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跑步不受傷?運動專家告訴你!這4類患者要注意

白話說健康 發佈 2019-12-22T00:43:43+00:00

轉眼冬至,天氣愈加寒冷,有幾類人群在運動時就要格外注意了,對於運動的種類、時間、強度都要先做評估,運動前做好暖身、拉伸,且最好選擇溫和的運動。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擁有一個規律的運動習慣是十分重要的。因為中老年人的機體功能逐年衰弱,運動有加強心肺強度、促進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等許多好處。

轉眼冬至,天氣愈加寒冷,有幾類人群在運動時就要格外注意了,對於運動的種類、時間、強度都要先做評估,運動前做好暖身、拉伸,且最好選擇溫和的運動。

哪幾類人群運動時要格外注意呢?

一、高血壓病人

冬季清晨氣溫較低,這類人群應該避免太早出門運動,且要注意保暖;血壓控制的比較穩定的人,可以嘗試快走、騎腳踏車、游泳等較為激烈的運動。血壓控制較不穩定的人則可以選擇散步、體操等較溫合的運動。

二、心臟病患者

這類人群運動量需循序漸進,以運動、休息、再運動的方式,慢慢地增加運動量,同時還應避免在寒冷天氣里運動。如果是進行過心臟手術者,需經醫生評估後再運動。

三、糖尿病患者

這類人群在運動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血糖狀況,如果太高的話是不建議運動的,會有增高血糖的風險。如果是晨練的話忌空腹運動或劇烈運動,有低血糖風險,建議在飯後1-2小時後再鍛鍊,畢竟飯後運動對胃也不好。保險起見出門可以帶點糖果、巧克力,隨時補充能量。如需注射胰島素,不要將它打在主要運動部位,萬一運動強度稍大,加速了胰島素吸收,也可能產生低血糖哦。

四、骨質疏鬆類患者

這類人群建議選擇快走、慢跑等運動強度低的活動,如果強度過高而受傷,極有可能引起骨折。而患有退化性關節炎的病人,就不適合對關節負荷重的運動,可選擇在床上做空中腳踏車、仰臥位直腿抬高等不負重的鍛鍊。對於身體好一些的病人,可以選擇游泳,因為水的浮力可以讓關節不負重,且有較大的運動量可以活動肌肉,以此減緩病情。

對於運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跑步。跑步不僅是項零成本運動,而且運動時可以鍛鍊全身,對身材和身體都大有益處。但是跑步也是有注意事項的,一起來看看吧。

別瞎跑!跑步的5點注意事項

1.跑步應遵循的原則。要循序漸進,先慢跑再慢慢提速,跑步時應量力而行,不要逞強,避免傷及心臟,反而有害健康。至於運動的量,可以根據自己的主觀感覺,以跑後察覺身體舒適、食慾增加、精神振奮、睡眠良好為判斷標準,如若察覺不適,則應適當減輕運動量。

2.跑步的時間。早晨是跑步的最佳時間,跑前可先做做伸展運動;早上如果沒有時間也可安排在下午跑。另外睡覺前不宜進行高強度運動,對睡眠不利,可適當散步。

3.跑步時的呼吸。跑步時要嘴巴鼻子同時呼吸。配合跑步具體可採用兩步或三步一吸氣、兩步或三步一呼氣都可以。

4.什麼情況下應停跑。有感冒、發燒、發熱、肚痛的情況都不宜跑步;此外女性朋友來大姨媽時也不要跑步,以散步為宜。

5.冬天跑步應尤其注意。穿衣服的多少要根據溫度的高低、當日的運動量及個人的抗寒能力來決定,以跑時不感到冷又不大量出汗為原則。跑步後,要及時穿衣,若衣服汗水較多,及時擦身換衣,避免著涼。

運動確實對身體大有益處,但我們一定要注意運動的方式方法,尤其是文章開頭提到的四類人群。只有按照適合自己的方法去運動,才能將運動的好處發揮到極致哦。

【我是白話醫生,書寫醫學知識,科普健康常識。歡迎關注哦!筆芯】

今日話題:關於運動的那些事,你都知道了嗎?

來留言聊聊你的觀點吧!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