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大洋網評:科學協調疫情防控的「考」與「學」

央廣網 發佈 2020-05-19T07:06:58+00:00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對各國都是一次大考。」「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過去幾個月里,疫情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嚴重影響經濟社會發展,考驗著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對各國都是一次大考。」「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過去幾個月里,疫情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嚴重影響經濟社會發展,考驗著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 從某種意義上說,「考」是對考生基本功的檢驗,對其長期積累的測試,是一種學習、一種進步。而與「考」相對應的,是「學」。「學」通常是指為了充分備「考」進行的學習和練習。 「考」與「學」,既相輔相成,又相互影響。一方面,「考」通過檢驗和拓展,能夠賦予考生學習動力和新的學習機會;另一方面,只有認真學習、掌握知識點的「學生」,才能以優異成績通過「考」這一關。從這個層面上看,「考」服務於「學」,可以更好地促進「學」。要平衡好「考」與「學」的關係,使得二者相互促進,就必須正確把握二者的辯證關係,在以「學」應「考」的同時以「考」促「學」。 以「學」應「考」,要隨題應變,更要因人而異。在這場戰「疫」大考中,新情況不斷出現,新變化不斷產生,不同的考生面臨著不同的考卷,擺在他們面前的考題也在不斷更新。此次考題既有全國「統一卷」,又有地方「特色卷」,甚至還有世界「通用卷」。這些與時俱進的考題看起來既有相似之處,又存在區別,部分考題在更新後還能參考其他卷子的答案。因此,要答好新考題,就要以不斷求索的態度持續加深對疫情的認知。 不同省份、城市、行業有著各自的特殊性。面對疫情考驗,在落實好疫情防控戰略策略的同時,每一個答題主體結合自身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以「學」應「考」。疫情之下,各行業在啟動復工復產時各顯神通,充分展現出了「應考」能動性。為保障員工身體健康安全,部分行業在疫情最為嚴重時實行「在線辦公」;為應對疫情帶來的收支平衡難題並為員工創造機會,部分企業推出了「共享員工」方案;為解決線下消費受限的困難,更多企業嘗試「轉戰線上」……多種嘗試創新,無不是在以積極的學習狀態對「疫考」做出應答,從而為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作出了各自的貢獻。 此次「疫考」中,考題不盡相同,考生情況各有差異,從總體上看,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為交出大考合格答卷夯實基礎。但我們絕不能止步於此,而應繼續不斷總結提升,進一步以「考」促「學」。 以「考」促「學」,要及時查漏補缺,盤點總結問題和短板。在不斷變化的疫情考題面前,一成不變使用同一策略行不通,要不斷根據新情況展開學習、提出應對新方法,及時調整疫情防控方案。為積極應對復產復工復學,廣州先後開展了數輪針對重點場所重點人群的大排查,醫護、疾控、社區、公安各條戰線投入的一線排查人員14.6萬人次,全力推進應檢盡檢工作……透過精準施策,城市治理能力在「疫考」實戰中進一步得到提升。 要協調好「考」與「學」,還需形成常態化機制。此次疫情暴露了一些弱項短板。優化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絕不止於一場突擊測試。要應對這場長期考試,就要在長期考驗中長期「學」,做足功課勤「備考」。考試無處不在,挑戰永遠都有。我們不懼考試,更不敷衍應試。只有強化答卷意識,在答卷過程中擺正對「考」的態度,才能更好完善機制。此次「疫考」答卷,充分展示了我國制度優勢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強大威力,充分證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才是人間正道,也讓我們對如何應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有了更深刻認識和更強大信心。 當前,大考還在繼續,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嚴峻複雜,我國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從短期看,我國今年下一階段仍要毫不放鬆常態化疫情防控,著力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放眼長遠,我們更要在總結經驗教訓上多下功夫,加快補齊治理體系的短板和弱項,更加自覺地完善制度、提高治理能力,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築牢制度防線。 (廣州日報 廣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