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驚艷」的美術館,歷經百年沉澱,但卻少有人知

驢險記 發佈 2020-05-07T10:13:58+00:00

不過說起美術館,相信也有不少朋友注意到過,那就是為了增加其高雅的藝術性,國內外的眾多美術館也都是修的千奇百怪,各有特色。

隨著現在人們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注重精神追求。那麼在眾多選擇中,去美術館看展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既能近距離與大師對話,同樣也能提升自己的藝術素養。不過說起美術館,相信也有不少朋友注意到過,那就是為了增加其高雅的藝術性,國內外的眾多美術館也都是修的千奇百怪,各有特色。但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座美術館,不但可以堪稱世界最為驚艷的美術館之一,就連歷史底蘊也是相當豐厚,它就是位於美國的密爾沃基美術館。

1.天才建築設計師,但同樣飽受非議

密爾沃基美術館位於美國威斯康星州密執安湖畔,它具有潔白色的外觀和別致的造型,如大鳥雙翼的巨大屋頂代表著卡拉特拉瓦的美學,同時又成為了密爾沃基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密爾沃基美術館的設計師是來自於西班牙的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別看這位建築師如此具有天賦,但其實他也飽受爭議。

卡拉特拉瓦以橋樑結構設計與藝術建築聞名於世,或許你沒聽過他的名字,但你卻一定聽過他的作品。比如像威尼斯、曼徹斯特以及巴塞隆納的橋樑,還有瓦倫西亞科學城、坦納利佛音樂廳、里昂、里斯本、蘇黎世的火車站以及著名的雅典奧運會主場館都是他的作品。

2。美術館歷經百年歲月,猶如一隻即將翱翔的大鵬

密爾沃基美術館始建於1882年,距今已有138年的歷史歲月了。這座建築正對著當地的重要路段林肯紀念大道,卡拉特拉瓦沿著大道的方向新建起了一條拉索引橋,跨度長達73米,把人們的視線直接引導到了新建的建築上來,筆直地正對著新美術館的主要入口。橋下沒有水,湖水在美術館的身後使這一道引橋成了一段空間序曲。

用拉索支撐的橋在橋頭構成了傳統的垂直塔門,給入口劃出了一個醒目的畫框,白色混凝土材質的塔門淋漓盡致地凸顯了雄渾茁壯的氣質,一下子就把整個建築的性格鮮明地全盤托出了。引橋的拉索結構中的中脊以47度傾角升起,與橋面構成了空間關係上的平衡,與引橋的方向背道而馳,繃住了全部十條拉索,把橋面的荷載牢牢地固定在高挑的桅杆上,猶如即將飛翔的一隻大鵬鳥。

3.注重細節,這隻大鵬也有自己的「羽毛」

通過機械傳動裝置建築頂部的是兩個能夠像翅膀一樣張開的鋼結構羽翼,在陽光下慢慢張開仿佛一座會動的建築。這個結構體系由兩根平行的、傾斜47度的桅杆靠拉力支撐,一根桅杆位於屋面的中軸線上,另一根位於通向藝術館入口的橋上,創造出了詩意般的結構體系和運動感的整體效果。

另外這個美術館的獨特之處在於,戶外部分也設計了一組遮陽的百葉,而沒有把百頁全都放進玻璃窗的內側去。卡拉特拉瓦把這一部分的遮陽百葉放在室外,直接串在了桅杆上,如同一葉纖細的羽毛片隨時跟著陽光調整自己的角度。

室內空間幾乎通身純白,卡拉特拉瓦以他對混凝土的熟練運用以最簡單、最樸實的結構功能,造就了極其雅致而壯麗的美。米爾沃基美術館運用了頂級的技術,用老式的材料構建出了現代的美,結構構造出的建築,同樣跳出了絢麗的舞。即便是經過百年歷史的沉澱,這座美術館依然散發出專屬於它獨特的美。

感謝您的閱讀,文章就到此結束啦!如果喜歡我們文章的話,就請點個讚和分享吧。另外點擊關注,可以方便您更加快速地找到我們哦,我會一直在這裡等著你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