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種茶,看看你都喝過多少?

中國茶源地理 發佈 2019-12-20T10:27:57+00:00

1茶的種類烏龍茶、黃茶、白茶、黑茶、綠茶,紅茶,花茶,茉莉花,鐵觀音,素茶,普洱茶,苦丁茶、還有大紅袍、熊旦茶、參茶、普洱茶。

1

茶的種類

烏龍茶、黃茶、白茶、黑茶、綠茶,紅茶,花茶,茉莉花,鐵觀音,素茶,普洱茶,苦丁茶、還有大紅袍、熊旦茶、參茶、普洱茶。

現搜集了幾張各種名茶外觀供大家欣賞一下:

2

基本茶類

綠茶:

基本工藝流程:殺青——揉捻——乾燥

炒青綠茶:

長炒青——眉茶(炒青、特珍、珍眉、風眉、秀眉、貢熙等)

圓炒青——珠茶(珠茶、雨茶、秀眉)

細嫩炒青(龍井、大方、碧螺春、雨花、松針等)

烘青綠茶:

普通烘青(閩烘青、浙烘青等)

細嫩烘青(黃山毛峰、太平猴魁、高橋銀峰等)

曬青綠茶:

(滇青、川青、陝青等)

蒸青綠茶:

(煎茶、玉露等)

紅茶:

小種紅茶(正山小種、煙小種等)

工夫紅茶(滇紅、祁紅、川紅等)

紅碎茶(葉茶、碎茶、片茶、末茶)

青茶:

閩北烏龍(武夷岩茶、水仙、大紅袍、肉桂等)

閩南烏龍(鐵觀音、奇蘭、黃金桂)

廣東烏龍(鳳凰單樅、鳳凰水仙等)

台灣烏龍(洞頂烏龍、包種等)

白茶:

白芽茶(銀針等)

白葉茶(白牡丹、供眉等)

黃茶:

黃芽茶(君山銀針、蒙頂黃芽等)

黃小茶(北港毛尖、溈山毛尖、溫州黃湯等)

黃大茶(霍山黃大茶、廣東大葉青等)

黑茶:

湖南黑茶(安化黑茶等)

湖北黑茶(蒲圻老青茶等)

四川邊茶(南路邊茶、西路邊茶等)

滇桂黑茶(普洱茶、廣西六堡茶等)

再加工茶類:

(以各種毛茶或精製茶再加工而成)

花茶(茉莉花茶、珠蘭花茶、玫瑰花茶等)

緊壓茶(黑磚、茯磚、花磚、方茶、餅茶)

萃取茶(速溶茶)

3

以季節分類

春茶----是指當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採制的茶葉。

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份,再加上茶樹經過了半年冬季的休養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龑軟,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特別是胺基酸。

不但使春茶滋味鮮活且香氣宜人富有保健作用。(如六安瓜片)

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採制的茶葉。

夏季天氣炎熱,茶樹新的梢芽葉生長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湯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對減少。

特別是胺基酸等的減少使得茶湯滋味、香氣多不如春茶強烈,由於帶苦澀味的花青素、咖龑啡龑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葉增龑加色澤不一,而且滋味較為苦澀。(如普洱茶)

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後採制的茶葉。

秋季氣候條件介於春夏之間,茶樹經春夏二季生長、新梢芽內含物質相對,減少了茶葉葉片大小不一,葉底發脆,葉色發黃,滋味和香氣顯得比較平和。(如鐵觀音)

冬茶----大約在10月下旬開始採制。

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後,氣候逐漸轉冷後生長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長緩慢,內含物質逐漸增龑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氣濃烈。(如凍頂烏龍)

4

泡茶技法

傳統泡法

特色:

道具簡單,泡法自由十分適合大眾飲用。

沖泡步驟:

燙壺:將沸水沖入壺中至溢滿為止。

倒水:將壺內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置茶:這是比較講究的置茶方式,將一茶漏斗放在壺口處,然後用茶匙撥茶入壺。

注水:將燒的水注入壺中,至泡沫溢出壺口。

倒茶:

1.先提壺沿茶船沿逆行轉圈,用意在於颳去壺底的水滴,俗稱「關公巡城」(是因為一般壺都是紅色,剛從茶池中提出時熱氣騰騰,有如關公威風凜凜,帶兵巡城),注意磨壺時的方向,右手執壺的歡迎喝茶時要逆時針方向磨,送客時則往順時針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壺,則反之。

2.將壺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湯均勻。

3.另一種均勻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壺輪流給幾杯同時倒茶,當將要倒完時,把剩下的茶湯分別點入各杯中,俗稱「韓信點兵」。注意倒茶時不能一次倒滿一杯,至七分滿處為好。

分茶:將茶中的茶湯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滿為宜。

奉茶:自由取飲,或由專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將壺中茶渣清出。

以備後用:客人離去後,洗杯,洗壺以備下次用。

安溪泡法

特色:

安溪式泡法,重香,重甘,重純,茶湯九泡為限,每三泡為一階段。

第一階段聞其香氣是否高,第二階段嘗其滋味是否醇,第三階段看其顏色是不有變化。

所以有口訣曰:一二三香氣高,四五六甘漸增,七八九品茶純。

沖泡步驟:

備具:茶壺的要求與潮州式泡相同,安溪式泡法以烘茶為先,另外準備聞香杯。

溫壺、溫杯:溫壺時與潮州無異,置茶仍以手抓,唯溫杯時里外皆燙。

烘茶:與潮州式相比,時間較短,因高級茶一般保存都較好。

置茶:置茶量依茶性而定。

沖水:沖水後大約十五秒中即倒茶。(利用這時間將溫杯水倒回池中)。

倒茶: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聞香杯中,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舊,第三泡倒滿。

聞香:將品茗杯及聞香杯一齊放置在客人面前。(品茗杯在右,聞香杯在右)

抖壺:每泡之間,以布包壺,用力搖三次。(抖壺是使內外溫度,開水沖入後不搖是為使其浸出物增多。這與潮州式在搖壺意義恰恰相反,因為所用的茶品質不同。

註:安溪在福建省南安縣西,產茶自古聞名。安溪式的泡法是用鐵觀音,武夷茶之類的輕火茶。

潮州泡法

特色:

針對較粗製的茶,使價格不高的一般茶葉能泡出不凡的風味。講究一氣呵成,在泡茶過程中不允許說話,儘量避免干擾,使精、氣、神三者達到統一的境界。

對於茶具的選用,動作,時間以及茶湯的變化都有極高的要求。(類似於日本茶道,只比其遜於對器具的選用)

沖泡步驟:

備茶具:泡茶者端坐,靜氣凝神,右邊大腿上放包壺用巾,左邊大大上腿放擦杯白巾,桌面上放兩面方巾間放中深的茶匙。

溫壺、溫盅:滾沸的熱水倒入壺內,再倒入茶盅。

干壺:持壺在包壺用巾布上拍打,水滴盡後輕輕甩壺,向搖扇一樣,手腕要柔,直至壺中水份完全乾為止。

不為人知的泡茶的秘決 人人都會喝茶,但沖泡未必得法。茶葉種類繁多,水質也各有差異,沖泡技術不同,泡出的茶湯當然就會有不同的效果。要想泡好茶,既要根據實際需要了解各類茶葉、各種水質的特性,掌握好泡茶用水與器具,更要講究有序而優雅的沖泡方法與動作。

古人陸羽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用水主張,當代科學試驗也證明泉水第一,深井水第二,蒸餾水第三,經人工凈化的湖水和江河水,即平常使用的自來水最差。茶人獨重水,因為水是茶的載體,飲茶時愉悅快感的產生,無窮意念的回味,都要通過水來實現。水質欠佳,茶葉中的各種營養成分會受到污染,以致聞不到茶的清香,嘗不到茶的甘醇,看不到茶的晶瑩。

擇水先擇源,水有泉水、溪水、江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之分,但只有符合「源、活、甘、清、輕」五個標準的水才算得上是好水。所謂的「源」是指水出自何處,「活」是指有源頭而常流動的水,「甘」是指水略有甘味,「清」是指水質潔凈透澈,「輕」是指分量輕。所以水源中以泉水為佳,因為泉水大多出自岩石重疊的山巒,污染少,山上植被茂盛,從山岩斷層涓涓細流匯集而成的泉水富含各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經過砂石過濾,清澈晶瑩,茶的色、香、味可以得到最大的發揮。


5

三大類茶

綠茶

又稱不發酵茶。以適宜茶樹新梢為原料,經殺青、揉捻、乾燥等典型工藝製成。

按其乾燥和殺青方法不同,一般分為炒青、烘青、曬青和蒸青綠茶,綠茶形成了「清湯綠葉,滋味收斂性強」等特點。

綠茶是歷史最早的茶類,距今三千多年,也是我國產量最大的茶類,產區主要分布於浙江、安徽、江西等省。

代表茶有西湖龍井、信陽毛尖、碧螺春:

  • 西湖龍井

簡稱龍井。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龍井村四周的山區。每年春季分四次採摘鮮葉。清明前采頭茶稱為「明前茶」,其形似蓮心,故稱「蓮心」。穀雨前採摘稱「雨前茶」,又稱二春茶,其形似旗如槍,故稱「旗槍」。立夏采三春茶,形似雀舌,故稱「雀舌」。四春茶附帶茶梗,故稱「梗片」。龍井茶具有四絕,一色絕、二香絕、三味絕、四形絕。即色澤翠綠、香氣濃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龍井茶所含胺基酸、兒茶素、維生素等成分,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化膩、消炎解毒之功效。

  • 信陽毛尖

產於河南省南部大別山的信陽縣。於每年穀雨前採摘。其外形細、圓、直、多白毫。色澤翠綠,湯色明亮清澈,素有「淮南茶信陽第一」之美譽。

  • 碧螺春

產於江蘇省吳縣洞庭東、西山。每年三月下旬至四月中旬,茶芽長至1-2厘米,即可採摘。鮮葉越幼嫩,製成干茶後白毫越多,品質越佳。成品外形緊密、條索纖細、鮮爽生津、湯色碧綠清澈,飲後回甘。

紅茶

又稱發酵茶。以適宜製作本品的茶樹新芽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捻、發酵、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製而成。其湯色以紅色為主調,故得名。紅茶可分為小種紅茶、工夫紅茶和紅碎茶,為我國第二大茶類。

代表茶有滇紅、宜興紅茶:

  • 滇紅

外形條索緊結、肥碩雄壯,干茶色澤烏潤、金毫特顯,湯色艷亮、香氣鮮郁綿長,滋味濃厚鮮爽。

  • 宜興紅茶

外形條索緊結,有細小嫩芽,一芽兩葉或一芽一葉,色澤黑潤,湯色恍若紅葡萄酒,花果味香濃,耐沖泡。

烏龍茶

亦稱青茶,半發酵茶。是我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

烏龍茶綜合了綠茶和紅茶的製法,其品質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既有紅茶的濃鮮味,有綠茶的清芬香,並有綠葉紅鑲邊的美譽。

烏龍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稱之為美容茶,健美茶。

代表茶有文山包種茶、安溪鐵觀音、凍頂烏龍茶、 武夷大紅袍:

  • 文山包種 茶

輕度半發酵烏龍茶,產於台灣北部的台北市和桃園等縣。成品茶外形捲曲,茶湯金黃,有天然幽雅芬芳氣味。

文山包種茶含有豐富的營養 保健成分,可強心利尿,消除疲勞,有消除血脂肪,防止血管硬化的妙效。

  • 安溪鐵觀音

屬烏龍茶之極品,產於福建省安溪縣堯陽鄉。採制工藝:每年分四次採摘,春茶在立夏,夏茶在夏至後,暑茶在大暑後,秋茶在白露前,春茶為最好。

其成品茶外形條索捲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色澤油亮,滋味醇厚甘鮮,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譽。飲之具有清心明目,防止動脈硬化,降脂減肥之功效。

  • 凍頂烏龍茶

產於台灣南投縣鳳凰山支脈凍頂山一帶,其成品外形呈半球型彎曲狀,色澤墨綠,有天然的清香氣,湯色呈柳橙黃,味醇厚甘潤,其品質以春茶最好。

飲茶有許多益處,這是眾所周知的。但飲茶為什麼會有許多好處呢?

這對一般人來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隨著科學的發展,到了19世紀初,茶葉的成分才逐漸明確起來。

經過現代科學的分離和鑑定,茶葉中含有機化學成分達四百五十多種,無機礦物元素達四十多種。茶葉中的有機化學成分和無機礦物元素含有許多營養成分和藥效成分。

有機化學成分主要有:茶多酚類、植物鹼、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果膠素、有機酸、脂多糖、糖類、酶類、色素等。

而鐵觀音所含的有機化學成分,如茶多酚、兒茶素、多種胺基酸等含量,明顯高於其他茶類。

無機礦物元素主要有:鉀、鈣、鎂、鈷、鐵、錳、鋁、鈉、鋅、銅、氮、磷、氟、碘、硒等。鐵觀音所含的無機礦物元素,如錳、鐵、氟、鉀、鈉等均高於其他茶類。

6

茶葉基本成份

1.兒茶素類:俗稱茶單寧,是茶葉特有成份,具有苦、澀味及收斂性。

2.咖啡因:帶有苦味,是構成茶湯滋味的重要成份。

3.礦物質:茶中含有豐富的鉀、鈣、鎂、錳等11種礦物質。

兒茶素類:

俗稱茶單寧,是茶葉特有成份,具有苦、澀味及收斂性。在茶湯中可與咖啡因結合而緩和咖啡因對人體的生理作用。

具抗氧化、抗突然異變、抗腫瘤、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及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壓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產物過敏等功效。

咖啡因:

帶有苦味,是構成茶湯滋味的重要成份。紅茶茶湯中,與多無酚類結合成為複合物;茶湯冷後形成乳化現象。

茶中特有的兒茶素類及其氧化縮和物可使除中咖啡因的興奮作用減緩而持續,故喝茶可使長途開車的人保持頭腦清醒及較有耐力。

礦物質:

茶中含有豐富的鉀、鈣、鎂、錳等11種礦物質。茶湯中陽離子含量較多而陰離子較少,屬於鹼性食品。可幫助體龑液維持鹼性,保持健康。

①鉀:促進血鈉排除。血鈉含量高,是引起高血壓的原因之一,多飲茶可防止高血壓。

②氟:具有防止蛀牙的功效。

③錳:具有抗氧化及防止老化之功效,增強免疫功能,並有助於鈣的利龑用。因不溶於熱水,可磨成茶粉食用。

維生素:

①類胡蘿蔔素:在人龑體可轉換為維生素,但要和茶未一起飲咽才可補充。

②B群維生素及維生素C:為水溶性,可由飲茶中獲取。

其他機能成份:

①黃酮醇類具增強微血管壁消除口臭功效。

②皂素抗癌、抗炎症功效。

③胺基酪酸於制茶過程中強龑迫茶葉進行無氧呼吸而產生,稱佳葉龍茶可以防高血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