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淘汰賽異常兇猛

管老師 發佈 2020-03-17T17:44:47+00:00

相比之下,從反超比亞迪,到搶走中國新能源市場三成份額,特斯拉只用了三個月,新能源淘汰賽來勢異常兇猛。

​​燃油車淘汰賽拖拉了三年多,仍有80家企業停在乘用車榜單上。相比之下,從反超比亞迪,到搶走中國新能源市場三成份額,特斯拉只用了三個月,新能源淘汰賽來勢異常兇猛。

不是沒想到,是沒想到這麼快

當前,新能源領域最大的新聞是什麼?本土新能源車企銷量暴跌,特斯拉搶走三成市場份額。

乘聯會最初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1.1萬輛,同比增幅-77.7%,環比增幅-70%。其中,多家本土新能源車企承壓,北汽新能源2月銷售1002輛,同比增幅-65%。比亞迪2月新能源車型售出2805輛,同比增幅-80%。與此同時,特斯拉2月份在中國市場交付3958輛,約占中國電動汽車總體銷量的30%。

特斯拉銷量飄紅是短期現象?非也。去年特斯拉銷量反超比亞迪,今年1月國產Model 3首戰告捷——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新能源淘汰賽已經揭幕。

據美國數據專家凱文·魯克(Kevin Rooke)的統計顯示,截至2019年10月份,特斯拉累計向消費者交付了80.7954萬輛電動汽車,比亞迪則累計交付78.715萬輛,兩者相差2.0804萬輛。似乎在毫無察覺中,特斯拉超過了比亞迪,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另據報導,2020年1月國產Model 3以2605輛的成績,成為當月中國電動車上牌量最多的車型。並且有消息稱,中國消費者購買國產Model 3需等4個月左右。上述信息表明,特斯拉熱銷並非短期效應,而是有著龐大的市場需求支持。

值得關注的是,特斯拉並非單打獨鬥,奧迪、奔馳、寶馬、大眾、現代……諸多洋品牌新能源車已經到位,2020年大家都想在中國市場有所作為。

對於今年新能源領域的複雜形勢,本土車企難道沒有預判?當然有。去年12月,長城汽車副總裁、歐拉品牌總經理寧述勇告知《選車網》:「2020年新能源車市場進入『三國殺』時代。合資公司的新能源車集體參戰,『造車新勢力』批量交付,本土新能源車拓展市場,中國市場將開啟新能源大戰,此役決定著未來的市場格局。」

然而,三個月反超比亞迪,國產第二月即拿下三成市場份額,特斯拉來得實在太快;同時,車市下行疊加新冠疫情,把一部分本土新能源車企打蒙了,或許很少有人能想到這波淘汰賽來得如此兇猛。

告別補貼依賴,回歸市場需求

本土新能源車企為何被特斯拉反超?原因其實很簡單,在市場中摔打出來的馬斯克了解消費者需求,而一部分追逐補貼造車的本土車企忽視了消費者需求。

據報導:「特斯拉的轉折點則在2016年,此前特斯拉推出的三款豪華車,雖然贏得口碑和讚譽,但銷量平平。2016年,特斯拉推出了入門級車型Model 3,頓時引爆全球購車熱情,一周訂單量就超過30萬輛,並且產能一直跟不上。與此同時,消費者對Model 3的熱情讓特斯拉在資本市場身價猛漲。」特斯拉的成功說明,經過多年市場歷練,馬斯克找到了清晰的產品發展方向。

相比之下,一部分中國本土新能源車企則一直在為補貼忙碌。2015年,財政補貼政策掀起國內新能源汽車造車熱潮,同時陸續開始的限行限購政策,逼迫一些城市的消費者不得不購買新能源汽車。政策推動下,2015年起,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步入上升通道,比亞迪、北汽新能源等巨頭企業脫穎而出。此後,雖然有識之士一再提醒:本土新能源車企要加快向市場化轉型,但部分企業落實效果不佳。

而今,特斯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闖進來了,本土車企該何去何從?一方面,通過行之有效的經營模式,儘快找到真正的消費市場紮下根來。中國工程院陳立泉院士建議稱:「不要追逐太長的續航里程,而要發展城市出行代步用車,同時把車和電池分開,推廣換電模式。」另一方面,連橫破縱。《選車網》總裁管學軍建議:「中後部企業積極尋找合作夥伴來消除自身短板,抱團取暖形成規模經濟、降低批量成本,或許才能在殘酷的淘汰賽中生存下來。」

新能源淘汰賽迅即到來。本土頭部車企已被反超,中部車企快速滑落,末位車企被淘汰的速度將超乎想像。所以,對於本土企業而言,及時放棄依賴補貼的幻想,擁抱同行者共同尋找市場或許能夠逃過一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