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三國演義》中的三個處事法則

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 發佈 2020-04-15T06:13:22+00:00

文/民生周刊每個中國人身上都有「三國氣」,每個人心中也都有一個「三國」。《三國演義》是一部經世治國之書,也是一部有情有義之書。

文/民生周刊

每個中國人身上都有「三國氣」,每個人心中也都有一個「三國」。

《三國演義》是一部經世治國之書,也是一部有情有義之書。《三國演義》不僅是精彩紛呈的歷史故事,更是一座歷經滄桑的人生課堂。

其中的典故我們隨手拈來,便可以受用終身。

留有餘地:鷦鷯尚存一枝,狡兔猶藏三窟。

繪畫講究留白,做事講究變通,懂得給自己留退路的人,才能進退自如。

劉備在創業前期,可謂是將三十六計中「走為上計」發揮到了極致。無論是面對呂布的反戈一擊,還是曹操的突然襲擊,他都能化險為夷,成功脫身。究其原因,則是劉備平日裡做事,時常為自己留有餘地。

一次,劉璋的親信張松途經荊州,受到了劉備的盛情款待。

張松素來欽佩劉備的才能,又見他如此禮賢下士,便在席間勸劉備奪取劉璋的益州,只見劉備不置可否。

後來,張松又派他的好友法正前來詢問劉備的想法。法正低聲問劉備:「張松昔日的提議,您考慮得怎麼樣了?」劉備聽後,緩緩答道:「鷦鷯尚存一枝,狡兔猶藏三窟,何況人乎?」

劉備的這句話,蘊藏著極深的處世智慧。

他不是不想奪益州,而是在預估這件事的風險,從而事先給自己留好餘地。如果過早表態,那麼事情一旦敗露,不僅圖謀益州的計劃會落空,日後還會給自己多樹一個強敵。

後來,他收到劉璋的邀請,提兵入蜀。這一路走來,他一面與劉璋互通書信、表示友好,一面收買人心,於沿途所經之地布下自己的親信兵馬。可謂是每行一步,都留有兩手準備。

步步緊逼雖能得一時之利,卻也有後顧之憂。人生就如一盤棋,有時候,「留有餘地」要比步步緊逼更加高明。

話不要說太滿,事不能做太過。只有這樣,當處山窮水盡之時,才能夠有峰迴路轉的機會。

保持謙虛:自古驕兵多必敗,從來輕敵少成功。

《省心錄》有言:「器滿則溢,人滿則喪。」見識到世界的遼闊之後,才能認識到自己的渺小。把目光延伸到別人身上,平心靜氣地去思考,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在《三國演義》中,要說還有人比關羽更狂的,那他只能是禰衡了。

禰衡年少得志,年紀輕輕便成了大名士孔融的忘年交,一時之間,名聞天下。但他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過於狂傲,常常口不擇言、目中無人。荀彧早年被稱為「王佐之才」,德行智謀俱是一流,然而就是這樣的賢人,卻被禰衡稱作「臉可弔喪」。

孔融把禰衡引薦給曹操,禰衡竟當眾脫光衣服,來了一出「擊鼓罵曹」,讓曹操很是下不來台。曹操本想嚴懲他,但又不想落下「不能容人」的罵名,於是忍氣饒他一命,把他送到荊州劉表那裡去了。

僥倖不死的禰衡,並未因此有所收斂。被送到劉表處後,仍目中無人,惹得劉表心中不快,於是又把他送給了性情急躁的黃祖。

禰衡替黃祖做文書方面的事,孰輕孰重、孰疏孰親,都處理得很恰當。黃祖看他有才華,便對他十分愛重。而沒過幾天,禰衡又犯了老毛病。

這次,黃祖在船上大宴賓客,禰衡卻在下面出言譏諷。黃祖氣得瞪眼警告他,他卻毫不識趣地繼續炫耀著自己的毒舌。黃祖本是一介武夫,性情急躁且無所顧忌,禰衡如此不識抬舉,一氣之下的黃祖便下令當場處置了他。

一代名士,終因目中無人而早早落幕。

有句俗語說,「喜歡聽的,耳朵就不背,心裡也明了;不喜歡聽的,耳朵就背,心裡也搞不明白。」恃才傲物,處處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其實不過是井底之蛙。

山高海闊,天下有才之士又何止千萬計。做人,切莫將自己看得太高、將別人看得太低。

重視細節:癬疥之疾,心腹之大患也。

《三國演義》中,劉璋的屬下王累曾這樣勸說他:「張魯犯界,乃癬疥之疾;劉備入川,實心腹之大患。」

其實在劉璋心裡,帶著不足萬人入川的劉備才是「癬疥之疾」。但他沒想到,就是這「癬疥之疾」,最終讓他落了個傾家蕩產的下場。

生活中的細節就如同鞋子裡的一粒沙,雖然微小,但如果不加以重視,便會有把腳磨破的風險。

赤壁之戰時,黃蓋借著東風,帶了二十隻裝滿硫磺、焰硝等點火之物的船來向曹操詐降。曹營眾人都在為黃蓋來降而高興,惟有謀士程昱眉頭緊鎖。

程昱很注重細節,他在觀察一段時間後對曹操說:「來船有詐,千萬不要讓它接近我們。」

曹操聽後很是好奇,便問程昱是如何看出來的。程昱解釋道:「黃蓋來降,必帶糧草器械。若糧食在船中,船必然穩重,吃水深;如今這些船,全都輕飄飄地浮在水面。況且今晚東南風颳得這麼急,他們怕是要採用火攻之法,我們不能不防!」

正是對細節足夠重視,才使得程昱準確無誤地識破對方計謀。只可惜此時的曹操並沒有聽從他的建議,否則也就不會有後來大敗而逃的狼狽相了。

朱自清曾說:「細節就是一言一行之微,一沙一石之細。」縱觀古今,雄才大略而遭遇失敗之人,比比皆是。

所有的大局,都是由千千萬萬的細節組成的。正是有了一沙一石的堆積,高山才得以屹立;正是因為一言一行的謹慎,才能越來越走近成功。

由細節入手,乃知乾坤有容;以細節為基,方可節節攀升。

事前留有餘地,才可進退自如;時刻保持謙遜,才可行得更遠;以細節為基礎,方可節節攀升。

主播:毛寬語

廣播電視台節目主持人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名而行無過矣。

文章來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洞見(ID:DJ00123987)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事業部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周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