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為了翻譯的一生——文學翻譯家金隄教授學術生涯

翻譯教學與研究 發佈 2021-09-19T17:17:49+00:00

金隄,1921年出生於浙江吳興縣南潯鎮,小學和初中接觸並閱讀了大量文學書刊,培養了濃厚的文學興趣,開始寫詩。

本文來源:《世界文化》2009年第一期,後收錄於《天外故事》第一輯

轉自:天津外國語大學公眾號

作者:王振平:天津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主要從事英語教學和翻譯研究,與金隄教授合作翻譯了《喬伊斯傳》

金隄,1921年出生於浙江吳興縣(今湖州市)南潯鎮,小學和初中接觸並閱讀了大量文學書刊,培養了濃厚的文學興趣,開始寫詩。後就讀於杭州高中,抗戰時轉入國立貴州中學,受當時科學救國論的影響,曾一度熱衷於科學,並在上大學時考入西南聯大電機工程系,後由於熱愛文學轉入外文系。

金隄最早接觸英語是在12歲上初中時,高中時他又學德語,以後還學了俄語、法語和日語。在大學三年級時,他就在英國詩人白英(Robert Payne)教授和沈從文的鼓勵和支持下翻譯沈從文的小說集,並以《The Chinese Earth 》(《中國土地》)為名於1947年在英國出版,後於1982年在美國再版。1945年大學畢業後任北京大學西語系助教,1947年兼研究生,獲得英國著名文學家燕卜蓀(William Empson)教授的指導。1949年初參加解放軍四野南下工作團,不久調回北京中央軍委機關任編譯。1955年5月自部隊轉業,任英文雜誌《中國建設》編輯兼記者。1957年調入南開大學外文系任教,「文革」中下放農村勞動。1976年到天津外國語學院任教,直到退休。曾擔任中國譯協理事、天津譯協顧問。

金隄和首屆研究生留念

(中間為金隄,左一為林克難)

在多年的翻譯實踐中,金隄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翻譯理論。早在1978年,他在《聯合國文件翻譯工作簡報》上發表的《論翻譯的準確性》一文中就初步表達了他的「等效翻譯」思想。在他隨後發表的翻譯研究論文中大體可以見到他等效翻譯思想的形成軌跡。比如他在《談準確和通順的關係》中就充分考慮到了讀者的因素:「準確也好,通順也好,都不能脫離讀者。翻譯是溝通兩種語言的信息傳遞,所謂準確的翻譯,就是把原文變成譯文之後,譯文給讀者的信息基本上相同」(《翻譯通訊》1984年第9期)。在《靈活用詞,準確達意》一文中他已經非常明確地提出了等效的概念:「弄清兩種詞彙之間有什麼對應關係,主要是為了防止和糾正我們頭腦中的機械對等,不是為了在翻譯中去處處追求詞彙對等。翻譯中是有一個對等問題,但不是詞與詞之間的對等,而是整句或整段譯文給讀者的感受和原文給讀者的感受之間的對等」(《翻譯通訊》1985年第2、3期)。一位聽過他的演講的美籍教師認為,他的翻譯思想與美國的翻譯理論家奈達很接近,並介紹他認識了奈達。與奈達相識,使他走上了中國傳統譯論和西方科學譯論相結合的道路,並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等效翻譯理論。

1982年出版的《On Translation》 (《論翻譯》)和1989年出版的《等效翻譯探索》就是他在翻譯理論研究上的成果。金隄提出的等效翻譯理論,是在總結我國傳統譯論的基礎上,吸收西方現代語言學、符號學、資訊理論等研究成果,並在自己長期的翻譯實踐中逐漸摸索總結出來的。等效論不僅為翻譯實踐提供了一種可資借鑑的方法,也為翻譯理論的發展提供了一條新思路。等效翻譯不主張在翻譯中簡單地用忠實作為衡量譯文的標準,認為忠實在表示「忠實的譯文」的同時,也在指譯者的態度,在概念上具有模糊性和不科學性。等效翻譯明確提出了效果概念,即「翻譯對接受者(聽眾或讀者)的效果,應該與原文接受者的效果基本相同。」這是中國傳統譯論中從未有過的科學觀點。在等效翻譯中,人們一直爭論不休的直譯和意譯已經不成其為問題了,因為如果以等效為翻譯原則,譯者的著眼點就應該放在效果上,而不是斤斤於直譯或意譯。金隄也曾明確表示自己在翻譯時從來不考慮直譯還是意譯,唯一的考慮就是譯文的效果。

在接受奈達等人的西方翻譯理論時,金隄並不是全盤接受,而是批判地吸收。在解釋和發展奈達理論上,他最大的貢獻就是把譯文對接受者的作用(impact)和接受者對譯文的反應(response)加以區別。他認為,翻譯所要達到的效果只包括信息對接受者的作用(即接受者的感受),不包括接受者的反應。他明確提出,等效翻譯所要傳達的是原文的主要精神、具體事實、意境氣氛。

金隄對中國翻譯界和文學界的另一重大貢獻是,他最早翻譯了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文學作品之一的《尤利西斯》。他最早的譯文只有一章,刊登於1981年出版的《外國現代派作品選》,隨後1986—1987年出版《尤利西斯》選譯本,其中包括《涅斯托爾》《哈德斯》《遊動山崖》三章全文和《喀爾刻》《珀涅羅珀》兩章的片段。1993和1994年分別在台灣九歌出版社和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全譯本上卷,1996年出版全譯本下卷。1994年,蕭乾和文潔若的譯本也同時出版,由於兩個譯本採取了迥然不同的翻譯原則和翻譯方法,結果是出現了兩個風格樣式迥然不同的譯本,又由於他們翻譯的是極具挑戰性的文學名著,所以,雙方譯者無意間為譯界提供了研究文學翻譯的絕好教材。大多數研究者認為金隄譯文更忠實於原文。

金隄對中國翻譯事業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在中國翻譯界,像他這樣既從事翻譯實踐又從事翻譯理論,並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受人推崇的經典作品傳世的翻譯家並不多,尤其值得稱道的是,他還是世界公認的喬伊斯學研究專家。他關於《尤利西斯》的研究論文多次在《James Joyce Quarterly》 (《喬伊斯季刊》)等著名刊物發表,受到世界喬學界的認可,為喬學研究做出了貢獻。他不但是最早全面翻譯《尤利西斯》的中國人,而且是最早全面研究和介紹喬伊斯與《尤利西斯》的中國研究者。

1987年金隄應喬學界邀請到美國進行《尤利西斯》的翻譯和喬伊斯研究,後一直僑居美國進行翻譯教學和學術研究。先後在英國牛津大學、美國耶魯大學、維吉尼亞大學、聖母大學、德萊賽大學、華盛頓大學、全美人文學科研究中心、香港城市大學等單位任研究員和客座研究員,自2003年任俄勒岡大學客座教授(英文系)。曾經在多次翻譯研討會和喬學大會發表論文,在北京、天津、廣州、武漢、台灣、香港、美國、瑞士、德國、西班牙、愛爾蘭、澳大利亞等地的近百所大學作學術演講,傳播中國文化。他還在國際譯聯會刊Babel和國際喬學會會刊《James Joyce Quarterly》等多種國際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在國際翻譯界和喬學研究領域發出了中國人的聲音。

由於金隄教授在文學翻譯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1997年他榮獲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文學翻譯彩虹獎(終身成就獎)。2005年,愛爾蘭翻譯協會(ITIA)授予金隄教授榮譽會員稱號

金隄主要學術著作:《On Translation》(與尤金·奈達合著,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4年;增訂版,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6年);《等效翻譯探索》(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9年;繁體字增訂版,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8年;簡體字增訂版,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8年);《Shamrock and Chopsticks》(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1年);《Literary Translation,Quest for Artistic Integrity》(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2003年)。

金隄主要譯作:《中國土地——沈從文小說集》(中譯英,與Robert Payne合作,倫敦Allen&Unwin,1947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1982年);《女主人》(俄譯中,作家出版社,1956年);《綠光》(俄譯中,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趙一曼傳》(中譯英,北京外文出版社,1960年);《神秘的微笑——赫胥黎中短篇小說集》(英譯中,百花文藝出版社,1987年);《尤利西斯》(選譯本,百花文藝出版社,1987年);《尤利西斯》(全譯本,上卷,台灣九歌出版社,199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下卷,1996年;全書修訂再版,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

2008年11月6 日,著名翻譯家,《尤利西斯》譯者、喬學研究專家金隄先生在天津去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