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如何從人,變成全能的神

狐狸先森幾點鐘 發佈 2020-04-28T13:08:09+00:00

就拿關羽最為稱道的「義」來說。在《三國志·關羽傳》那900多個字里,其實找不到太多能把關羽跟「義」掛鈎的內容。劉禪給關羽的封號是壯繆侯,繆是名不副實的意思。這可不是個好的諡號,含有對他失掉荊州的批評。但是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對這個諡號感到不滿意,他把史書中關羽的諡號改成了武廟中的封

說到關羽,在中國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有井水處有金庸」,可能有點誇大,但「有井水處有關羽」,那基本上是肯定的。


從史實到故事,再到信仰。千年來,講史小說、民間信仰、歷代皇帝都曾給關羽加持,成就了關羽「義」的化身。



關羽之所以能調動起這些力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最適合承載中國古代社會的普世價值「義」,最終也成為了「義」的人格化身。


01


在《三國演義》里,關羽不是最能打的。


公認最有戰鬥力的武將,應該是呂布。


「三英戰呂布」的橋段里,張飛不敵呂布,關羽助陣,也只能打個平手,劉備加入了,才戰退呂布。


溫酒斬華雄,斬顏良文丑,都是羅貫中幫打的。



在史書《三國志》里,關羽不僅沒那麼重要,甚至沒那么正面。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說,關羽剛愎自用,張飛脾氣暴躁,他們的死都是因為性格弱點。


陳壽最後還不忘補個刀,說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但在中國人心裡,是不會注意到這種反差的,因為成聖成神的關羽已經深入人心,誰敢說關羽壞話,我跟誰急。



但真實歷史上的關羽,表現確實不咋地。


就拿關羽最為稱道的「義」來說。


在《三國志·關羽傳》那900多個字里,其實找不到太多能把關羽跟「義」掛鈎的內容。


劉禪給關羽的封號是壯繆侯,繆是名不副實的意思。


這可不是個好的諡號,含有對他失掉荊州的批評。


但是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對這個諡號感到不滿意,他把史書中關羽的諡號改成了武廟中的封號忠義侯。


這樣明目張胆地篡改史實,在中國歷史上非常少見。


乾隆接受不了這個繆字,因為他不認為關羽犯了什麼錯。


在他看來,關羽既忠且義,怎麼會有錯呢?


這應該也是當時中國人心中的普遍感受。



這說明,從陳壽到乾隆,人們對關羽的評價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

這個變化得歸功於小說。


從史書《三國志》到小說《三國演義》,三國故事變得越來越豐富。


所謂「演義」就是講史演義,類似今天的評書。


後來有人把說書演義的底稿整理成文字,就形成了最初的三國小說。


我們說羅貫中是《三國演義》的作者,不是說他一個人創作出了全部內容,而是說他是最初做整理工作的那個人。



後來,有出版商出版了三國小說。一開始有了很多不一樣的版本,最後,清代的毛宗崗父子修訂了一個完善的版本。


我們今天說的長篇小說《三國演義》,指的就是這個最終定本。


02


關羽的形象,從史實到小說的演變過程中,一點點豐富起來。


以現代人的觀點,在理解歷史人物行為邏輯時,總會多加一層探究,不會用非黑即白的觀點去看待某人某事。


但是,在流傳過程中,三國的人物形象都是越來越鮮明,越來越黑白分明,越來越臉譜化。


講故事的人會想盡各種辦法,突出人物身上某一個鮮明的特質:曹操奸詐狡猾、劉備仁德兼備、諸葛亮神機妙算,而關羽就是講情義的代表。

隨著三國故事的流傳,關羽有情有義成了一種共識。



講故事的人就會為此增刪或者修改情節,進一步強化這種共識。


比如,《三國演義》里,曹操俘虜關羽以後,安排關羽和兩位嫂子共處一室,這是在試探關羽的人品。


而關羽這一夜手捧《春秋》,看到天亮,讓曹操心服口服。


而關羽一夜不睡,體現的當然是他對劉備有情有義。


這個情節在某些版本的三國小說里是沒有的,毛宗崗把它加到小說里,還特彆強調這個情節重要,就是因為它充分地表現了兩個主要人物的核心特徵——曹操的「奸」和關羽的「義」。



曹操愛才,一直想把關羽收為己用。他想關羽把持不住,就沒臉再回去找劉備,自然會跟著自己了。


而關羽的堅守,也就不只是在男女關係上保持清白,更是在表達忠於漢室,忠於義兄的決心。


03


三國的武將很多,三國之後也是名將輩出,為什麼千百年來,大家都選擇了關羽作為「義」的化身呢?


人們強化關羽的「義」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因為關羽特別適合表現「義」。



從人設來看,關羽是蜀漢第一武將。


宋代,人們普遍接受了蜀漢正統的觀念,這就讓關羽成了一個正面英雄。


而且,關羽熟讀《春秋》,這在武將中是比較少見的。


《春秋》是儒家經典,熟讀《春秋》,意味著關羽懂得儒家的倫理綱常,也就是「仁義禮」。


關羽因此具備了代表儒家思想的基本條件。



從經歷來看,歷史上,關羽受到曹操和劉備兩方勢力的賞識。


他雖然投降了曹操,最後還是選擇回到劉備身邊。


這段「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經歷,天然就是描寫「義」的劇本。


關於這點,其實是有點難以理解的。


比如說,不管最終關羽是不是回去了,他確實是先投降了。


在那時候的情境下,相比投降,以身赴死是不是更顯忠義呢?


因為資料太少,歷史並不能給我們提供答案。


這就給了說書人發揮的空間,只要把「坑」填好了,聽眾自然也就信服了。



那麼,這坑是怎麼填的呢?


就是用「義」來解釋關羽所有的行為,把他的行為合理化。

具體來說,小說中強化了關羽投降是要「守護嫂子」這個動機。


這樣一來,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心理就可以解釋了。


這個處理就是用「義」解釋了關羽的行為。


在這期間,曹操的拉攏,還有前面說的秉燭達旦,以及後面的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所有這些故事,都是在渲染關羽的忠義。



關於陣營之爭,關羽的故事中還有一個更大的疑點,就是義釋曹操。


這個情節是小說虛構的。


吳蜀聯軍在赤壁之戰大勝曹操,諸葛亮派關羽乘勝追擊。


關羽在華容道埋伏成功,最後卻放走了曹操。


小說里,諸葛亮是設計故意放曹操走的,但又不明說,還用軍法要挾關羽。


但關羽在軍法面前,毅然放走曹操,「義」在關羽心中,大於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這就是故事的魅力,義釋曹操也成了《三國》中最經典的畫面之一。


04


如果你熟讀《三國》,可能還有會疑問:關羽之前在許田,看到曹操對漢獻帝不敬,明明那麼堅定地想殺曹操,在華容道又放棄機會。


故事這麼講,不是自相矛盾嗎?


毛宗崗自己也意識到了這個矛盾,他的解釋是,這是因為關羽的處境不同。


在許田想殺曹操,他是想為大漢除奸。


在華容道放曹操,他是想報曹操之恩。


一次是忠奸分明,一次是恩怨分明,所以都是「義」。



這樣的解釋雖然有點牽強附會,但這確實是「義」真實的樣子。


「義」字當頭,用義指導行動,那一切就又合理了。


所以,關羽殺曹操是義不殺曹操也是義。


通過說書人不斷地強化,關羽的任何行為,都與「義」掛鈎,他自然也就成了「義」的化身,「義」的符號。


可以這樣說,《三國演義》這本書的成功,也是對關羽「義」的表現的成功。




通過「義」,關羽成為了全民偶像,加上其高大上偉光正的形象,進入到信仰系統,成為一個神,也是水到渠成了。


下一篇,咱們繼續說關羽——凡人關羽,如何一步步成為關帝廟的關公。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關註:狐狸先森幾點鐘。

我們一起漲知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