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人心中永遠的聖地,古埃及基於生命本能的綠洲情結

過去的精彩瞬間 發佈 2020-04-13T02:12:37+00:00

導語:一個文明在一片地方發展久了,對於周圍的環境就會產生一些異樣的情感,這就讓得文明之中許多的人產生一種奇妙的環境情結。

導語:一個文明在一片地方發展久了,對於周圍的環境就會產生一些異樣的情感,這就讓得文明之中許多的人產生一種奇妙的環境情結。這種情結不僅推動了人們對於世間事物的一些崇拜,更加讓得他們內心之中的渴望無限放大。甚至通過這些奇怪的情結,我們就能夠發現在其背後體現出的文化內涵。

作為荒漠文明的古埃及文明,對於沙漠之中綠洲的追求是非常瘋狂的,儘管它發源於尼羅河流域,並不特別缺水,但是這並不影響它綠洲情結的形成。甚至通過這種綠洲情結髮展出的植物信仰與動物信仰一起形成了一個特別龐大的信仰體系,並且將這個體系完整的運用於神明文化之中,最終給古埃及的神明文化帶來了巨大衝擊。

一、殘酷的環境與綠洲情結

1、自然環境威脅

在科技發達的現代,我們通過新聞也時常聽見尼羅河洪水的事,可見尼羅河流域可並不太平。埃及人現代面對洪水問題都還要承受損失,更何況古代時候。尤其是,古代埃及人民生產生活是絕對離不開尼羅河的。在黃沙滿天的地界,水源就是一切,儘管知道尼羅河有非常大的危險,但是古埃及人生活卻絕對離不開它。

一邊是無邊的黃沙讓得古埃及人對於離開尼羅河開拓新領地沒有勇氣,所以只能留在尼羅河流域默默發展。另一邊,由於科技有限,古埃及人對於這條母親河喜怒無常毫無辦法,時不時就會來一場洪水給古埃及人進行自然的計劃生育,真的讓許多古埃及人民對於自己的母親河簡直是又愛又恨。

除了母親河脾氣有點暴躁之外,沙漠之中許多的掠食者和一些還有毒性的小東西也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煩惱。正是因為這種情況,對於古埃及人來說,他們的生活之中無時無刻不面臨著來自於自然威脅,並且還是對於自身生命的威脅,所以他們才會想要找到一處聖地作為自己思想的寄託。

2、由環境衍生出的綠洲情結

上面說過因為有來自於自然方面的威脅,所以古埃及人對於生命非常看重,想要尋找到一處聖地,然而在茫茫沙漠之中真的有這樣的聖地存在嗎?因為環境的原因,古埃及人很少走出尼羅河流域,去開拓新的領地這不假。只不過這並不代表古埃及人就沒有去沙漠之中探險和尋找所謂的聖地的。

在很多時候,古埃及人進入沙漠就是為了去狩獵。儘管他們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這片沙漠之中,但是偶爾的幾次沙塵暴還是會導致古埃及人在沙漠之中迷失的。這就讓得一部分古埃及人死在沙漠之中,而有一部分的幸運兒則在迷失方向之後發現了綠洲,所以他們活了下來。並且有一部分人可能因為許多原因又回到了部落中,所以綠洲的故事就傳開了。

對於古埃及人來說,能夠在荒漠之中為迷失的人提供庇護的存在,其實也就是給人們擋住了來自於自然界的威脅。而這對於無時無刻不在面臨著死亡威脅的古埃及人來說,無疑是給他們提供了一種精神上的寄託,所以綠洲在古埃及很快就被古埃及人奉為聖地,更是由此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綠洲情結。

二、由綠洲情結演變出的植物信仰

1、綠洲情結的可視化

隨著綠洲情結的產生,許多的古埃及人一下子就感覺到自己的人生似乎找到了一個依靠。他們不再會因為殘酷的自然而感到無休止的害怕,因為他們找到了一個可以為他們提供庇護的場所——綠洲。這不僅讓他們對於自然帶來的生命威脅感減弱了不少,同時也有更多的人願意踏上荒漠去冒險。

為了將自己心中的這種情結表達出來,古埃及人將這種綠洲情結可視化了。所謂的可視化,其實也就是將原本縹緲的綠洲情結與他們當時的繪畫、雕刻等藝術結合起來,創造出綠洲的形象,這樣也就讓得原本琢磨不透的綠洲情結能夠更好的展現在人們的面前,讓人們能看見甚至觸摸到自己的這種情結。

綠洲情結的可視化,不僅讓得綠洲情結變成了現實生活之中一件物品,同時也讓得綠洲向著信仰化的方面發展。並且隨著綠洲可視化的發展,越來越多象徵著綠洲的事物被人創造並深深的喜愛,人們的這種綠洲情結漸漸轉變為一種崇拜,而組成綠洲的這些植物更是受到人們的無限崇拜。

2、植物信仰的形成

如果說在荒漠之中是什麼事最為讓人震驚,那其中一件事則必然是植物。因為對於古埃及人來說,殘酷的沙漠是生命的絕對禁區。幾乎沒有生命可以在沙漠之中長久的活下來,所以當沙漠之中出現了植物的時候就是古埃及人最為震驚的時候,而綠洲的發現以及綠洲情結的出現就讓得古埃及人對於植物更加產生了一種獨特的情感。

在很多古埃及人眼中,能夠在死亡禁區里生存的,必然是擁有無上的生命力的,所以沙漠之中的許多植物就被古埃及人認為是生命的象徵。由於古埃及人的生命時時刻刻都會面臨威脅,而他們又不想失去自己寶貴的生命,所以他們非常自然認為代表生命力的植物能夠為自己增添生命力。

並且許多與植物有關的事物被創造出來,古埃及人一度陷入種對於植物的狂熱之中。這其實就是古埃及人植物信仰形成的開始,並且在綠洲情結可視化之後,古埃及人對於植物的崇拜加深,這種植物信仰正式形成。並且與這種信仰同時產生的還有就是一大堆植物圖案,以及與植物相關的雕刻。

三、動物信仰的形成

1、古埃及文化對於動物元素的運用

作為在沙漠之中形成的文明,縱然古埃及文明在尼羅河流域有著非常肥沃的土地可以用來耕作,然而對於他們來說來自於肉類的蛋白質還是必要的。而且尼羅河流域洪水頻繁,對於農作物收成是非常大的。所以古埃及人自然不會放過自然之中數量眾多的動物的,雖然埃及地區是以沙漠為主,但是大型動物並不在少數。

與許多文明萌芽之後一樣,古埃及人會將自己生產與生活實踐刻畫在石壁之上。許多被狩獵的動物形象自然也就出現在了壁畫之中,只不過壁畫之中大部分是為了突出人的活動,動物往往是輔助因素,但是這其實就讓得古埃及文化之中有了動物元素。

雖然一開始動物在古埃及文化之中是出於襯托地位,但是到了後來隨著文化的發展,動物元素越來越多的被運用,甚至古埃及文化中關於人的那部分文化被單獨分離了出來。由此動物元素不僅擺脫了附屬的地位,同時更加活躍起來。

2、信仰的定型

伴隨著古埃及文明的發展,無論是在繪畫還是在雕塑領域,越來越多的地方都運用到了動物元素。因為一開始作為附庸的動物元素並沒有什麼實際含義,所以在得到越來越多的運用之後,很多古埃及人開始意識到必須給這些動物元素增加一些特殊含義,否則自己對於它的運用就會變得毫無意義。

所以很多動物元素演變而來的圖案和雕塑被賦予了特定的含義,甚至是在自然界中的動物也被賦予了這種含義。當然這些含義多是由動物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得來的,而這些能力基本上是古埃及人所不曾具備的,由此,許多古埃及人對於這些動物就產生了一種崇拜,這種出於弱者對於強者的崇拜就推動了動物信仰的形成。

四、動植物信仰對古埃及神明文化的衝擊

1、對於神明形象塑造的影響

因為植物與動物在古埃及人心中都形成了一種信仰,所以這些動植物信仰對於古埃及人民的生活和文化產生非常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對於古代人類來說最為重要神明文化,更是形成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衝擊。對於古埃及人來說,這無疑是給了他們在創造屬於自己的神明時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對象。

原本神明就是擁有人們所不曾擁有的能力而受到人們的尊敬,而動植物信仰中的這些動植物不正是因為擁有某些人們無法擁有的特性而成為信仰嗎?而且對於古埃及人來說,自然是如此強大以至於人無法戰勝,所以古埃及人所創造的神明形象就直接受到了動植物信仰的信仰。

這就導致古埃及人所創造出來的神明很多都是獸首人身,讓人看上去就會感覺到無比的怪異。不過這還不是全部,從獅身人面像的形象之中我們也可以知道,古埃及神明也存在著人首獸身的存在,可見動植物信仰對於古埃及人神明形象塑造的影響有多大。

2、對於神明故事的影響

隨著神明形象的創造,古埃及神明文化這就發展起來了。為了讓更多的人相信創造出來的神明,同時讓神明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古埃及人就不得不創造與神明相匹配的事跡,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那些神明故事。

由於神明形象與動植物有關,所以這些神明故事縱然是以古埃及社會為原型展開,但是其中很多還是以這些神明在自然界中對應動物的習性為參考。因此,許多神明故事就顯得與人類社會格格不入,這種不同被人們認為是"神性"導致的,但是所謂的"神性"其實也就是神明對應野獸的獸性。

結語:在特定環境之中產生的文明,或多或少都會產生一種特定的自然情結,無論是這個文明如何發展也好,這種情結始終會被保留下去。這種出於對自然尊敬和畏懼而產生的情結,在文明的發展過程中就必然會慢慢演變成一種信仰。古埃及基於生命本能的綠洲情結最後演變成了一種植物信仰,與動物信仰一起對古埃及神明文化產生了巨大衝擊,最終促成了古埃及極具特色的神明文化的形成。

參考文獻:

《全球通史》

《埃及亡靈書》

《眾神的宮殿》

《古埃及史話——埃及的歷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