲目樂觀。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日本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居民收入增加,湧現出索尼、松下、東芝、豐田、本田等一大批是世界著名品牌。特別是其汽車製造業後來居上,把老牌對手美國打得毫無還手之力。日本在世界上成功躍居第二經濟強國,在很多日本人眼中,趕超美國指日可待。

1989年的時候,日本人的平均工資是400萬日元一年,而當時一套60平米的房子,買下來需要5000萬日元。算起來,需要不吃不喝攢夠12年半才成。但是,那時候的人們似乎已經入魔了,根本不考慮自己承受能力,見到別人買,唯恐出手慢了自己吃虧。


三、房子過剩。

日本房子空置率高,很多家庭都有兩套以上的住房。在住宅和商業最集中的東京都核心區域,3.4平方公里內的房子價值加起來,可以買下整個加利福尼亞41萬平方公里內的全部資產。

在2018年的統計數據中,日本住宅建築總數為6242萬套,但只有5200萬戶家庭,房屋空置率最高的是山梨縣,達到21.3%。有預測說:最晚到2040年,隨著年輕人的離開和老年人的死去,將有900個城鎮和村莊消失,隨之而來來的就是大批無人居住的村莊。

如今,日本的一些城市已經開始實行免費送住房的措施,唯一要求就是你要搬家來住,譬如東京都奧多摩町,但收效不明顯。

四、城市化進程進入後半場。

這一點是最悲哀的。日本一直在追求農村城鎮化,城鎮城市化,農民市民化。如今,日本城鎮化率93.08%,城市化率也超過了80%,你已經很少能看到貨真價實的農民了。在一些鄉村,除了老年人留守,連孩子也很少看到。等這批老年人走後,日本就實現全國城市化了。

而伴隨著城市化的實現,農村人口轉化紅利消失,買房的人沒有了。

五、無慾望社會到來。

不想炒股,不想買房,不想購物,不想逛街,不想賺錢,不想戀愛,不談夢想,這就是目前日本年輕人的狀態,很多專家驚呼:日本的無慾望社會真的到來了。

更要命的是,如今的日本人即便結婚後也不想生孩子,2019年日本出生人口為86.4萬,創下1899年有統計以來的新低。

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的調研報告中顯示:在日本,18至34歲的童子身比例是36%,處女率是39%。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