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國產後 新能源汽車產業格局該如何重塑?

車市紅點 發佈 2020-02-29T21:42:29+00:00

受疫情影響,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也分別下降55.4%和54.4%,這一數據已跌至2019年以來最低銷量。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2020年國內車市遭遇「黑天鵝」。受疫情影響,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也分別下降55.4%和54.4%,這一數據已跌至2019年以來最低銷量。



「進入2020年,車企要思考疫情後的新能源汽車新動向。」正如業內人士所言:即使沒有疫情,從2019年國內車市走勢來看,新能源汽車產銷也多次出現同比雙降,這種憂患意識必然存在。「而進入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僅面對市場調整,還要面對產業競爭上的變化」。


市場之變

高端純電車後來居上


從全球來看,中國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最高,遠超歐盟、日本。據中汽協、ACEA、Markline等機構統計,2019H1中國、歐盟、美國、日本乘用車分別銷售1012.70、818.36、259.38、228.57萬輛;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分別銷售56.29、19.78、13.65、1.73萬輛,各占比57.19%、20.10%、13.87%、1.76%。



中國新能源市場的利好,吸引BBA、豐田、大眾等傳統車企紛紛加入新能源汽車陣營。而隨著這些國際大牌在中國市場的布局及發力,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更加白熱化。


除了中國新能源汽車隊伍擴大外,消費者及產品結構也在發生改變。隨著年輕一代消費群的崛起,科技與舒適性更強的高端純電動汽車引領消費升級,國內傳統車企為市場所需,相繼推出旗下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



2019年3月,北汽集團旗下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ARCFOX,在日內瓦車展全球首秀。不久,吉利在新加坡發布全新的高端純電動汽車品牌「幾何汽車」。隨後,廣汽新能源第二代純電動車專用平台GEP平台後的首款車型Aion S,在當年4月27日正式上市。


與普通功能型電動汽車相比,中國品牌高端純電汽車除了擁有極具個性的高顏值外,在續航里程、智能科技以及舒適性方面都具備相當高水準。


其精細化程度與科技含量,趕超合資豪華車型,承擔起引領中國自主品牌在高端新能源領域走向世界的重任——這些產品優勢,讓更多年輕消費者選擇了這種中高端純電汽車。



回首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歷程,當新能源補貼退坡,當低速電動車風光不再時,高端純電動汽車的異軍突起,正是體現著市場消費與車企的回歸。


如今,新能源車市已形成四種市場模式:一是以特斯拉為代表的獨資企業;二是以BBA、豐田、大眾為代表的合資企業;三是北汽、吉利、廣汽、上汽等傳統車企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四是以蔚來汽車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品牌高端車型。群雄相爭,市場有好戲看了。


格局之變

特斯拉攪局新產業鏈


經過十年的規劃和培育,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具備的先發優勢和領先規模,在BBA、豐田、大眾、福特等國際大牌以合資方式跑步進場,進行新能源汽車布局的同時,特斯拉的國產化,無疑帶來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的改變。


受各種利好影響,特斯拉市值創實現歷史新高。此外,特斯拉激發產業鏈也貫穿2020年的投資主線中,帶動電動化增量子行業(輕量化、新能源車熱管理、高壓零部件領域)發展,同時加速智能化汽車電子、5G應用的提速。



2020年,在中國完成建廠後的特斯拉,將以極具殺傷力的產品對中國汽車產業競爭格局再次重塑。在爭搶市場份額的同時,也為汽車產業鏈帶來更多提升,這也2020年國內新能源產業的一種趨勢變化。


巨大的市場蛋糕,自然不會讓特斯拉獨享。去年,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在東京舉行發布會上,表示未來將與寧德時代、比亞迪、東芝等車載電池廠商展開合作,加速發展自家的新能源汽車產品。豐田官方表示:至2025年,公司計劃將新能源汽車銷量提升至550萬輛以上,該計劃與之前相比提前約5年。



2月27日,據財聯社報導:一汽豐田正在天津籌建一座年產能2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工廠,新工廠將涵蓋包括電池等在內的完整生產工藝,預計總投資近85億元。一汽豐田方面表示:「新工廠未來將投產豐田TNGA架構之外的全新新能源車型。」


技術之變

動力電池的硬核角逐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動力電池的角逐從幕後轉向前台且剛剛拉開序幕。日前,特斯拉計劃在中國製造Model 3車型中使用無鈷電池的消息,成功地將人們目光再次投向動力電池。



據媒體稱,特斯拉正與寧德時代的鋰電池供應談判,以更換目前特斯拉所適用的松下811三元鋰電池。來自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不僅具有成本、安全性優勢,在能量密度與續航里程上,不比現在的三元鋰電池差。


日前寧德時代的CTP(Cell To Pack)技術,實現了在不增加電池組的前提下,同樣能提高電池包能力密度,可以取代當下造價昂貴且安全性差的三元鋰電池。


據了解,CTP電池包體積利用率提高15%-20%,電池包零部件數量減少40%,生產效率提升了50%,電池包能量密度提升了10%-15%,可達到200Wh/kg以上。


此外,除了CTP技術電池外,2020年1月比亞迪也宣布即將推出刀片電池。有媒體稱,「刀片電池」其實也就是CTP技術的另一種體現方式。針對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不足問題,「刀片電池」採用長電芯方案,極大提升電芯的成組效率,不僅重量能量密度大幅提升,體積能量密度提升也高達50%。


從磷酸鐵鋰電池的回歸,可以看到技術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在動力電池技術上擁有雄厚實力的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無疑成為2020年動力電池市場競爭的主力。


作為國內兩大極具盛名的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與比亞迪也代表著當前電池技術的極高水平。他們在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上取得突破,在保持動力電池成本優勢的同時,很好地解決續航里程問題,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邁入快車道注入了鮮活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