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突現一坨黑「疙瘩」,考古隊差點一鏟子,如今是頂級國寶

塞瓶世界官方 發佈 2020-05-04T04:23:37+00:00

今天要給大家講的,就是考古隊在考古的過程中,曾挖到過的一個黑色的「疙瘩」,當時大家並沒有對這個黑「疙瘩」引起重視,甚至差點一鏟子將它鏟壞,不過還好當時考古隊經過自己專業的判斷,才沒有把這個黑「疙瘩」弄壞。

我國的很多歷史文物,都是在不經意間被人們發現的。今天要給大家講的,就是考古隊在考古的過程中,曾挖到過的一個黑色的「疙瘩」,當時大家並沒有對這個黑「疙瘩」引起重視,甚至差點一鏟子將它鏟壞,不過還好當時考古隊經過自己專業的判斷,才沒有把這個黑「疙瘩」弄壞。目前,這個黑疙瘩作為國寶就坐落在揚州的博物館內,作為揚州的「鎮館之寶」供人們欣賞。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了解這個寶物的故事吧!



當時是2013年,在江蘇揚州市西湖鎮司徒村內,當地的村民意外的挖出了墓葬。在於當地的文物局取得了聯繫之後,當地的文物考察隊就馬上過來進行勘測工作了。在考古隊的考察下,確定了這是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古墓,雖然墓葬的面積不是很大,但還是出土了不少珍貴的文物,並且經過後期的觀察,也確認了這個墓葬的所屬者是大名鼎鼎的隋煬帝楊廣。在發掘了楊廣之墓之後,考古隊還在不遠處發現了隋煬帝與蕭後的合葬墓。就在考古隊以為將兩個墓地的文物都出土完了的時候,卻出現了一個巨大的驚喜。



當時考古隊員還在做蕭後墓文物出土的最後工作,這是突然發現墓地出現了一坨黑色的「疙瘩」,就當考古隊員差點就要習慣性的給它一鏟子的時候,考古專家及時出現改變了它的命運。這個黑「疙瘩」就是現在揚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蕭后冠」。當時「蕭后冠」應該是存放在一個黑色的盒子裡面,但是經過時間的變化,黑盒子被漸漸腐蝕,看不清原來的樣子,也就變成了當時考古隊發現的黑「疙瘩」。



當時為了能夠修復「蕭后冠」,邀請了很多著名文物修復專家,最終花費了863天,才將「蕭后冠」給修復好。其實,在揚州博物館中所向世人展示出的也僅僅是「蕭后冠」的複製品,而真正的「蕭后冠」早就被好好的保護了起來,可見這件文物的珍貴,要是當時考古隊員真的一鏟子下去,這對國家來說,又是一大損失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