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力培養出一個乖孩子,是一種教育悲劇,裝「乖」的孩子不是真乖

爆炸母嬰課堂 發佈 2020-01-10T16:08:31+00:00

容易晚婚努力裝「乖」的女孩子,容易向內向、靦腆的性格靠攏。長大後不敢接近異性、對異性無標準,更不敢主動追求婚姻。將來面對家人的催婚力不從心,自責和愧疚之情時常湧上心頭。而這樣的女孩長大後若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則非常容易出現晚婚或者嫁錯人的情況。請父母們放鬆控制記得電影《當幸福

「聽話」,曾經一度被我國父母當作培養孩子的最高標準,也是節假日期間跟親朋好友之間最好的談資。父母們對於循規蹈矩、乖乖聽話的孩子總是讚賞有加,而對於淘氣、叛逆和反抗的孩子經常給予指責和批評。

如果一個孩子小時候能夠做到「不玩手機」、「上課認真聽講」、「不打架」,長大了後又考上了好大學或者是公務員,都會被父母標榜為「好孩子」、「乖孩子」。

可是為什麼孩子就一定要「乖」呢?

同事小靜家的孩子今年6歲了,之前聽她談起過一件事:有一次半夜教孩子寫作業,筆畫的順序反覆寫錯,我懊惱至極,聯想到孩子的名字還曾有幸出現在家長會的「調皮搗蛋」榜,氣得我打了他一頓。

聽完後大家頗為震驚,一個6歲的孩子寫錯了筆畫就等於犯下了滔天大錯?

孩子把不乖、笨拙、惹人厭的一面暴露給父母,才是最寶貴的教育契機。這樣家長才能準確判斷孩子存在哪些問題,及時糾正才能免得日後釀成大錯。若孩子僅為了滿足父母的喜愛慢慢把真正的自己隱藏起來,這才是一種教育悲劇。

努力裝「乖」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經常認為自己不配

當父母問「想不想要」的時候,裝「乖」的孩子為了博得大人開心,通常會說「我不想要」。長大之後即使自己已經有能力去滿足自己的需求時,還是會習慣性地放棄享樂,內心總有個聲音告訴自己:我不配、不應該得到美好的東西。

以別人的感受為主

當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搶走,父母會要求孩子懂得謙讓和分享,先讓其他小朋友先玩,進而忽略了自己孩子的感受。

久而久之,努力裝「乖」的孩子為了父母不給自己貼上「自私」的標籤,慢慢變得不知反抗。長大後凡事都會先顧及他人的感受,形成討好型人格,即使自己不開心,也不會輕易吐露出來。

容易晚婚

努力裝「乖」的女孩子,容易向內向、靦腆的性格靠攏。長大後不敢接近異性、對異性無標準,更不敢主動追求婚姻。將來面對家人的催婚力不從心,自責和愧疚之情時常湧上心頭。

而這樣的女孩長大後若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則非常容易出現晚婚或者嫁錯人的情況。

請父母們放鬆控制

記得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的父親曾對兒子說過一段話:你如果有理想的話,就去努力實現,不要聽周圍任何人說什麼,就算是我,也不行!

而現如今,肯把理想選擇權交給孩子手裡的父母並不多見,允許孩子「不聽話」的家長更是屈指可數。殊不知,允許孩子說「不」,才是對這個獨立的生命最大的尊重。

孩子不是長在爸爸媽媽肢體上的一部分,也不是任何一方的附屬品,而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沒有讓父母「滿意」的責任,應該擁有的是脫離父母之外的思想,獨立的人格,而不是成為父母的延伸或者翻版。

如果你的孩子會毫無顧慮地跟你起衝突,會告知你他的真實想法,那麼說明你們教育的還不錯。明明對家長心生怨懟卻又什麼都不肯說,這樣才會真的毀了孩子。

各位父母,你是不是控制型的爸爸或媽媽呢?對孩子的教育持什麼觀點?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育兒看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