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原著是蒙古人,吳承恩是「改編」來的

哈騰浩日媧 發佈 2020-03-28T06:06:26+00:00

不單中國人拍,日本人也拍,泰國越南還拍,澳洲和美國居然也來參加這次全民「毀經典」的互動,實在讓人糟心,在我們認知里《西遊記》一直是吳承恩老爺子的著作,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

說到《西遊記》,可能是幾代人共同的回憶,上至耄耋下至垂髫,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翻拍和重播的次數也屢創新高。不單中國人拍,日本人也拍,泰國越南還拍,澳洲和美國居然也來參加這次全民「毀經典」的互動,實在讓人糟心,

在我們認知里《西遊記》一直是吳承恩老爺子的著作,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然而小編在一位蒙古老人口中聽到蒙古版本西遊記,頓時想起元代雜ju西遊記,於是了解一下西遊背後的故事,還是非常容易知道《西遊》其實並不是吳承恩老爺子的首創,也是他經過借鑑改編,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那第一本《西遊記》是誰寫的呢?

如果了解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學者,應該知道「楊景賢」這個人,是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原名暹,字景賢(一作景言),號汝齋。先世為蒙古族人,從其姐夫姓,生卒年不詳。比吳承恩《約1500—1583》老爺子早出生了近200年,蒙古人楊景賢寫了第一本元雜劇《西遊記》。「雜劇」也就是我們北方俗稱的「唱大戲」。

元青花西遊記圖部分標本 孫悟空

楊景賢創作《西遊記》,也不是靠憑空想像而來。劇中的人物雛形和故事形成很早,自唐宋興盛佛法時就在民間廣為流傳,楊景賢第一次總結了這些瑣碎的民間故事,形成了一套有獨立體系的「取經」故事。但是後世的吳承恩老先生更勝一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楊景賢的基礎山,刪減修改增加,融合眾家之長,才寫出了我們熟悉的這一版《西遊記》。

楊景賢的《西遊記》之所以沒有吳承恩的受歡迎,其實也是有一些原因的。吳承恩版的西遊,劇情合理,情節曲折,非常吸引人。而楊景賢的西遊中,情節比較分散,結構很鬆散,主線應該是取經,但是其中大部分橋段都跟取經關係不大,介紹了唐僧九世輪迴,十世的父母,也介紹了孫悟空豬八戒娶媳婦等等這類事件。

元青花西遊記圖部分標本 豬八戒

相信我們從小到大看過很多版的《西遊記》,比如周星馳版的,張衛健版的,陳浩民版的。大家都以為這裡邊的情節有些無厘頭,其實並不全是虛構,很大一部分劇情都是來自元雜劇《西遊記》,只不過我們先入為主了,所以才覺得那些劇情比較「扯」。

青花西遊記故事圖爐

舉幾個經典的例子

① 我們都知道唐僧是金蟬子十世轉世,前九次取經都被沙僧吃了,把頭骨做成了項鍊,這個情節就是元雜劇中的。

② 如白龍馬的來歷,吳承恩老爺子寫的是小白龍吃了唐僧的馬,楊景賢寫的是這匹馬是南海火龍三太子,因為降雨有誤,所以受了觀音之命來被唐僧騎。

③ 在楊景賢的西遊中,有了馬之後,才有孫悟空。孫悟空也不是「石猴」,就是說他不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而且孫悟空還有四個姐弟,一共五個人,孫悟空行四,叫通天大聖。

④ 孫悟空有個媳婦,是個公主,被孫悟空搶來的。孫悟空之所以去取經,是因為太愛這媳婦了。有一天孫悟空耐不住寂寞上天偷了太上老君的丹藥,練成了火眼金睛銅皮鐵骨。當然這也沒什麼,關鍵是看上了西王母的衣服和仙桃,非常喜歡,於是偷了回去給媳婦穿,後來被觀音發現壓在五指山下,等唐僧騎著三太子來救。

⑤ 還有豬八戒,八戒出場的時候,整篇故事已經過半了,豬八戒住哪呢?就是孫悟空的老丈人家,也就是那個公主的老家。豬八戒也是騙婚被孫悟空遇到了,於是就打了一架。打架的過程特好玩,沒有吳老爺子那麼曲折,豬八戒就說了一句:老子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狗咬。於是孫悟空也沒親自動手,找來二郎神的哮天犬,就把豬八戒給收服了。

青花西遊記圖部分標本 白龍馬

楊景賢愛開玩笑,愛戲謔,西遊過程比較歡快,尤其在結尾的時候才有意思。師徒四人馬上就要取著真經了,已經走到了「佛國」,有一個老太太就來考這師徒四人佛學知識,算是結業考核,老太太就開始考驗孫悟空。

貧婆云:心乃性之體,性乃心之用。或有亦或無,只看動不動。你答來我問:你有心也無?

行者云:原有心來,屁眼寬阿掉了也。

從這些看來,其實兩個版本的西遊還是差不少的,無論是從結構還是劇情,顯然吳承恩老爺子的更出色,但是論有趣程度,也可以去看看楊景賢的西遊,簡直太有意思了。其實西遊的故事都是瑣碎的民間故事,出現在李世民之後的,由蒙古人楊景賢第一次借鑑總結全本,吳承恩二次創作,這才有了現在不斷被翻拍的經典

在元代後期曲壇上,楊景賢的《西遊記》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作品。它第一次將民間流傳的唐僧赴西天取經故事敷演成六本二十四出大型連台本雜劇,圍繞取經過程塑造了以孫悟空為典型代表的一組充滿神奇色彩和鮮明個性特徵的人物形象,大大豐富了戲劇舞台和古典文學人物畫廊,展示了元末文人帶有市民化傾向的審美創造能力,為神魔小說《西遊記》的問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楊景賢作雜劇18種,今存《劉行首》、《西遊記》2種。《西遊記》共計5本24出。寫唐僧玄奘西天取經故事,自玄奘出世,一直寫到取經東歸、功成行滿。其中包括唐僧收孫行者、沙和尚、豬八戒為徒,降服鬼子母、逃離女兒國、火焰山除害,其間穿插孫行者因偷仙桃、仙衣被壓在花果山,豬八戒騙娶裴海棠等情節。全劇人物眾多,文臣武將、閨秀村姑、神佛妖魔,一應俱現。主要人物孫悟空的性格雖然不如後來小說所寫那樣鮮明、完整,但對他的疾惡如仇、抱打不平以及詼諧風趣的性格特點,已有比較著力的描寫。第5出寫唐朝文武官員為玄奘餞行。第6出接寫"村姑演說",從一個村姑的觀察角度,描寫百官餞送的盛大場面,不僅饒有風趣,也見出作者布局的匠心。《西遊記》以多本連演一個故事和分本分出的體制,都顯示了雜劇向傳奇戲曲過渡的痕跡。

楊景賢自幼隨姐夫楊氏長大,遂以楊姓稱之。他的上輩已移居浙江錢塘。永樂初,與湯舜民(即湯式)一起受到明成祖朱棣的寵遇,後以擅長猜謎索隱而被明成祖召入宮內,並由此而得寵。死於金陵(今南京)。明初賈仲明《錄鬼簿續編》雲「與余交五十年」,永樂初尚得寵於朱明,可知楊氏乃元末明初戲曲家。楊氏本為蒙古人,上輩已移居浙江錢塘,故朱有燉《煙花夢引》言及京都樂妓蔣蘭英時雲之:「錢塘楊訥為作傳奇而深許之」。《錄鬼簿續編》言楊氏「善琵琶,好戲謔,樂府出人頭地。錦陣花營,悠悠樂志。與余交五十年。永樂初,與舜民一般遇寵」。

《西遊記》成書是有著漫長的歷史過程,楊景賢所作的《西遊記》結合了當時民間各種唐僧取經的故事,藝術價值很高,是當時頗受民間歡迎的《西遊記》文本,楊景賢為吳承恩最終完成《西遊記》的取經故事,提供了非常好的藝術借鑑。所以,寫《西遊記》的楊景賢,能為小小的跳蚤專門譜了一首曲,還能寫得如此生動,足見這位散曲作家驚人的藝術創造力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