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封筆內地卻亂了套!令狐庸和金庸新群魔亂舞,全庸最奇葩

武俠小王子 發佈 2020-05-04T02:11:52+00:00

早在民國時期,魯迅先生在《書信集·致胡今虛》中已經提到過:「但既系改編,他們大約也不能說是侵害版權的罷。」

金庸作為家喻戶曉一代武俠宗師,他創造的武俠世界瑰麗宏大,堪稱武俠文學的巔峰。

其實在2018年金庸先生以94歲高齡駕鶴西去後,關於版權的問題則再度被人提及。

當年許多人對於金庸武俠的回憶,無不與正書版盜版書鑑別、武俠小說的版權紛爭相關聯。


早在民國時期,魯迅先生在《書信集·致胡今虛》中已經提到過:「但既系改編,他們大約也不能說是侵害版權的罷。」

在民國時代,作家已開始了對作品的署名權、控制權以及改編權進行了細緻的探討;而侵權的邊界也隨著時代的演化而改變。1972年金庸封筆之後,不成想卻為版權問題操碎了心。


盜版橫行

金庸小說風靡大陸之時,金庸武俠成為國內書迷手頭至愛;可受限於發行渠道不完備,諸多盜版金庸武俠遍布大街小巷,乃至傳閱到書迷的手中。

從印刷質量來看,盜版武俠小說紙張粗糙、字跡模糊,版式厚重不堪。但正版書無法比的是,盜版書成本低廉、用戶市場下沉,給民眾閱讀便利之外,更大幅度積壓了正版書的空間。

這件事恰恰證明,民眾喜歡的不一定全是對的。畢竟最受委屈的莫過於金庸老爺子本人了。



隨後在金庸的倡議下,政府部門逐漸開始對盜版書進行了集中整治。可受限於當時人民生活水準不高,正版書價格偏高,致使許多民眾從經濟層面,無法與正版書的高昂價格相匹配。

加上購買渠道的閉塞,正版書已然不再成為了民眾的首選。可見金庸維權之路,遠非想像的那麼簡單。

隨著國家對於著作權的整體重視,重拳出擊打擊盜版外進一步拓寬了正版書的銷售市場。21世紀之後的盜版書猖獗之勢才逐漸退去。



山寨崛起

比起盜版橫行,對於金庸著作權本身的侵犯,則更讓人啼笑皆非了。

或許金庸在武俠文學創作上的成功無法複製。但是金庸的武俠人物和門派,卻被許多內地作家妥妥的複製並粘貼,由此導致了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局面。

而在借鑑金庸的國內諸多作家之中,最出名的當屬金庸新和令狐庸。尤其金庸新這位作家,更是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小說。尤其金庸新和著 四個字放在一起之後,更給人金庸「新著」的錯覺。


放在金庸如果以法律來界定,金庸新妥妥屬於不正當競爭。不僅如此,出版社更負有連帶責任。

從金庸新的作品來看,《九陰九陽》和《大俠風清揚》兩部作品,無不與《倚天屠龍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從內容來看,兩部金庸外傳遠沒有原作的精妙文筆和歷史厚重感。而書中主人公段子羽則被塑造成一個殺人如麻、喜怒無常的魔頭,這顯然與金庸的俠義精神相違背。

此外,令狐庸也在金庸小說「風靡」大陸之後嶄露頭角。《劍魔獨孤求敗》與《風流老頑童》兩部作品。從成色上比起金庸新作品略勝幾分,但格調和思想性則遠不如金庸本人了。

版權混亂

不管二人水平如何,就其本身脫胎於金庸小說的故事來看,他們顯然沒有得到金庸先生的授權。至於為何依然受到民眾接納,無不是讀者對於武俠世界的渴求,致使他們在小說界走紅。

或許時勢可以造英雄,但時勢也成為了投資分子滋生蔓延的溫床。


除了以上二人外,全庸、金康、金庸巨等山寨作家更是不一而足。在信息相對閉塞的年代,他們恰恰扮演了武俠世界中「亂舞群魔」的角色。

此外部分小說作品藉助原有的金庸江湖,以人物單獨立傳的武俠小說,更進一步拆解了原有的故事構架,反而不利於原有金庸江湖的搭建。


諸如《蛤蟆王歐陽老毒》、《絕情奇俠王重陽》、《九指神丐洪七公》、《陰陽針東方不敗》、《絕命神技陽頂天》等山寨作品層出不窮,甚至部分作品連原作者都無法獲得考證。

在90年代的內地書攤上,金庸武俠山寨作品累計數十種之多。而文筆和故事構架更參差不齊,但無一例外,沒人可以超越金庸的原作。

此外因為金庸新和令狐庸二人的火熱,仿製者不再滿足於只山寨金庸一人。仿製者再度被人仿製,以令狐庸命名的作品便高達30種之多,對於金庸本人來說,維權顯得必要而迫切。

成功維權

其實不僅在內地,80年代初黃玉郎出版的經典漫畫《醉拳》30-90話中,便有許多情節來自金庸的《倚天屠龍記》。如果放在今天,又將會是一場重磅官司。



而隨著武俠浪潮褪去,曾經市面上跟風作品早已被時間所埋沒。當然山寨和盜版的消停,也得益於金庸先生等一大批作家在版權問題上的不懈努力,正義之舉更得到了業內人士的強烈支持。

慶幸的是多年後,他們最終取得了勝利。就金庸先生打官司的經歷來看,幾乎勝多敗少,加上敗訴後的巨額賠償,已經讓山寨創作者和盜版廠商噤若寒蟬了。

當今市面上流傳的金庸全集,或許我們已經看不到太多盜版的痕跡了。


隨著網際網路的崛起、諮詢的發達和維權成本的降低,普通讀者已然具備鑑別真偽的能力,那些哄弄人的武俠小說,已經無法再哄人了。

武俠,由讀書的必需品也漸漸轉為了收藏品。對於金庸小說的收藏,已經成為當下武俠迷的必備。

除了香港明河出版社和台灣遠流出版社的繁體版外,內地常見的金庸全集有三聯出版社、花城出版社以及朗聲出版社等三種版本。


從內容上看,各版本各有千秋。而即便封筆之後,金庸不忘回望自己的文學成果。對於細節的不斷完善下,更讓門派和人物間的關聯,更具合理性。

邏輯上的嚴謹,則有助於讀者對金庸武俠體系的進一步深入研究。但究竟各版本孰優孰劣,則由每一位讀者各自體會了。


結語

不僅是小說的衍生和再創造,包括遊戲、影視和文化用品等,都需要得到老人家的許可方能使用。

盜版固然被遏制,可關於武俠的激情已經不復往日。或許與盜版一同消失的,還有我們的青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