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冷乏力容易病?試試這「四大名補」

固生堂中醫 發佈 2020-01-04T08:19:52+00:00

中醫理論講求平衡當人體氣血陰陽平衡,就是健康不足則為虛,需要補養體虛55歲的魏姨,身形微胖,體格高大,卻總是覺得自己「虛」。 大熱天,她吹不得空調,常年只能喝熱水。 吃飯時,她只能吃少量飯食便覺得飽了,再多吃胃就難受,可是還沒有到下一個飯點,她又很快餓了。

中醫理論講求平衡

當人體氣血陰陽平衡,就是健康

不足則為虛,需要補養


體虛



55歲的魏姨,身形微胖,體格高大,卻總是覺得自己「虛」。

大熱天,她吹不得空調,常年只能喝熱水。

吃飯時,她只能吃少量飯食便覺得飽了,再多吃胃就難受,可是還沒有到下一個飯點,她又很快餓了。

更令她覺得難以啟齒的是,自己常年有便秘的毛病,有段時間難受得狠了,甚至不得不喝通便茶甚至使用開塞露幫助排便。

魏姨這樣真的是「虛」嗎?

我們都看過《紅樓夢》,知道像林黛玉那樣,「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是典型的體虛之態,但在現代,很多看上去健壯的人,也都會覺得自己「虛」,並能陳述出各種各樣的症狀。

「虛」,到底是什麼?


其實,「虛」就是指體質虛弱,中醫也稱作「不足」。

中醫理論講求平衡,當人體氣血陰陽平衡,就是健康,不足則為虛,需要補養。

「虛」的表現形式各有不同,是因為「不足」分為物質不足和功能不足兩種,涵蓋了血虛、陽虛、氣虛等類型。

體質是由先天遺傳和後天獲得所形成的。如果只是感覺到身體不給力,但體檢結果又沒有明顯問題,這種「虛」嚴格來說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亞健康的身體狀況。

廣東省中醫院主治醫師範宇鵬指出,大部分人的體虛症狀,是可以通過堅持一段時間的對症食療來改善的。

以下四種食療方案,就是應對四種大致分類的體虛症狀的,部分人若有症狀交叉的現象,則可酌情混用食療方子。


食療



【以下四種症狀的虛,都能補回來】

面色萎黃或青白,指甲眼瞼顏色淡,毛髮枯黃,蹲下起立容易腿麻,月經量少,睡眠不沉,多夢

辨體:這是典型的血虛

調理:可以通過服用四物湯調養,即當歸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熟地15克。

亦可加陳皮3克煲烏雞湯喝

◇怕冷,手腳發冷,容易得空調病

辨體:屬於功能不足中的陽虛,多由先天不足或病後陽虧導致

調理:日常可用紅棗一個、桂圓兩粒、枸杞10克外加少許陳皮泡水喝;

日常要多曬太陽以增強人體陽氣,曬太陽時不要戴帽子,可一邊曬太陽一邊手握半拳叩擊腎的位置養陽

◇胃口不佳,吃一點點就飽,但又容易餓,吃飯自覺不容易消化

辨體:氣虛

調理:可服用四君子湯調理,即太子參15克、白朮10克,茯苓15克,甘草3克,也可使用前三種藥材煲湯喝,可加入蓮子、薏米、淮山等

◇便秘,其特點為並非一般的大便乾結,而往往是前半段大便呈乾燥顆粒狀,後半段則顯得油滑,三四天一次大便,排便費力

辨體:屬於氣虛類別中的脾胃氣虛

調理:白朮45克,黃芪(或有虛火者可替換為五指毛桃)60克,麻子仁20克,用喜歡的食材煲湯喝,如便秘嚴重,一開始可連喝三天,緩解後可減為每周兩次

此外,出現上述症狀的體虛者,日常中應當忌食生冷食物和涼性食物,夏天不可貪涼多吃冰箱裡取出的食物,不宜多吃的涼性食物則有海帶、綠豆、苦瓜、芥菜、螃蟹、綠茶等。



【延伸:若是小兒體虛怎麼辦?】

現在的孩子,從娘胎里就照顧精心,營養大多不錯,但也有些先天體質偏虛弱的情況。

這樣的孩子大多比較瘦弱,骨架細,下巴尖,耳朵薄,臉色青白,常有黑眼圈。

然而小兒身體情況變化快,不宜使用上述食療方子來改善體虛問題,而應當問診生長發育科或營養科來進一步辨症,慢慢調養。

但也有一個小方法,可以輔助體虛的孩子培元固本。

除了要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息、飲食習慣外,在孩子入睡後,可用溫熱的手捂孩子的關元穴(仰臥狀態時)或腎俞穴(趴睡狀態時)5—10分鐘。



醫生



范宇鵬--主治醫師


簡介

廣東省中醫院主治醫師,心理諮詢師。師承廣東省名中醫楊志敏教授、呂英教授、施安麗教授。


擅長

臨床上以身心同調為特色,擅長中藥、針灸、膏方、心理、穴位保健等綜合療法防治干預體質虛弱、慢性疲勞、月經不調、孕前調理、失眠、消化不良、亞健康焦慮抑鬱狀態,職場壓力、人際關係、親子關係問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