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600年看盡世間輪轉,無聲的沉默笑對時間變化

豬哥亮哦 發佈 2020-02-12T08:41:51+00:00

古時候,北為午,南為子,午門位於紫禁城中軸線以南,故稱之為「午門」。外觀午門呈現出凹字形,門洞外方內圓,也有天圓地方的含義,不止午門,皇城四門均為此制式。


午門,紫禁城的北門也是皇家庭院的正門。古時候,北為午,南為子,午門位於紫禁城中軸線以南,故稱之為「午門」。正樓面闊九間,重檐廡殿式東西兩觀對峙,形制由紫微城應天門演變而來。外觀午門呈現出凹字形,門洞外方內圓,也有天圓地方的含義,不止午門,皇城四門均為此制式。



不知道您有沒有發現,午門外觀是3個門洞,但內看是5個門洞,俗稱「明三暗五」?其實各個門洞都有專門的用途,中門為皇帝專用,除此之外皇帝大婚時皇后的喜轎可以從中門進宮,通過殿試選拔的狀元也可以由中門出宮。東側門為文武官員出入,西側門為宗室王公出入,兩側的掖門只有在舉行大型活動的時候才會同時開啟。午門,整座樓閣高低錯落,左右呼應,形若朱雀展翅,故又稱「五鳳樓」。


進入午門,一眼望去的就是太和門廣場,也是進入皇城外朝的開始。金水橋,河水由西向東蜿蜒流過,河上橫架著5座石橋,與天安門前的外金水橋相呼應,稱之為內金水橋,正中一座為帝王專用,金水河是整個紫禁城的排水系統中重要的一個環節。

太和門是紫禁城內最大的一道宮門,也是外朝宮殿的正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當時稱為奉天門,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稱皇極門,清順治二年(1645)改為太和門並沿用至今。門前列銅獅一對,為明代鑄造的陳設銅器。


通過太和門便來到了,太和殿廣場,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殿,武英殿兩殿為兩翼,這片區域自古就是皇帝舉行大典和召見群臣的重要場所。



太和殿,就是人們口中的金鑾寶殿,位於紫禁城中部以南,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始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改為太和殿並沿用至今。很多朋友認為太和殿是皇帝每日處理朝政的地方,其實這並不是正解。太和殿的真正作用是舉行盛典和接見大臣朝拜以及外國使臣來京的重要場所。



皇極殿,是寧壽宮區的主體建築,「皇極」出自《尚書》「皇建其有極」,意為天子為天下建立最高準則。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初名寧壽宮,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至四十一年(1776)改建寧壽宮一區建築時,將寧壽宮改稱為皇極殿,作為乾隆皇帝歸政後臨朝受賀之所。


皇極殿,如同縮小版的太和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取帝尊九五之制。位於甬道,台基構成的「王」字形結構正中,前門有兩道宮門,體制大過太和殿;殿前有月台甬道,制如「乾清宮」;殿中四根瀝粉貼金盤龍柱,頂置八角渾金盤龍藻井,下設寶座,品級僅次於太和殿,為乾隆皇帝退位後接見大臣朝拜的地方。


武英門,為武英殿區域的正門。武英殿,是一組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的宮殿建築,位於故宮外朝熙和門以西,現為故宮博物院的典籍館和書畫館的所在地。

武英殿,面闊5間,進深 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須彌座圍以漢白玉石欄,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武英門。武英殿與位於外朝之東的文華殿相對應,即一文一武。但是,現在的武英殿屬於未開放區域,我們也只能通過這武英門來感受它的昔日風采了。


延禧宮,為紫禁城東六宮之一,位於東六宮區的東南角。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初名長壽宮,明嘉靖十四年(1535)更名為延褀宮,清代改名為延禧宮,「延禧」意為迎福請喜之意。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重修,明清兩朝均為妃嬪居所。


人們熟知延禧宮,大多是源於《延禧攻略》,但是實際的延禧宮卻不是劇中的樣子,而是一座西式爛尾樓。因為它命運多舛,幾百年中火災頻發,最嚴重的的一次僅留有院牆和延禧門,這裡也是紫禁城中重建次數最多的一處宮苑。


頤和軒,位於紫禁城東北隅寧壽宮區域中路,南有樂壽堂,北有景祺閣,軒與閣之間有穿廊相連,形成工字殿。


頤和軒,始建於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嘉慶七年(1802),光緒十七年(1891)兩次重修,現展有大量珍貴文物。


紫禁城共有四座角樓,位於皇城四角。它是城池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城垣、樓以及護城河同屬於皇宮的防禦設施。

今日的角樓已經卸下防禦重任,但仍然是故宮不可或缺的一處場所,更成為攝影愛好者的拍照聖地。



老照片中景山俯瞰下的故宮,從建築數量上明顯要比現在多出幾處,隨著北京的城市發展,很多舊有的城門都已被拆除,雖然有些許的不舍,但也是歷史車輪下不可不免的轍痕。

如今在景山上俯瞰故宮,已成為完整故宮游的最後一個項目。夕陽下一片金瓦紅牆,在如今高樓林立的北京,看上去極為突兀。但是這種不一樣的美,已不可複製,請珍惜和愛護我們所看到的每一磚一瓦,也希望它可以迎來下一個600的生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