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 析 宋 徽 宗 趙 佶《聽 琴 圖》

善墨書齋 發佈 2020-05-19T06:31:33+00:00

北宋是一個文化藝術得到繁榮發展的朝代,北宋文化藝術成就之高,涉及範圍之廣都是其它朝代難以比肩的。宋徽宗是工筆畫的創始人,他作畫提倡詩、書、畫、印相結合,且花鳥、山水、人物、樓閣等各種題材無所不畫。

淺析宋徽宗趙佶《聽琴圖》

傅天聞

北宋是一個文化藝術得到繁榮發展的朝代,北宋文化藝術成就之高,涉及範圍之廣都是其它朝代難以比肩的。北宋湧現了許多著名的書畫家,而書畫皇帝宋徽宗趙佶無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宋徽宗是工筆畫的創始人,他作畫提倡詩、書、畫、印相結合,且花鳥、山水、人物、樓閣等各種題材無所不畫。宋徽宗注重寫生,他善於通過自然寫實的物像來表現內心的理想世界。而《聽琴圖》無疑是其風景人物畫傳世代表之作。

《聽琴圖》絹本設色,畫中撫琴者就是宋徽宗本人。只見他作道士打扮,居中坐於石墩之上。他微微低頭,雙手輕撫琴弦。古琴通體黝黑,似極為名貴。所配琴桌花紋精美,桌面極薄。桌面下設音箱,便於產生共振,增強音量。

宋徽宗前方有兩位聽者相對而坐。右邊的聽者頭戴紗帽,身著朱紅色長袍。他右手反支石墩,左手持扇按膝,低頭沉思,似被琴聲迷醉。據說此人是宋徽宗的寵臣蔡京。左邊的聽者頭戴紗帽,身著灰青色長袍。他拱手端坐,抬頭仰望天空,像在隨著琴聲悠悠遐想。據說此人是宋徽宗的親近宦官、亦是軍權在握的童貫。童貫右後方站立的童子身著藍衣白褲,頭髮蓬亂,雙手交叉抱胸,雖也在仔細聆聽,但神態並不投入,似不懂音律。整幅作品人物神態刻畫生動傳神,栩栩如生,將當時社會的主僕等級關係展現的淋漓盡致。

畫作最前方為一塊千層石,姿態搖曳,像隨著琴聲舞蹈。石上有一獸面古鼎,鼎上栽種白色海棠,體現了畫中人物身份的尊貴及當時花木栽培藝術的興盛,同時也諳合民間對「頂上花開」的美好追求。宋徽宗右邊有一香幾,香幾造型簡約樸素,體現出北宋極簡的主流審美觀念。香几上有一瓷製香薰,香菸裊裊,正所謂「焚香操琴」。宋徽宗背後是一棵高大的松樹,松樹四季常青,象徵長壽及堅韌不拔。松樹上有凌霄花攀援而上,好像能溝通天地。且凌霄花具有威嚴、志存高遠等多種寓意,它的出現使畫面更加豐富活潑,也更具生命力。松樹後面有竹子點綴,營造出堅韌正直、超雅脫俗的意境。

畫作上方為蔡京的行書題詩。蔡京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家,其書法「冠絕一時」。此題詩筆勢飛動,線條粗細對比強烈,欹正相生。詩的內容為「吟徵調商灶下桐,松間疑有入松風。仰窺低審含情客,似聽無弦一弄中」。全詩雖未直接讚美琴聲,但字裡行間通過「灶下桐」、「入松風」等典故充分表達了蔡京對宋徽宗高超音樂造詣的歌頌。題詩位置在松樹正上方,不但體現了蔡京與宋徽宗關係非比尋常,也使松樹顯的更加高大挺拔,好像琴聲能順著松樹傳到天上,天上的仙人也能聽到如此美妙的音律。

畫作右上方是宋徽宗用自己獨創字體瘦金體書寫的「聽琴圖」三個大字,左下方則是其特有的「天下一人」花押。花押之上鈐蓋「御書」朱文印,使作品形制非常完整。除此之外,《聽琴圖》上還有清代「嘉慶鑒寶」「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嘉慶御覽之寶」「石渠寶芨」「寶芨三編」六枚印跡。印章風格各具特色,營造的效果和諧統一,大有相互呼應之勢。

如今我們通過此幅作品中可以了解到古代文人士大夫階層對絕俗優雅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畫作本身通過各種意象所營造的濃重道家氛圍,我們好像在「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情境之中與「教主道君皇帝」的靈魂進行了最為直觀深入的互動。

隨著北宋末年戰亂,《聽琴圖》所描繪的皇家生活隨著王朝滅亡而煙消雲散,宋徽宗本人也客死異鄉。所以國家的長治久安才是文化藝術繁榮發展的根本保證,而這也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共同努力,共同創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