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對於我國"原汁原味"的悲劇性故事的塑造作用

笑面人小亞 發佈 2020-04-13T19:38:52+00:00

導語:關於悲劇,亞里士多德這樣說:"悲劇是對於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語言,具有各種悅耳之音,分別在劇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動作來表達,而不是採用敘述法;借引起憐憫與恐懼來使這種情感得到陶冶。"對於悲劇與喜劇的比較,我的理解是前者更加能夠深入內

導語:關於悲劇,亞里士多德這樣說:"悲劇是對於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語言,具有各種悅耳之音,分別在劇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動作來表達,而不是採用敘述法;借引起憐憫與恐懼來使這種情感得到陶冶。"對於悲劇與喜劇的比較,我的理解是前者更加能夠深入內心,帶給人一種強烈的情感共鳴。

回看我國歷史中出現的各種悲劇性故事,它們都來源於我國傳統文化當中的精髓部分,並且深受當時社會環境的影響。具有我國特色的悲劇故事是與西方的悲劇相區別的,是我國地理環境和人文精神影響所導致的。儘管我國的悲劇性故事主要以"圓滿"式的情節為結尾,但是因為文化的多樣性,還出現了不同悲劇性故事。

一、古代文學作品中的悲劇精神

(1)地理環境對悲劇故事的影響

我國位於亞歐大陸的東部,東臨太平洋,其他三面均為高原、荒漠和熱帶雨林所包圍,在交通技術不發達的古代我國幾乎是一片與世隔絕的土地。這樣的地理環境加上優越的氣候條件,帶給我國人民一種安逸的心態,不像歐洲特別是北歐人那樣需要面臨嚴寒和陰雨的考驗。四季分明的氣候特徵,也造就了我國人民心理上的多邊性,並不局限於一種悲觀情感的狀態,所以他們創造出來的故事也絕不是只有悲觀一種。

正如李澤厚先生所說的那樣:"在一切民族裡,崇高總是優於優美;在中國,由於一開頭便排斥了罪惡、苦難、悲慘、神秘等等強烈的負面因素,從而也經常避開了現實衝突中那異常慘厲痛苦的一面,總是以大團圓的結局來安撫、欣慰、麻痹以至於欺騙受傷的心靈。"我國的悲劇性故事大多以團圓為結尾,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地理環境以及民族情感的影響。

(2)我國悲劇精神的體現

20世紀初,王國維在《紅樓夢評論》中就提出,我國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悲劇,後來出現的大批學者如魯迅、朱光潛、蔡元培、胡適等進一步論證這個觀點,因此後來很多人都不假思索的接受了這個觀點。

"悲劇"一詞起源於古希臘時期,其原意是"山羊之歌",是希臘人在酒神祭祀時所頌唱的歌曲。西方主要通過這種文學形式來表達他們心中憐憫和恐懼的情感。後來西方形成了體系較為完整的悲劇創作方式,並且成為一門獨特的文學藝術,而我國的地理環境、民族文化、內在情感等因素都與西方有很大不同,我們並不能一味的按照西方的關於悲劇的理論來對我國傳統的悲劇性故事下定論。

任何民族都有悲傷的情感,即使是生活在優越地理環境的我國先民,他們在情感上同樣會有悲觀的情感,所以就有學者提出"悲哀,是中國所有文化的底色"這樣的觀點。然而我國的悲劇精神並不是一味地強調悲傷的情緒,先民們學會了運用了樂感文化來應對這樣的悲傷情感,這也造就了我國傳統悲劇性故事當中複雜的情感。

二、中西方悲劇特點的比較

(1)古代悲劇故事的特點所在

王國維在《紅樓夢評論》說:"吾國人之精神,世間的也,樂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戲曲小說,無往而不著此樂天之色彩,始於悲者終於歡,始於離者終於合,始於困者終於亨,非是而欲饜閱者之心,難矣。"他指出了我國古代悲劇故事的重要特徵,那就是我們的悲劇故事習慣在結尾加上一條"光明的尾巴"。

如《竇娥冤》結尾那樣,竇娥死後將血濺白練、六月降雪、大旱三年,結果全部應驗,並且後來父親官居高位,為女兒平反冤情;《趙氏孤兒》結局趙氏冤情大白於天下,程嬰忠義大白於天下,公孫杵臼忠烈大白於天下等。這些故事從開始就渲染了很悲觀的情緒,但是結尾終究善有善報,惡有惡果,給觀眾大快人心之感。

另外,我國悲劇性故事主要形成於南宋以及後來的元代,這些時期的社會黑暗,政治腐朽,下層民眾生活困苦,而其中就包括一些文人。這些下層文士在飽嘗人間疾苦之後,將這些經歷與感受寫進了自己創作的劇作當中。所以今天我們看到的古代悲劇性故事大都是一些揭露社會黑暗、反映人間疾苦的題材。因此,我國傳統的悲劇性故事具有明顯的世俗化特徵。

(2)與西方的比較

從古希臘開始,西方的悲劇性故事大都走的的純悲路線,因為將一些喜劇因素融入悲劇當中往往是不受時人待見的,而與之相反的,我國的悲劇性故事常常將一些喜劇的成分穿插於其中,如《琵琶記》當中,將趙五娘在鄉下煎熬受苦和蔡伯喈招入牛府的富貴生活形成鮮明對比,旨在通過相府安逸歡樂的生活與主人公的境遇形成對比,襯托出主人公的悲慘。

與我國悲劇性故事世俗化特徵不同的是,西方的悲劇往往強調的是對英雄人物或者偉大人物的描寫,通過他們轟轟烈烈的故事來達到表現悲的效果。正如德萊登在《悲劇批評基礎》中所言:"悲劇必須是偉大的行動,包含偉大的人物,以便於與喜劇相區別。"比如《哈姆雷特》當中復仇的王子、《李爾王》當中專制獨裁、剛愎自用的君王等。

西方的悲劇,不管是任務還是事件,都追求崇高;悲劇里的人物是地位顯赫、意氣風發、心性高傲、追求自己嚮往的目標的,所以關於他們的故事也是同樣異於常人。

三、傳統文化對於我國本土的悲劇性故事的影響

(1)儒家的影響

經過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後,儒家文化最終脫穎而出,為漢朝統治者所用,並且成為後世主要推崇的文化,因而儒家文化的影響對於我國悲劇性故事的影響是最大的。

受到儒家文化影響的典型悲劇性故事《趙氏孤兒》,就將儒家文化所宣揚的入世思想以及"捨生取義"的觀念表現得淋漓盡致;元代戲劇《竇娥冤》將主人公竇娥塑造成一個遵守傳統禮節的婦女形象,她並不是作為一個自由的個體存在,而是深受亡父、婆婆以及父親束縛的人,面對張驢父子的逼迫,從理學來看,她只能選擇寧死不從,而不是自己選擇不一樣的人生。

當然,趙武和竇娥的抗爭精神是值得後人讚揚與借鑑的,他們的這種抗爭也體現了當時社會環境的險惡。而作者之所以將主人公安排在這樣的情節當中,體現的是對儒家文化的表達以及思考。

另外,儒家文化中積極樂觀的心態也促成了我國很多傳統悲劇性故事的"大團圓"結局。儒家文化強調道德的力量,而這些悲劇故事的主人公們儘管身世坎坷不平,甚至為奸人所害,但是故事的結局還是向世人證明了遵守道德之人"老天終會開眼"。

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已經隨著古代歷史的演進進入了古人的內心,他們通過這樣的理想來安慰自己,讓自己在心中找到一種犧牲自由和承擔悲劇人生的理由於是悲劇發展中衝突漸漸淡化,人們的抗爭意識也逐漸歸於平靜,為之後的"大團圓"結局做好了鋪墊。

(2)道家和禪宗思想的影響

雖然我國傳統悲劇性故事深受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主力軍的儒家學說的影響,但是還有其他的文化思想對我國傳統悲劇性故事造成了影響。道家的與世無爭,佛教當中的夙因註定、業果相報,這些思想也體現在我國傳統的悲劇性故事當中。

佛道思想帶給世人的更多是人間疾苦和人性當中的罪惡、痛苦與虛假。面對這樣一個骨感現實、悲慘痛苦的世界,道家主張"忘",忘記世間的種種不幸,而忘記就代表著逃避現實,所以就有了面對悲劇性人生選擇迴避的故事主人公;而佛教的禪宗思想主張人們"接受",接受這樣一個不幸的人生,期盼著更好的未來,逆來順受,安於現狀,這樣的人生態度不僅是在悲劇性故事當中有所體現,在現實生活中同樣有很多例子。

四、我國傳統悲劇性故事的藝術表現力

(1)抗爭精神

千百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心理的那種樂觀堅韌的品質都沒有因為歷史的流動而改變,這一點在我國傳統的悲劇性故事當中同樣有所體現。不管是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的帶有悲傷色彩的神話傳說,還是"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俠客、"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士人,我們都可以看到,無論是故事還是確有其事,都帶有著愈挫愈勇、矢志不渝的樂觀和抗爭精神。

(2)積極的人生態度

帶有一點哲學味道的說,其實人生就是一場悲劇,我們一直在追求自己認定的自由,但是往往又會被社會、被自然、被整個客觀的世界所打到,也許會有成功的一時,但是這種成功必然伴隨著很多東西的失去。所以儘管我們總是努力地去追求自由,但是恰恰又得不到這種自由。

既然這樣為什麼我們要保持著積極的人生態度?從我國古代悲劇性神話"精衛填海"中也許可以找到答案。從精衛上體現出來的,其實就是古人對於這樣的現實的態度,面對這樣的悲劇,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心態去看待?古人將生命的意志與頑強融入到了悲劇當中,用自己的方式面對這樣的問題。

結束語:如果按照西方對悲劇的定義來看待我國傳統的故事,確實缺少純粹的悲劇性故事,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國傳統文化當中悲劇意識與悲劇精神是確實存在的。當然,這些因素往往僅僅是作為我國傳統文化和民族心理的補充存在,絕大部分時候它們都不能成為我國文化當中的主流心理,這一點也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特點所在,它更加強調的是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敢於抗爭的精神,而不是單純的悲天憫人、消極怠世

千百年來,即使是處於這樣一片富饒優越的土地,我國人民同樣要面對種種不幸的事件:殘酷的階級奴役、沉重的賦稅、連綿不斷的戰爭以及無情的自然災害,所以悲傷的烙印早就印在了我們祖先的內心當中。我國傳統文化當中從來不缺乏悲劇精神,但是難能可貴的是在悲劇精神的背後是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頑強抗爭的精神。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參考文獻

朱光潛《悲劇心理學》

王富仁《中國文學的悲劇意識和悲劇精神》

王國維《紅樓夢評論》

邱紫華《悲劇精神與民族意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