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天之驕子"宋仁宗,為何能忍受被稱"官家",自降身價

煙寒若雨 發佈 2020-05-13T06:01:31+00:00

《史記·秦始皇記》「維廿八年,皇帝作始。《清平樂》剛上映時,很多人都對仁宗的這個稱謂感到不解,甚至還以為是作品出現了歷史錯誤。

《史記·秦始皇記》「維廿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萬物之紀。」始皇帝嬴政統一六國,開創了天下一統的局面,他認為自己「功蓋三皇,德過五帝」,因此自詡為皇帝。

此後,在中國漫長的集權王朝里,所有的君王便都以此為號。所以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能看到臣子或者喊皇帝或者喊陛下要不就是皇上。而最近熱播的《清平樂》,卻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仁宗貴為天子,但是朝臣們卻稱呼他為「官家」。

(一)、更顯平易,降低身份

「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君王和臣子是嚴格的上下級關係,所以一提到「皇帝」或者「天子」都會給人以很強的壓迫感和莊重感。而官家這個稱號,則更容易使人聯想到酒家、商家、店家等世俗化產物。《清平樂》剛上映時,很多人都對仁宗的這個稱謂感到不解,甚至還以為是作品出現了歷史錯誤。

1. 一詞多義,沿至宋朝

《烏丸鮮卑傳》「其國中有所為及官家所築城郭」。最早的時候,官家是用來代指政府的。顧名思義,也就是當官之人的「家」。當然這裡的家,是管轄他們的地方也是權力聚集的地方。

《三國志》「且亦官家亦不能久為人養老也」。其實在宋朝之前,早就出現了官家這種稱謂。只不過,都不是用來稱呼最高權力者的而是指朝廷。這一點,在五代時期發生了變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了後周之位,從而建立了宋朝。

李仲容曾對宋真宗講到「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所以「官家」是天下的結合體。終宋一朝,對皇帝以官家稱呼屢見不鮮。《清平樂》中只有少數非常重要的場合,臣子們才會喊他陛下,其餘時候皆是官家。

在南北朝的時候,就出現過有臣子以官家的稱號稱呼皇帝,《南齊書》「官家大老天子」。而唐末這種現象也層出不窮,《舊唐書》「官家救兒命」。五代時期,《舊五代史》和《新五代史》都有稱呼官家的先例。

2. 繼承衣缽,循序發展

《聞見近錄》「太祖繼位,曰此處無人,爾輩要做官家者,盡可為之。」趙匡胤的意思非常明確,這是在打獵時他對手下所說的話。就是說誰要是想做皇帝,就可以殺了自己。這直接的說明,他本人是認可這個稱呼的。

這個稱謂並不是在宋朝才有的,之前也曾經代指過朝廷或者為官之人。不過經過長時間的發展,逐漸演變為對皇帝的專屬稱號。《宋史》「官家做天子日久」,這是永慶公主在出嫁之前,因為穿著太過華麗而被太祖教導。隨後對皇后所說的話,可見當時的後宮中人也是以此號稱呼皇帝的。

而且,在外交方面使臣也是叫皇帝為官家。《清平樂》中仁宗大規模的引進了占城稻,而占城使者也屢次拜訪。《宋史》「皇佑二年占城國使入京,奉表云:無有國土似得官家之土」。《蒙韃備錄》「韃靼來,韃靼去,趕得官家無處去」。

在整個宋朝,官家的這個稱呼已經深入人心。大家已經習慣了將那個高高在上的皇帝,稱之為更平易近人的官家。

(二)、連年戰亂,皇權下降

《曾公遺錄》「程奇者家有六歲小兒,因飲酒戲謔,自稱官家,為乳母所告」。古代皇權社會是需要避諱的,尤其是為尊者諱。

而程家的兒子酒後說自己是官家,而乳母又能告發他足以說明皇帝本人在心中認可了這個稱呼,並且是獨一無二的。這還說明,宋朝年間的皇帝權威並不是特別高,如若是在明清兩朝則必然會招致大禍。

1. 在戰火中建立的王朝

自安史之亂以後,李唐王朝元氣大傷隨後又爆發了各藩鎮節度使割據。五代十國時期,也是非常的混亂。那時各地腥風血雨而且地方政權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個皇帝做不了幾天就會換人或者被其他政權覆滅。

因此,在百姓心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觀念,已經生根發芽。安重榮曾說「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皇帝在大家心中,已經不是那個天之驕子或者生來就註定的產物。誰有能力,便可以自立稱帝。

這種思想一旦產生,就不會泯滅。所以說官家這個稱呼,也是宋朝統治者們被動接受的。他不可能要求天下之人,才如同對待秦皇漢武那般對待自己。簡而言之,就是神的形象已經泯滅,世俗化發展是必由之路。

2. 相對包容開放的環境

《清平樂》中的仁宗皇帝可謂是心繫天下而且非常仁義之人,甚至於都有些「婦人之仁」。他是宋朝皇帝中很好的代表,對於他人的一些過失都不願意深究。況且自太祖時候起,便有人如此稱之,他本人也欣然接受了這種稱呼。

宋朝在歷史上雖然戰績平平,外交一般但是經濟上卻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它商品經濟的繁榮,遠超過同時期中世紀的歐洲也遠超過盛唐和明朝。正因如此,社會工作的分工更加職業化和細緻化。

就像種地的為農家、行醫的是醫家,宦官是內家,僧人是禪家。而皇帝是天下所有為官之人的領導者,所以便稱之為官家。幹什麼的就有幹什麼的稱謂,皇帝的主要任務就是領導和指揮官員做事,所以就將其稱之為官家。

還有一點統治者並沒有急於的樹立特別極端的權威,並不是說一定要將天下獨尊整日掛在嘴邊,生怕別人忘記。相較而言,官家比起皇帝、天子等,要顯得更加的平易近人。平民社會經濟的發展,為此提供了合適的土壤,再加上皇權的步步下跌,大家就習慣了稱呼其為官家。而不是整日的吾皇萬歲,或者「皇上吉祥」。

(三)、庶族士人,湧入朝中

經歷過唐末藩鎮節度使的打壓,和五代十國的動亂,各種世家大族在宋朝已接近銷聲匿跡。宋朝的科舉制度又進一步的發展,許多寒門出生的士子可以通過自己的後天努力登堂入室。正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1. 寒士的進入

「仲淹少貧,讀書長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經宿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兩塊,斷齏數十莖啖之,如此者三年」。范仲淹幼時斷齏畫粥的故事廣為流傳,可以說他是當時所有寒門士人的榜樣。年少時非常貧窮,通過寒窗苦讀終於入朝為官,並且為百姓所愛戴。

《清平樂》中滿朝文武有很多都是出自於平民之家,甚至有些可以承蒙庇蔭卻不屑於此。據不完全統計,南北兩宋科舉共取士一萬六千餘人,每年有三百多人通過科考做官。有些是平民也有些生在了富貴之家。

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全部在社會中見識過的,正因如此,他們將市井中的習氣也帶入進了朝堂之中,就是前文所說的商品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社會分工明細化。在這些人眼中,仁宗是他們的上司也是他們可以依靠的港灣,故而稱之為「官家」。

宋朝的科考可謂是歷代之最,它不像唐朝有家世門第的限制也不像明清兩朝各種條條框框的規矩。而且一直都在擴大錄取人數,期間很多人都懷揣著光宗耀祖,為生民立命的夢想進入了朝堂。他們眼中的皇帝是可親可敬之人,所以一官家稱呼更顯妥帖。若是一直稱其為皇帝,距離就太過疏遠。

2. 環環相扣,塵埃落定

縱觀歷史上的各個朝代,唯有宋朝是以官家之名正式的稱呼皇帝的。在五代十國的時候,後周君主就已經接受了這個稱呼。而趙匡胤原為其帳下猛將,榮登大寶以後自然而然的也開始接受,甚至以其為自稱。

當時的社會不論是外國使臣還是後宮娘娘或者是前朝大臣,都習慣了用官家稱呼皇帝。這就像是互相之間達成了一種默契,這個稱呼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的。皇帝本人認為,這種稱號是類似於「功蓋三皇,德過五帝」的。

而市井平民眼中,這也成為了一個職業。出身於社會底層或者中層的官員,從小耳濡目染也已經接受了這種稱謂。到了皇帝身邊,眼見所有人都是這麼喊的於是便成為了習慣。其實這就像套娃一樣,是一環接著一環的。

首先是五代十國政權更迭的頻繁,緊接著趙匡胤的篡位更加使人認定了皇帝並不是上天安排的。其次,後周君主默認了這個稱謂,宋太祖也就沿襲了過來。再加上社會經濟的發展,職業分工的具體化,官家就已經成了所有人都認可的對皇帝的稱呼。

結語:

《清平樂》中所有人都是一口一個官家的喊著宋仁宗,單論其觀感而言就要比皇帝、皇上等更加的貼近世俗化。通過這個稱謂,以小見大的看出宋朝的確是一個相對包容的朝代。而君王本人也並不願執著的追求九五之尊的體面和威嚴,相反更願意主動的去接近世俗。

參考文獻:

電視劇《清平樂》

《宋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