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河南元素之傳統文化介紹

遂平零距離 發佈 2019-12-31T19:32:52+00:00

絲竹管弦,經過金屬以及木材之間相互的摩擦和碰撞,就產生也金石之聲。1.嗩吶藝術樂器嗩吶,俗稱「喇叭」,是一種在我國各地廣泛流傳的民間樂器,根據不同分類標準可以分不同的種類,發音高亢、嘹亮,過去多在民間的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戲曲的伴奏中應用。

絲竹管弦,經過金屬以及木材之間相互的摩擦和碰撞,就產生也金石之聲。

委婉悠揚如板頭曲,可由十七八歲妙齡少女,歌唱楊柳岸曉風殘月。激昂疏放如鑼鼓藝術和嗩吶,可由紅臉大漢,歌唱大江東去。

此外,嗓子也變成一種天然的樂器,在採茶的當口,勞作的間隙,放下工具大放歌喉,既能消除疲勞,又能溝通感情。

1.嗩吶藝術(焦作沁陽)

樂器嗩吶,俗稱「喇叭」,是一種在我國各地廣泛流傳的民間樂器,根據不同分類標準可以分不同的種類,發音高亢、嘹亮,過去多在民間的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戲曲的伴奏中應用。

經過不斷發展,豐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現力,已成為一件具有特色的獨奏樂器,並用於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伴奏。

2.板頭曲(南陽)

板頭曲是一種地方傳統民樂。為中州古曲,用箏、琵琶、三弦等樂器演奏,是中國民族音樂遺產中的經典。因主要在河南曲子正式演唱之前,用獨奏、合奏等形式演奏的前奏樂曲,故亦稱「板頭曲」或「河南曲子板頭曲」。

3.信陽民歌(信陽)

信陽民歌是起源於河南省信陽市的傳統民歌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原始的信陽民歌源於勞動生產、祭祀等各種活動。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信陽民歌也越來越豐富。

信陽民歌融入了楚、吳越等多時期文化,又受到南北不同文化薰陶。同時信陽民歌題材廣泛,將歷代的社會生活內容都涵蓋在內,風格鮮明,影響深遠。

4.鑼鼓藝術(開封、平頂山郟縣)

鑼鼓藝術按各地特色大致分為:雲勝鑼鼓、中州大鼓、鄂州牌子鑼、小河鑼鼓、漢沽飛鑔、常山戰鼓、太原鑼鼓、泗涇十錦細鑼鼓、大銅器、開封盤鼓、宜昌堂調、韓城行鼓。

5.笙管樂(鄭州新密市)

笙管樂一詞,既是中國民間俗稱,又是當前學術界的學名,是指以管子(古稱篳篥)為主奏樂器,以管、笙、笛為框架,兼有其它吹管樂器、弦樂器和打擊樂器而構成的樂隊演奏形式。在其歷史發展中,形成了獨自的宮調體系、樂譜曲目、演奏風格和社會功能,是中國傳統音樂重要的組成部分。

6.西坪民歌(南陽西峽縣)

西坪民歌是南陽市西峽縣西坪鎮的傳統民歌。西坪鎮位於豫西伏牛山腹地,處於河南、陝西、湖北結合處,獨特的地理與生活環境造就了豐富的地方民歌,幾百年來綿延不衰,是河南省省現存傳統民間音樂中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西坪民歌內容豐富、個性獨特,具有獨唱、二人唱、多人唱、齊唱等多種演唱形式,樂器伴奏有無均可,在中原地區不多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