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這樣的薪酬績效模式,越來越多企業在給業務員用,乾貨

掌上薪酬問答 發佈 2020-05-12T22:33:12+00:00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職場員工的薪酬每年都在穩步上漲,這是社會進步的標誌,但對絕大數企業來說,薪酬增長的意味著人力成本增加,利潤下滑,經營陷入困境,企業陷入嚴峻考驗。

導讀:

經營企業的核心目標就是為了利潤。沒有利潤的企業怎麼談未來!員工薪酬越來越高,如何構建共贏的薪酬機制,讓員工收入和企業利潤同步增長?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職場員工的薪酬每年都在穩步上漲,這是社會進步的標誌,但對絕大數企業來說,薪酬增長的意味著人力成本增加,利潤下滑,經營陷入困境,企業陷入嚴峻考驗。

然後,對比已開發國家的人均收入,你會發現,國內的平均薪資水平,其實還處於一個很低的水平。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員工工資只會繼續穩步上漲,這是大環境下不可逆轉的趨勢,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求變!

在當今的中小企業,普遍存在以下現象:

貪圖安逸者很多,不勞而獲者很多,磨洋工混日子者很多!

績效變革勢必觸及這些人既得利益及熟稔的舒松環境,很容易觸礁,甚至引發隱藏已久的巨大風險。

但如果不做績效變革,人效低、浪費大、利潤薄、競爭力下降等惡疾不能剷除,現狀難以改觀,企業又能熬多久?

隨著企業經營業務的變化而產生的用人政策的變化,往往使得現行的薪酬體系難於適應企業業務運營的需要,這時企業就必須對其現有的薪酬體系進行全方位的檢測,以確定相應的調整措施。

人口紅利過去,人效為王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員工工資也在增加,並且這種勢頭還會一直持續下去,因為相對已開發國家,我們的人均收入其實還處於一個很低的水平。

人口紅利已經過去,人效時代正在當下,提高人效是保持員工收入和企業利潤增長最好的方法。

在此強調一下,做薪酬變革,不是為了降低員工收入,而是為了幫助員工有更多增加收入的機會,並且員工的收入必須是和企業經營成果結合,能實現員工收入越增加,企業利潤越增長。

所以企業完全不必擔心真正做事的人會牴觸,只有出工不出力、得過且過的員工才會反對,這類人對企業來說應及時清理為妙。

有很多企業到現在還在使用傳統固定薪酬機制等機制,表面看起來好象很完善、很豐富、很接地氣的樣子,但實際上有著非常大的問題。

很多企業在考慮設計業務員薪酬的時候,一般都是走著(總收入=底薪+提成)線路,這方式還是特別單一、激勵性不夠豐富,對於業務而言,激勵性自然動力也是不夠級全面的。另外,這種底薪加提成,激勵性還是比較強,但是卻存在以下缺陷:

1、底薪高、提成低;

會滋生員工偷懶心裡,拿到底薪就行,根本就不去努力干業績。底薪越高,員工越容易偷懶,正所謂高薪養懶。

2、底薪低、提成高;

偷懶是人的天性,每個人都會偷懶。在初始階段,業務員很勤奮,拚命干業績,當收入達到他心裡價位的時候,他就會選擇偷懶,畢竟企業不是自己的,不會像老闆那樣拚命干。因此員工和老闆沒有達成利益趨同思維統一。

華為人才激勵機制精髓:

物質激勵是所有激勵方制中最直接、最普遍的激勵方式。目前最常用的兩種物質激勵方式是薪酬激勵和股權收益激勵。華為公司在這兩種激勵機制中,均有比其餘公司更加完善、合理的方面。

在談到華為的人才激勵機制的時候,任正非說:「我們是摸著石頭過河,沒有理論基礎。我們的激勵機制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不讓雷鋒、焦裕祿吃虧,不讓焦裕祿累出肝病,不讓雷鋒穿破襪子;而是集體奮鬥。」


方法:應該如何設計銷售提成機制?


PPV量化加薪法

對於剛入職的業務員來說,前三個月是最難熬的,因為對業務不熟悉,沒有客戶資源,銷售技巧不成熟,這時候壓力是最大的。

再加上企業對員工的開單要求非常高,基本上三個月不開單就要炒掉,實際上,在低底薪+提成的薪酬模式之下,就算公司不炒掉,業務員自己都會選擇離開,因為靠底薪撐不了多久。

對很多業務員來說,並非能力有問題,我也見過很多人,第一年做業務,基本上是沒錢賺的,基本都在學習,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累積和沉澱,半年後就爆發了,一發而不可收。

所以,只給員工三個月的考核期,其實會讓很多人才流失,因為不走,吃飯都成問題,還怎麼做下去?

所以企業如果想要提高成材率,必須拉長培養周期,要優化薪酬模式,讓員工在沒有開單之前,可以承擔其他工作來為自己加薪。

所謂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是指將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項目、工作結果等以標準化、規則化、價值化的方式進行量化計算,並直接與員工的收入掛鈎,形成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相比傳統的計件工資、績效工資等更具激勵活力。

PPV模式讓業務員做到一專多能、成為複合型人才,同時做更多的事情,獲得更多的收入,例如:

  • 1)跟單員,跟蹤生產流程,完成交貨。跟單產值工資;
  • 2)調查員,調研市場,提供完整的市場信息。市場調查產值工資;
  • 3)統計員,除了自己的業績,協助統計和分析。統計產值工資;
  • 4)客服員,打回訪電話,收集客戶反饋。客服產值工資;
  • 5)分析員,收集外部與內部產品信息,並提供數據分析資料。分析產值工資;
  • 6)根據企業崗位配置及個人能力,還可以擔任行政、後勤、網絡、美工等工作,並獲得各種產值收入。
  • ...

PPV模式的好處在於:

  • 1、公司能按實際工作量配置人員,減少人效浪費。
  • 2、員工可以在不影響本職情況下,身兼多職,一專多長,為自己加薪。
  • 3、所有工作,必須有結果,才有產值,這樣就要求員工必須對結果負責。

積分式管理:打造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激勵——積分式(給員工及時的鼓勵和認可)

積分制是薪酬績效激勵的延伸和補充,能以極低的成本,激勵員工,讓員工不僅明確工作的方向,還會主動承擔更多的責任,不再為錢斤斤計較。舉個栗子:當員工遲到了,不扣錢,扣分。做了好人好事,不獎錢,獎券。

積分式操作流程

1、建立積分標準

把員工日常的工作內容,寫出來,並配上分值。比如:銷售人員,每打一個電話得2分,進帳得10分。

只要完成了工作就可以得分,只要做出了好的結果就可以獎分獎券!

2、部門之間積分PK

部門積分和個人的PK,有壓力有動力,讓各個部門瞬間凝聚在一起,團隊氛圍更好,凝聚力更強,每個人都有責任為團隊做出貢獻,而不至於充當公司的看客。

當企業積分氛圍已經建立,則可以考慮做負激勵,對積分靠後的幾名進行適當懲罰。

3、獎分獎券

通過獎勵、宣布、抽獎,三個環節對獎券理由的宣讀,這樣員工做得優秀之事,好人好事,多次被強調,內心榮譽感滿滿。員工也因為得到某個工作得到一張券,抽到快樂大會大獎,內心會越發感激公司,更加努力工作,以獲得更多獎券。

4、快樂大會

快樂大會是類似於年會,是員工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是老闆和員工之間建立深厚感情的橋樑。

總結工作、團隊互動檢閱,看看哪裡做得好,哪裡做得需要改善。

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消耗員工平時累積的積分,獎券,讓員工在快樂大會上抽獎,頒獎。

5、積分軟體

讓員工通過軟體自助申請積分,並由管理員統一審核,並永久記錄該系統,簡單方便。

員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表現,都可以有積分數據來量化。

積分式績效激勵模式解決了企業的哪些問題:

  1. 發掘真正優秀的、願意付出、最有創造力、執行力的員工。
  2. 及時欣賞員工、認可員工。
  3. 穩定和激勵核心人才。
  4. 如何更有針對性地激勵創造價值的員工、願意和企業走的更遠的員工。
  5. 員工對傳統的考核評估結果不認同、反感的問題。
  6. 將激勵短期化與長期化相結合的問題。
  7. 未來價值和未來激勵的問題。

積分式核心價值

  • 員工普遍認同,不反感,易落地;
  • 用分值量化員工的表現,展現員工的貢獻;
  • 比錢更有意義,比傳統評分方式更客觀具體;
  • 打造欣賞、快樂、激勵、福利的環境,讓員工關係更加融洽,建立快樂向上的的企業文化;

積分制對很多中小企業來說,是薪酬績效激勵的延伸和補充,能以極低的成本,激勵員工積極工作。

文化氛圍直接影響員工的工作狀態,積分就是打造高績效文化生態的神器。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