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源流史》猶太教之十:近代猶太人與猶太教

麟劍的人類史 發佈 2020-05-05T00:01:22+00:00

猶太教之十:近代猶太人與猶太教猶太人是一個特殊的民族。但是,長期以來,猶太人散布在世界各地,沒有生活在一起的土地,耶路撤冷只是猶太人心目中的故鄉。


猶太教之十:近代猶太人與猶太教

猶太人是一個特殊的民族。一般來說,一個民族要生存應當擁有自己的土地,共同的故鄉。但是,長期以來,猶太人散布在世界各地,沒有生活在一起的土地,耶路撤冷只是猶太人心目中的故鄉。然而,猶太人依靠自己珍貴的文化和宗教傳統,將居住在不同國家的所有猶太人聯繫成為一個精神共同體,歷經千百年仍屹立於世界。


  千百年來,猶太人不是依靠某個世俗國家、世俗領袖,而是憑藉全民族忠於一個理想、一種生活方法、一部聖書保持著本民族的特點。猶太教是維繫猶太人傳統的紐帶,是體現猶太人倫理、法律思想、生活方式等民族精神的象徵。


  在開始流落異鄉他國時,猶太民族已有了貫穿著崇高理想和聖經戒律的獨特文化。長期以來,散居各地的猶太人受到當地世俗政權的歧視,他們被迫居住在專門劃定的狹隘地區(格托)中,一旦離開格托就有遭到侮辱、襲擊的危險。因此,遭到歧視的猶太人形成了自願與當地社會隔絕的心理狀態,更加珍視自己的文化傳統和宗教傳統。猶太教支撐著這種保守的民族心理,反過來,這種保守心理使猶太教長期停留在中世紀的形態。


  歐洲進入資本主義時代以後,猶太人在貿易和商業中取得巨大的成功,猶太人的地位逐步提高。但各國統治者認為,猶太人只有放棄猶太教,接受皈依基督教的先決條件才可以成為真正的公民,進入當地社會。法國大革命以前所未有的氣概解放了猶太人,1791年9 月27日,法國國民大會賦予法國猶太人以國家公民的身份進行宣誓的權利。


  為了更進一步解決猶太人的問題,拿破崙恢復了古老的猶太教公會,企圖通過猶太教公會這樣一個具有宗教權威的機構來實現猶太人的解放。1807年2 月,猶太教公會在巴黎舉行會議。在拿破崙的壓力下,猶太教公會作了巨大讓步。根據猶太教公會的決議,法國猶太人放棄了拉比審判權、自治權和返回以色列的希望,允許猶太人與非猶太人通婚等。猶太教公會宣布放棄建立猶太國家的理想,這是猶太人歷史上一個重要轉折點,對西方猶太人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法國大革命失敗後,反猶主義重新抬頭,猶太人獲得的平等權利被剝奪。


  猶太人固守猶太教傳統,寧死不願改信基督教。近代以來,西方社會迅速發展,基督教也有了巨大的變化,猶太教還停留在中世紀的狀態,保留著大量的宗教迷信,從而被基督教徒看作是真正宗教的否定者,遭到基督教徒普遍的反對和歧視。社會普遍的反猶心理,剛剛獲得權利又被取消,沉重地打擊了猶太人的自信心。在此情況下,猶太人一方面大量外遷,另一方面,採取措施重新樹立猶太民族的自信心。在此背景下,里塞爾和聰茨建立了猶太民族學,通過傳播猶太民族的歷史和文化,樹立起對本民族的自信心和民族自尊,放棄通過皈依基督教獲得平等權利的迫不得已的做法。


  猶太民族學推動了猶太啟蒙運動的發展。19世紀20-30 年代,這一運動發展到第二個階段,這一階段啟蒙運動的目標是企圖拆除猶太人的精神壁壘,廢除猶太教的教條主義和那些繁煩的祈禱儀式。啟蒙運動的倡導者號召猶太人了解猶太民族以外的世界,學習歐洲文學和近代自然科學,接受基本的職業訓練,從事更加有益、更為高尚的職業。40-50 年代,猶太啟蒙運動進入第三個階段,主要是歌頌猶太人的光榮歷史,讚美古代猶太人的鄉村生活等等。


  猶太啟蒙運動引起了猶太教內部的分化,猶太教分化為正統派、改革派、保守派。在德國、北歐、法國、荷蘭、匈牙利,改革派與正統派尖銳對立;在東歐,正統派占據了絕對優勢。


  正統派:正統派認為西方文化對於猶太教徒來講處於次要地位,第一位的是猶太教信仰。正統派堅持猶太教的613 條規例,一條也不能減少,一條也不能增加,否則,按照猶太教經典《塔木德》的規定,就是異端。在正統派中,哈西德教派繼承了中世紀猶太教的神秘主義,他們只承認最古老的猶太教真理,以此喚起猶太人的宗教熱情。哈西德教派認為宗教的本質不在於禮儀和律法,而在於同上帝的活的聯繫,對此,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祈禱。至於祈禱,並不限定時間和次數,無論何時,只要產生了祈禱的願望就可以祈禱,祈禱時,可以朗誦,也可以隨著即興的曲調唱誦。哈西德派教徒常常聚居在一起,尊奉一個能通神的聖徒,每年至少要拜見聖徒3 次。他們在聚會禮拜時大聲唱聖詩,直至引起宗教狂熱。正統派堅持猶太教的傳統信仰和儀式,反對改革派的主張。


  改革派:改革派於19世紀20年代在德國興起,以後隨德國移民傳播到美國。改革派主張放棄在宗教文化上造成猶太人與世隔絕的一切做法。在宗教思想上,他們認為沒有任何不變的真理,凡真理都必須接受人的理性的檢驗,猶太教也不例外,因此,猶太教教義必須發展。在宗教儀式上,他們主張按基督教的模式改革猶太教禮儀。禮拜時,男女不分坐,男子不必戴小帽遮頭,祈禱時不出聲或儘量小聲,用男女混聲唱詩班和管風琴為領禱人獨唱伴奏。改革派的主張在德國遭到了多數猶太教徒的反對,但在美國傳播較快,吸引了大批猶太人。


  保守派:保守派19世紀中葉興起於德國,它介於正統派和改革派之間,屬開明派。在宗教思想上,他們主張宗教的意義在於領會實踐它的精神,而不在於宗教的形式,因此要求根據情況的變化調整過去的規定。比如他們主張協調猶太教與現代科學的矛盾,不堅持《五經》為永恆不變的真理。對於救世主彌賽亞,他們認為重要的不在於它的降臨,而在於通過教徒虔誠的信仰,在現世建立正義。但在宗教儀式上,他們相當保守,堅持男嬰應當接受割禮,教徒應當遵守飲食方面的禁忌,遵守各種節期;飯前祈禱、飯後謝恩,禮拜時戴帽,每天應當祈禱3次;在每次安息日前,教徒在家中要點蠟燭等等。保守派特別重視把猶太教與猶太民族文化、猶太歷史結合起來,從文化角度支持猶太復國主義。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