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即是多:北歐自由生活意見

阿鹿鹿 發佈 2020-01-12T11:54:06+00:00

作者:[日]本田直之出版社:重慶出版社原作名:Less is More豆瓣評分:7.2分閱讀日期:1月8日-樊登讀書APP內聽書今天在樊登讀書APP聽了一本書,叫做《少即是多》。


作者:[日] 本田直之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原作名:Less is More

豆瓣評分:7.2分

閱讀日期:

1月8日-樊登讀書APP內聽書


今天在樊登讀書APP聽了一本書,叫做《少即是多》。

在我個人的理解下,我認為本書的主題是要學會「斷舍離」,不要被束縛,學會追求自由。

當然,「自由」的定義並非指什麼事情都能做,而是在不違背法律和道德的情況下,選擇你想要做的事情。

書里對我們的人生有很多建議,不管是在生活層面,工作層面,還是精神層面。這裡我不作一一介紹,只挑選了其中12種建議,我會附帶上自己的個人理解,進行解讀。


關於人生建議——


1.嘗試雙城生活——工作和雙休日或假期,可以不在同一個居住地(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並不適合每個人哦)

就拿在一線城市打拚的人來說,很常態的一種生活狀況就是——在工作時間段,白天在工作單位,晚上則回到出租屋休息。而到了雙休時間,依舊在出租屋休息,環境不變。那如果在休息時間段換個環境嘗試呢?比如,在市區里有一個居住地,而在郊區也有一個居住地,一切的設備都很齊全。這樣,在工作時間內,可以在市區生活;而在雙休或者休假期間,不願意出去旅遊的時候,則可以住在郊區的居住地,感受不那麼繁忙的生活,讓精神和大腦得到相應的放鬆。

甚至,如果你願意「折騰」,也可以在休息期間選擇在不同的城市生活。


2.不一昧的追求地位的提升,要學會追求自由

假設你的地位已經到了一定階段,那麼你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你退休後,你的身份跟你還有多大的關係?

樊登老師在當中有一句話我認為說的特別好:「別人尊敬你,是因為你這個人而尊敬你,還是因為你的地位而尊敬你?」這句話無異於當頭棒喝。

孔子就是一個很經典的代表人物。孔子在當官的時候,被人尊敬,在當教書先生的時候,也同樣被人尊敬。而如今,距離孔子生活的年代已經過去了2500多年,我們也照樣尊敬他。而我們尊敬他,不是因為他的身份,是因為他這個人。

一昧追求地位,就會被地位給束縛住。而追求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實現個人理想,往往在精神層面上會更加富足,更加充實——也就是,追求自由。當你擺脫組織對你的束縛後,你的能力才會大幅度增長,才會有更多個人發展空間。


3.在社會中找到領域,把自己變成一位意見領袖。能夠經常給別人提供意見,那麼你自由職業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多

舉個例子:A通過自己的興趣和鑽研,研究出了一套寫作方法。不管是寫營銷文案,還是寫旅行筆記,年終總結等,都寫得很好,A自己也有一個微信公眾號。同時,也會有人向A請教寫作經驗,A都很樂意給別人意見,那些被A提供意見的人也通過A的意見從中獲益,A也會把總結出來的寫作方法寫到微信公眾號上,作為乾貨內容給粉絲提供福利。

久而久之,想學寫作的人越來越多,都想報課。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A,並問A能不能將他所學到的寫作方法變成系統的課程教給大家。A覺得這是一個好想法,第一時間把自己的寫作方法做成了系統課,並開始對外招募。很多粉絲都找A報名,也真正學到了方法,並主動為A推廣寫作系統課,久而久之,A的課程越來越火爆,也有很多大咖號找A合作,有很多廣告商找A寫文案等……A通過這次寫作系統課,月收入甚至超過了他的本職工作的季收入。

當然,故事是我編的,哈哈哈……只是為了更方便理解。但像這樣的案例很多,有很多人通過微信公眾號的紅利做了自由職業者,寫作寫的精彩,也確實能賺錢。

但,自由職業並不止於寫作,也有其他領域,這裡就不一一舉例了~


4.一定要加強自己的實力,不要通過看電視作為消磨時間。只有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精神層面,成就感才會增多。對物質的追求降低,提升能力和精神的追求

這條已經不能再認同了。比如某天雙休我在家刷了一下午的電視劇,電視劇很有意思,但是越刷越覺得無聊,無意義,焦慮,沒有安全感,沒有成就感。甚至我寫完了一份年終總結(沒錯,寫完了,但是由於不可抗力原因還沒發出),也絲毫感覺不到喜悅。但是如果這個時間換做來看書,產生的效果就完全不同~精神食糧提升上去後成就感會倍增


5.學會「愉悅的辛苦」,不要被工作束縛住,從而覺得工作很辛苦。要把工作中解決的問題當成「打怪遊戲」,或者「解謎遊戲」,重新轉換對工作的看法,這樣才不會覺得工作是一件痛苦的事

我在工作的時候也是採用的該方法,把當前要做的工作當成是對自己的歷練,我們工作最終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試想一下,如果在工作上不小心踩坑了,或者解決了一個很棘手的問題,雖然過程讓你筋疲力盡但卻學到了很多經驗和技巧。並且通過這次學到的技巧在某一天恰巧能幫助到你的生活,甚至是你身邊的人,成就感是不是倍增?凡事所學的,都不會白學。

推薦閱讀書籍:《遊戲改變世界》

6.保持獨立思考,不要輕易的受到外在影響

我們經常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比如過年被催男女朋友;比如家裡一直催你回家發展;比如有人不支持你創業,覺得還不如安分守己做一份工作來的穩定……這時候,就需要有自己的獨立判斷。根據自己的現狀即能力,以及內心的真正需求,來判斷你所做的事情是否要從一而終的堅持下去。而不是很輕易的就被別人的想法帶跑了,特立獨行很重要。


7.與其一直想著如何跟領導討論加薪問題,不如想想怎麼提升個人品牌;怎麼通過工作創造自己的價值,提升自己的影響力;重視自己能力的上升,而不是斤斤計較於外在的物質,計較別人給了我什麼

真正的安全感是精神給的,而不是物質。很多靠物質去支撐安全感的人,過得也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開心(不絕對)。只不過是我們自己覺得,因為他們有足夠的物質,所以很開心。這只是我們自己的判斷。

關於提升個人品牌方面,可參考建議3喲~


8.通過生活方式進行社交,不要讓你的生活只有同事,親戚,家人,同學,還有以前的朋友

什麼叫生活方式的社交?比如通過打網路遊戲認識一群人(建議玩遊戲要適度,哈哈哈),通過攝影認識一群人,通過跑步認識一群人,通過讀書認識一群人,通過旅行認識一群人……這些人,都是與你志同道合的,你會跟他們有更多的,可以產生共鳴的話題進行溝通,也能產生更多更好的思維碰撞。


9.追求生活中的小確幸,內心的幸福感

小確幸可以理解為小小的幸福或幸運~比如說挑到了電影院最中心的位置,比如說公交車上有空餘的座位,再比如說人與人的一次擁抱,彼此的一個微笑,關懷等……這些都可以作為小確幸。


10.在生活中追求刻意的不方便

北歐的度假屋是有些回歸原始生活的,因為度假屋都建在沒有電的地方(沒錯,用戶的需求)。沒有燈,沒有冰箱,沒有天然氣,沒有電視,沒有外賣……所以當選擇在度假屋度假時,需要自己生火,燒水,用鐵鍋做飯,炒菜……一切都在沒有電的環境下進行,回歸原始生活。這就叫「刻意的不方便」。

在處處生活便利的現在,偶爾來這麼一次,反而覺得很有新鮮感有木有~有種隱居的感覺!


11.不與其他人比較

嗯這一條……是我2019年一直提醒自己的一句話。不多說,努力修煉吧~


12.學很多知識,懂得那麼多的道理,都不如主動改變來得快;只有你願意改變,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閱讀一本書的時候,會發現一本書里有很多工具方法。我們不能要求自己事事都要做到,但只要能做到其中一兩點,或者能夠從中收穫到一兩點,就已經夠了。 同樣的,如果學到了但是沒去用,那麼知識也只是個擺設而已。


生活中,要學會捨棄——


1.找到什麼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並不是樣樣都要具備。

2.先決定你不做什麼(先不決定你要做什麼),安排太滿反而會加重負擔,達不到最高效果。

3.嘗試「斷舍離」,如搬家時發現有一年以上用不到的東西,穿不到的衣服等,該扔的就扔掉。

4.可以嘗試給自己的人生重新設定,如換一個行業工作,換一個城市工作等(聽從自己的內心選擇,不要盲目決定)。

5.不要在意「小世界」,要把目光放得長遠。因為如果只在意小世界,就會只跟身邊的人比較,格局就不會提升;要多看看這萬千世界,感受世界的,宇宙的龐大。

6.學會不依賴金錢去創造/創業,很多創新其實不是來自於金錢,比如寫劇本,寫文案,寫作投稿,音樂創作……不需要金錢也可以完成。

7.拿出更多時間來運動。


本書總結(樊登老師的解讀)——


1.要學會追求復業而不是副業,復業是指:你不僅僅是一個老師,你還可以是一個主持人,還可以是一個品酒師,還可以是戶外運動的負責人。而副業是指:白天在單位上班,晚上出去開計程車,並且做副業是為了餬口,這樣會嚴重損耗你的幸福感,而且讓你沒法成為專業人士。但如果你把你的愛好慢慢發展出來,讓你的身份變得多元化,你會發現你的潛力是很強的,可以投資很多不同的投資和方向;

2.倡導雙城生活,模糊工作和娛樂的界限,不要把工作和生活對立,因為工作本身也可以是享受的,輕鬆的,工作也是娛樂的一部分。當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沒有那麼清晰的時候,才能時刻的體會到工作中以及生活中的小確幸,幸福指數提高;

3.多跑跑,多旅行,漲漲見識,比如可以接受海外工作的機會,或者出差等;

4.減速生活,外在的物質是追求不完的,學會斷舍離,讓自己物質上需要的東西變少,精神層面需要的變多;多讀書,多旅行,讓自己的人生變得發自內心的富足和愉快。


聽書金句摘錄

1.現在的時代,已經從加法時代變成了減法時代了,有時減少了一件事,會覺得幸福了很多。

2.從物質中去獲得幸福的時代已經結束

3.降低幸福閾值。我們大家的幸福閾值很高是因為我們看到了別人在幸福。我們以為別人擁有了那些東西,所以他們才幸福,所以我們也想擁有那些東西。這叫做「消費傳染病」。其實很多別人擁有的東西,你根本沒必要擁有。

4.新幸福:第一,學會享受工作;第二,有關係親密的朋友和家人;第三,擁有穩定的經濟來源;第四,身心健康;第五,擁有富於刺激性的興趣和生活方式,如馬拉松等;第六,擁有自己的時間和自由;第七,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居住環境;第八,具備有效的思維習慣(大腦充實);第九,放眼未來;第十,感覺自己每天都在不斷地向目標前進。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