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店同藥不同價,價格差兩倍,官方認定合規!

新浪醫藥 發佈 2020-04-14T01:27:09+00:00

那麼,同一款藥,即便藥廠、規格、包裝完全一樣,但是在不同的藥店出售,價格為何會相差這麼大?劉女士手裡拿著發票,看著這個數字感到非常不可思議,此前她在其他藥店也買過魚石脂軟膏,但從來沒有這麼貴過,於是她立即向店員求證:「是不是弄錯了?」得一大藥房的魚石脂軟膏零售價為51.8元然而,

來源:藥店經理人

同一款藥價格在15.3元~53.8元不等,藥店被舉報,官方最終給出判定結果:藥店價格合規。

那麼,同一款藥,即便藥廠、規格、包裝完全一樣,但是在不同的藥店出售,價格為何會相差這麼大?官方又是基於怎樣的規定給出合規的判定呢?

同一款藥,售價不同被舉報

據東方網消息,近日,劉女士在購買一款名為「魚石脂軟膏」的藥品時發現,得一大藥房此藥的售價為51.8元,而其他連鎖藥店的售價僅為15元至16元之間。

那麼,同樣的藥,為何價格卻相差了2倍以上?得一大藥房關於這款魚石脂軟膏的定價是否合規呢?

劉女士手裡拿著發票,看著這個數字感到非常不可思議,此前她在其他藥店也買過魚石脂軟膏,但從來沒有這麼貴過,於是她立即向店員求證:「是不是弄錯了?」


然而,據店員反饋:這款藥一直是這個價格,不可能弄錯。

過高的差價讓劉女士難以接受,付完款不到1分鐘,劉女士便提出了退款,卻遭到了店員的拒絕。

無奈之下,劉女士只好拿著藥離開,剛走出藥店,劉女士就打開了手機里的外賣平台,查找魚石脂軟膏的價格。


她發現,同樣一款魚石脂軟膏,產自同樣的廠家,同樣的規格和包裝,其他藥店的價格普遍在15元至16元之間,浮動範圍僅有幾毛錢。

5家連鎖藥店,售價不同

為了搞清楚這款藥的售價情況,記者除了走訪得一大藥房外,還分別走訪了老百姓大藥房、益豐大藥房、叮噹快藥以及海王星辰藥房,同樣一款魚石脂軟膏,這4家店的價格分別為15.6元、15元、15.8元以及15.3元,差價均在1元以內,但是這4家店都不能使用醫保卡購買此藥。

同時,記者將得一大藥房和老百姓大藥房購得的魚石脂軟膏進行比較發現,兩盒藥品除了生產日期相差2個月之外,其餘規格、包裝、廠家完全相同,而價錢卻相差了36.2元。

官方判定:合規

同樣的藥,為何價格卻相差了2倍以上呢?得一大藥房關於這款魚石脂軟膏的定價是否合規呢?

隨後,記者查詢上海市醫藥集中招標採購機構——上海陽光醫藥採購平台發現,這款由廣東恆健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魚石脂軟膏,近三個月以來,參考採購價和參考零售價均為為45元,參照的醫藥機構均為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藥店並不在此列。

緊接著,記者致電上海醫療保障局熱線,一位工作人員表示:

如果消費者是在定點藥店刷醫保卡購買魚石脂軟膏,那麼藥店可以在參考價的標準上加價15%;如果消費者不是在定點藥店刷醫保卡購藥,那麼則屬於市場盈利行為,不在醫療保障局的監管範圍。」

該工作人員建議,如果消費者發現藥品售價超過了參考價上浮15%後的價格,可以向物價局反映,或者向藥店總公司投訴。

除此外,記者還就此事向普陀區市場監管局求證,得一大藥房關於這款魚石脂軟膏的定價是否合規。

經執法大隊調查,該藥品定價是根據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的參考價45元上浮15%後四捨五入所得,符合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標準。

該款藥品實行市場調節價,由藥店自主定價,得一大藥房明碼標價,且銷售價格和標價一致,沒有違反市場監管價格相關法律法規的情況。」

普陀區市場監管局上述工作人員說道。

那麼,針對記者和顧客的疑問,為何同一款藥售價不同的問題,究竟是出廠價不同還是藥店定價不同的原因呢?

藥品定價屬於市場行為

同樣的藥,在不同的藥房價格卻相差2倍以上,藥廠怎麼看?是因為藥品的進貨價格不一樣嗎?

對此,記者聯繫了廣東恆健製藥有限公司負責出貨的工作人員梁女士。

對方表示,魚石脂軟膏的出廠價格不方便透露,但是廠家都是統一的價格給到經銷商,再由經銷商賣給各個藥店。中間轉了幾手,就不清楚了。」

梁女士說,據她猜測,藥價低的藥店可能只被經銷商轉手了一次,而藥價高的藥店可能中間轉手了很多次,但是藥品最終售價的高低和藥廠沒有任何關係,「這些錢也沒有進我們的口袋」。

梁女士直言,此前關於藥品的定價,有相關文件進行把控,但是如今這份文件已經作廢,如今藥品的定價大多屬於市場行為,一些平台為了競爭,推出了很多優惠活動,藥品的價格就會變得很低。

有的電商平台,(藥品)售價比我們的出廠價還要低。」

梁女士說,雖然藥價不同的現象在行業內比較普遍,但是某些藥店的藥品定價過低,也讓她感到很費解。

那麼,連鎖藥房的藥價究竟是如何定價的呢?

記者先後聯繫了多家藥房,其中老百姓大藥房商品管理部的錢先生向記者詳細介紹了他們藥房的定價流程。

據錢先生介紹,藥品採購一般分為兩種模式:集團採購和本地採購。

「我們集團在湖南,集團採購的藥品發到上海時,會提供一個建議零售價。」錢先生說,集團採購的藥品一般會參考物價網平台上的信息,然後根據這些信息制定一個零售價,「這些零售價,我們可以直接拿來用」。

而本地採購則是向上海的供應商購買藥品,供應商在發貨時,會向藥房提供建議零售價。

錢先生表示,他們一般會綜合這個建議零售價,以及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的參考價,進行最終定價。

供應商除了給我們藥店發貨,還會發給其他醫院、連鎖藥店。」

錢先生說,不同的醫藥機構,採購藥品的規模和數量不同,也會影響藥品的供貨價格,需求量越大,價格協調的空間也越大。

此外,有的藥店還會選取部分藥品進行降價,以促銷活動的模式吸引顧客,這種現象在各個藥店都會出現,而其他藥店相同藥品的價格,也是他們定價參考的重要標準之一。

「個別藥品確實會出現定價比成本價低的情況。」

錢先生透露,針對魚石脂軟膏這款藥來說,最終的價格肯定不是一家藥店能夠決定的,而是綜合了許多市場因素,「即便是虧本買賣,如果大家都賣這個價,我們也就賣這個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