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人麼多,為什麼BBC只推崇杜甫?

小白言商 發佈 2020-05-05T03:28:10+00:00

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我們都知道,中國人最熟悉的詩人,是李白和杜甫,稱杜甫為最偉大的詩人沒毛病。所以,BBC拍杜甫,究竟是抹黑辱華,還是跪舔中國?

今天這篇,建議大家閱讀並背誦全文。


來聊聊杜甫


疫情之下,BBC推出了一部特別的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他們把中國詩人杜甫稱作和莎士比亞和但丁同級別的偉大詩人進行推崇。



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我們都知道,中國人最熟悉的詩人,是李白和杜甫,稱杜甫為最偉大的詩人沒毛病。


可為什麼BBC這個時候要推崇杜甫呢?


國內網友的爭議也較大:


辱華派:歌頌盛唐氣象的李白他們不拍,偏要拍由盛轉衰的杜甫,別有用心!

跪舔派:中國的偉大詩人,不需要英國人來評判,他們這是在跪舔。



還有人發出疑惑:語言和文化障礙擺在那,外國人怎麼能體會中國詩歌的美呢?

所以,BBC拍杜甫,究竟是抹黑辱華,還是跪舔中國?


不著急下定論,我們慢慢看。


莎翁強調,實地走訪

BBC走心了


我們對杜甫有什麼印象?


是語文課上那個昏昏欲睡的下午?還是課本上那個被惡搞的杜甫圖?



作為背誦並默寫全文大軍的一員,杜甫於我們,很熟悉,但更像是一個被迫學習的聖賢。


此次BBC的紀錄片,恰好就從西方的視角對中國詩人杜甫進行了解讀。


他不再只是書中的聖賢,而是一個心懷天下的普通人。


說實話,這部《杜甫》紀錄片比較像一個針對西方觀眾的基礎入門介紹,不過總體還是走了心。


能想像一個金髮碧眼的外國人跑遍杜甫居住過的地方,另一個英倫腔的老爺子來念中國古典詩歌嗎?


跟隨著杜甫一生漂泊的行跡走了一遭的,是BBC資深主持人、歷史學家,《中國故事》《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的紀錄片專題製作者麥可·伍德



他依照杜甫顛沛流離的經歷,走過了這位詩人曾經走過的路,從河南到西安,再到成都、三峽和長沙,親身感受詩里描繪的山河美景。



用莎士比亞戲劇般低沉醇厚強調朗讀杜甫詩歌的,是出身劍橋,擁有豐富舞台劇經驗,飾演過《指環王》等影片的80歲英國國寶級男演員伊恩·麥克萊恩老爺子。



雖然中文「只可意會」的文雅變成通俗清晰的英文語句,典故、鍊字和節律的藝術都沒有辦法被傳達,但老爺子朗讀的強調,增添了厚重感和史詩感。


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感覺,有種破東西次元壁的恢弘體驗。

故事的一開始,從杜甫身上的天命開始講起。


杜甫出生在河南鞏義,年少喪母,他由姑姑撫養。


年少遇上瘟疫,小杜甫和姑姑的兒子都生命垂危,姑姑聽女巫(神婆)說,孩子只能救一個,把要救的孩子放到屋子的東南角。



這個婦人,把自己的孩子從角落騰挪開讓給了杜甫,以兒子的命,換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存活了下來。

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我們都知道,杜甫的詩歌記錄了唐朝由盛轉衰的軌跡


他的一生顛沛流離,鬱郁不得志,卻憂國憂民,給中國文學史留下了不可估量的財富。


杜甫本出生於一個官宦之家,早年富足,他還有空外出遠遊,早年盛唐的景象,也在他的筆下生風。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

不愁吃不愁穿,社會治安良好,走在路上不怕被打劫,寫的就是開元盛世之景,主持人說道: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文明可以抵得上當時的唐朝文明


杜甫遊歷全國,他信奉控制,尊崇儒家之道,對建立一個烏托邦式的善、仁、忠國家心生嚮往,一生的夢想,就是輔佐仁政,建立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


於是看,二十多歲的杜甫,興沖沖地跑到當時的首都長安,參加科舉考試,準備踏上仕途之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誰知道,寫詩才華有餘,為官作文能力不足,杜甫的科舉考試失敗了。


直到30歲的時候,他遇見了改變他一生命運的另一位大詩人——李白。


杜甫比李白小11歲,他可是小迷弟,稱呼李白為「太白星」。



兩個人一起「醉眠秋共被,攜手日通行」,喝酒同眠,攜手旅遊啊!足夠現在的腐女們腦補一篇耽美文了。


李白是誰?作為當時最負盛名的大詩人,他才華橫溢,魅力十足,每天泡在美酒和美人堆里,瀟洒又風流。


《妖貓傳》里的李白


閃閃發光的李太白,影響了杜甫一生,他看到了詩歌無限的可能性。

然而,這段亦師亦友的友情只是杜甫單方面的羈絆(眾所周知,被李白魅力吸引的人很多,他本人迷的卻是孟浩然)。


於是杜甫思念李白,連做夢都是他,寫下:「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李白和杜甫,中國古典詩歌里繞不開的兩個人,雖然曾經是一起遊山玩水的好朋友,但兩個人的個性以及詩歌的風格完全不同。


放蕩不羈的李白,關注的是人與自然,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而杜甫關注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講求的是對家國君主的忠心。


主持人來到大明宮外


然而,浪漫派的李白最高官位做到了翰林,名震天下。科舉考試再次失敗的杜甫,只在推薦之下謀得了一個小官位。


他這條仕途之路並不順利,一心想著給皇帝建言獻策,建立仁政,卻發現年過六旬的唐玄宗沉迷於楊貴妃,權利中心腐敗,國家支離破碎。


官員的圈子,他也沒有真正融入過。



隨後,戰亂和天災到來。


李白成了仙逝於酒中的詩仙,而杜甫則成了漂泊孤苦的詩聖,滿眼都是苦澀和淒涼。


慘兮兮的杜甫,只為貧民發聲


可以說杜甫生不逢時,也可以說時代造就了杜甫。


父親去世,只某得了小官位的杜甫,在朝中沒有什麼地位,見到了權利中心的腐敗與黑暗,卻無能為力。


很快,又遇到了重大的天災人禍。

戰亂頻發,高額賦稅,水災和大饑荒到來,老百姓的苦日子來了。


宮內酒肉池林,走出長安街頭,他眼中的中華大地,卻已經變成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饑荒之下,他千里迢迢趕去與家人團聚,卻在踏入家門的時候發現,他的未滿周歲的兒子,在饑荒當中夭折:「入門聞號啕,幼子飢已卒」。



更壞的還在後面,安史之亂爆發,全國分崩離析。


長達八年的戰爭,三千萬人流離失所,死於戰亂和饑荒,傷亡程度堪比第一次世界大戰。


杜甫一家人,從此開始了泥濘的逃難之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安史之亂,是盛唐轉衰的標誌,也是杜甫詩歌的分水嶺,從此之後,杜甫的詩中,都是唐朝衰落的圖鑑,他描繪生活本身,關注苦難下的底層人。


43歲的杜甫,不再是一個貴族子弟,官宦後代,而成為了苦難平民中的一員,他的詩歌從此抹上了沉重的現實歷史色彩。


流亡失所,卻是滿肚子的家國情懷,一封家書就能讓人淚崩。


逃難中的杜甫得知朝廷已經南遷,試圖加入,結果卻在路上被叛軍抓住,他成為戰爭俘虜被帶回了首都,遠離了家人。


他書寫家書: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這場叛亂,使杜甫成為首都廢墟中的搬運工,一名真正的底層小人物。


他寫出了如今人人都能準確背誦並默寫全文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個中悲壯的家國情懷,高考過去多少年也忘不了。

後來,杜甫逃離叛軍,穿山越嶺,一家人抵達了天府之國成都,在那搭了一間茅草屋。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雖然屋漏偏逢連夜雨,他心想的卻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是高尚的士大夫氣節,悲天憫人。



如今,這間茅草屋已經成為不少人的朝聖地點。

千百年後,在這間茅草屋外,聚集了不同年齡的中華民族後代。


喜愛杜甫的小粉絲,歡快地念著:「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海外回來的年輕人、會說英語的老者,都來緬懷這位千年前的文人。



這就是杜甫,這就是中國人眼中的杜甫。


我們見慣了那些完成階級上升之後,被利益薰心,轉而向上諂媚,對於平民,只剩下高高在上俯視的人。


墮落上流、精緻利己者遍地都是,唯有杜甫,始終堅持為最底層的民眾發聲。


中國詩人麼多

為什麼BBC推崇杜甫?


杜甫不僅對中國詩歌產生深遠的影響,也影響著西方的藝術家們。


在紀錄片中提到,杜甫後來在三峽時期寫的詩歌,甚至影響了英國最偉大的搖滾樂隊之一——Pink Floyd。


杜甫烏托邦式的家國幻想,仿佛一曲列儂的《Image》,呼喚一個平等仁愛的世界;


仿佛Pink Floyd的一曲《月之暗面》,情緒飽滿地感慨光陰蒼茫流轉,成為一代人的精神史詩。



或許,在英國人的眼裡,杜甫就是一個rocker,既是天才,也是乞丐。


比如,我們看看他在成都、三峽和長沙的經歷就知道。


顛沛漂泊的杜甫,後半生過得貧苦,卻從沒有因此墮落沉溺。


在成都的時候,他感受著一個普通農民的田園之樂;拖著病體乘船到三峽,在那交友聽曲兒。



經過了幾十年的居無定所,挨餓受凍,後來去到長沙,他在江邊租了閣樓,雖然餓著肚子,但依然苦中作樂,為歌寫詩,在詩歌和音樂中獲得了重生。


直到長沙再次陷入混亂,他又坐船啟程,貧病交加之下,最終,默默無聞地死去。




疫情之下,為什麼杜甫受到西方推崇?我想,這也是答案之一。

不推崇浪漫的詩仙李白,而推崇現實主義的詩聖杜甫,BBC看重的是杜甫的家國情懷、人文關懷,對弱勢群體的關注,甚至是那一顆苦中作樂的搖滾精神。

如今,全球籠罩在疫情的陰霾之下,我們都能在新聞里體會到災難落在個人頭上的重量,也能看到在災難照妖鏡之下,各種醜惡嘴臉的浮現。



作為「詩中哲聖」,杜甫的精神力量,能夠穿過地理和時間的界限,給疫情之中的西方人帶來慰藉。


正是因為他深入生活,不懼怕生活的膽量,還有始終關注苦難平民的博大情懷。

這不是辱華,也不是跪舔,只是他們在特殊時期在一位偉大中國詩人的身上產生了精神共鳴。

語言有國界,但詩歌的力量無國界,且歷久彌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