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科學家是怎麼回答這個問題的?

薛定諤的科學 發佈 2020-04-18T11:20:33+00:00

胚盤裡含有細胞核,而細胞核中含有遺傳物質,這些遺傳物質大部分遺傳自類雞父母,但是有少部分屬於「A」自己,這些獨屬於A自己的遺傳物質,就是已經變異的遺傳物質。我們知道,雞屬於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意味著父母身上的精原細胞和卵母細胞會在各自體內發生減數分裂,最終分變成只含有體細胞染色體一

很多人認為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是一個詭辯問題,但在科學家眼裡,這已經有了答案。

雖然我們不知道第一隻雞是哪個,但我們可以人為規定一條分割線,規定「A」就是第一隻雞,在它之前的生物儘管非常類似於雞,但並不是雞,所以叫做類雞。而A的父母分別是類雞父親,類雞母親。

類雞父母會繁殖出一個蛋,該蛋孵化成功後,就是「A」,也就是第一隻雞。因此,我們只需要知道,這枚蛋到底是不是雞蛋?

如果是雞蛋,那麼就是先有蛋再有雞;如果不是雞蛋,那就是先有雞再有蛋。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蛋的結構很簡單,蛋殼包裹住裡面的營養物質,蛋白和蛋黃為胚胎提供養分,小小的胚盤長大後會發育成小雞。

胚盤裡含有細胞核,而細胞核中含有遺傳物質,這些遺傳物質大部分遺傳自類雞父母,但是有少部分屬於「A」自己,這些獨屬於A自己的遺傳物質,就是已經變異的遺傳物質。

我們知道, 雞屬於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意味著父母身上的精原細胞和卵母細胞會在各自體內發生減數分裂,最終分變成只含有體細胞染色體一半的精子和卵子。

但是,精原細胞和卵母細胞在發生減數分類時,會發生聯會現象。

聯會會造成生物基因的改變,而基因的改變,就有可能導致原本是類雞的生物演化成雞。

再者,雞蛋的遺傳物質雖然來自於父母,但是遺傳物質在進行自我複製時,會出現極少數的錯誤,這些複製錯誤也有可能導致基因變異。

也就是說,雖然雞蛋中的大多數遺傳物質源於父母,但由於一小部分的遺傳物質發生了變異,導致它們擁有了特有的基因,正是因為這些基因的存在,讓它們從類雞變成了雞。

從這個角度上看,雞蛋先於雞而出現,這是因為雞蛋中的胚胎已經開始發育,雞體內擁有的所有遺傳物質都和雞蛋中的一樣。

多說一句,雖然我們把類雞和雞看成是兩個物種,但實際上它們在當時是同一個生物,無論是長相還是基因都非常相似,並且沒有生殖隔離。

如果你覺得難以理解,可以帶入一下人類的演化,我們知道人類是由猿演化而來的,目前人類學家把人與猿的分界線定為腦容量超過750毫升(也有其他的標準),也就是說,腦容量749毫升的猿,在繁殖後代時有可能生出腦容量750毫升的人。但是無論是腦容量749毫升的猿,還是750毫升的人,在當時都屬於同一個物種,並沒有明顯的差異。

雞的發育

其實,爭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沒有任何意義,因為雞蛋和雞是同一個整體,我們可以把雞蛋看做是人在母親子宮內的生長階段。

我們知道,哺乳動物的發育階段是在母親子宮內完成,胎兒在母親體內生長,可以持續從母親體內獲取營養物質,再加上母親體內溫度、 酸鹼度等都比較穩定,有利於胎兒的發育。許多生物出生後就可以行走,跟隨母親尋找食物,這樣做的好處是幼兒成活率高。

但是這樣比較耗費能量,我們知道懷孕是一件非常辛苦的過程,而且生物在生殖後代時,死亡率很高。

雞和哺乳動物採取的生殖方式不同,它們把孕育幼兒的過程放在了體外,讓後代在雞蛋內發育長大,並破殼而出。

所以,雞蛋和雞其實都是同一個生物,只是雞的不同階段。由於雞蛋的階段靠前,所以是先有雞蛋再有雞。可能你會問,雞蛋是由什麼繁殖的,那麼答案就是雞蛋是由類雞生產的,但由於類雞不符合人類對雞的定義,所以並不是雞。

總結

其實,科學家在研究雞時,並不會刻意追究第一隻雞是怎麼出現的,而是會研究它們種群的基因頻率變化。

比如:A基因原本在該種群中占比60%,B基因原本在該種群中占比1%;但由於外界環境的改變,造成攜帶A基因的雞都死掉了,因此A基因從60%的占比降低到了0, 而B基因由於可以幫助雞更好地生存,所以B基因在雞家族中的占比從1%提高到了100%。

當該種族的基因符合雞的定義時,那麼科學家會認為該種群從類雞演化成了雞。

對於科學家來說,第一隻雞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並不重要,因為只有1隻「雞」出現並不代表著雞這個種族誕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