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生平寫的唯一一首詩,你讀過嗎?

國學文化世界 發佈 2020-04-13T14:02:19+00:00

集萬千寵愛,享帝國榮耀,眾人只道楊玉環之肥美,卻不知她的成功是不可輕易複製的。楊太真最擅長也最著名的舞蹈是《霓裳羽衣舞》,但這支曲子不止她會,宮裡的許多侍女都能演繹得如夢如幻,比如楊太真身邊的侍女張雲容,就非常精進《霓裳羽衣舞》的獨舞。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集萬千寵愛,享帝國榮耀,眾人只道楊玉環之肥美,卻不知她的成功是不可輕易複製的。想那後宮佳麗成百上千,各種型號應有盡有,楊太真能長久立於不敗之地,僅靠顏值是完全不夠的。

她是一位技藝嫻熟的舞蹈表演家,又是一位聲動梁塵的音樂歌唱家,同時她還是一位出色的低調的詩人。

楊玉環是個詩人?可能很多人都沒聽過她的這個身份,不過她的確有一首傳世之作,且是她唯一流傳下來的詩,被收錄進《全唐詩》之中。但這就足夠了,足夠讓我們領略到這位大唐第一美人的驚艷才識。

楊太真最擅長也最著名的舞蹈是《霓裳羽衣舞》,但這支曲子不止她會,宮裡的許多侍女都能演繹得如夢如幻,比如楊太真身邊的侍女張雲容,就非常精進《霓裳羽衣舞》的獨舞。有一次,張雲容跟隨唐玄宗與楊貴妃來到繡嶺宮,便當場秀了一曲,賺足了眼球,楊貴妃大為驚異,寫下了一首讚美詩。

《阿那曲》楊玉環

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裊裊秋煙里。

輕雲嶺上乍搖風,嫩柳池塘初拂水。


不得不說,楊貴妃的想像力頗為豐盈:她羅袖一揮,香氣便撲面襲來,輕易消散不去,她的身姿纖細嬌媚,像一朵紅蓮開在秋天的煙色里;她突然改變動作,像輕雲被風吹出山谷,又像春日早發的嫩柳條,輕輕拂過水麵。


這首詩又名《贈張雲容舞》,「阿那」即「婀娜」,形容舞姿輕柔曼妙。作為楊玉環唯一一首傳世之作,此詩所迸發出的才情是嫵媚熱烈的,足見其語言造詣之深。可是後世對它的評價卻略顯奇怪。

有後世學者評價道:「『香不已』三字,得舞之神,看『動香』二字,便不是說香矣。妖甚!妖甚!女人看女人無情,非為聰明女子言也。我見猶憐,此豈男子語耶?悟此可讀太真此詩。」

「妖甚!妖甚!」該作何解釋?學者所謂之「妖」不僅僅是指楊貴妃詩寫得好,還有另外一層深意。


如果一個女人看其他女人無情,那麼她就不是一個聰明的人。楊貴妃正值得寵佳期,按照正常的套路來說,她應該壓制張雲容的過度張揚,何況張雲容的容貌是如此美麗,舞姿是如此曼妙,倘若被唐玄宗看中,那麼楊貴妃的地位可能不保。然而楊貴妃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僅沒有刻意壓制侍女,而且極盡誇讚其美其妙,這說明她是一個聰明的女人。

皇帝前誇讚,皇帝後可就不一定了。據傳張雲容死於非命,被道士毒死,緣由不明,至於這件事與楊貴妃有沒有牽扯,不得而知。但不管怎樣,楊貴妃能夠長久立於後宮不敗之地,其手段可見一斑,有資格稱得起一個「妖」字。那麼,這首詩又「妖」在哪裡呢?


「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裊裊秋煙里。」這第一句就足以驚艷詩壇!「香不已」簡單三字,卻不只是說香味很濃,楊貴妃的意思是指張雲容不停地舞蹈,引致香味不停擴散,才使得觀眾能一直聞到香味。表面寫味道,卻能使讀者品出舞姿,令人叫絕。


「紅蕖」,即紅蓮,楊貴妃將張雲容形容為一支隨風輕輕搖曳的紅蓮,妖冶如火,嬌媚百出,在秋日的煙霧之中盛放,極盡曼麗之態。明地里寫得越是好看,背地裡可能使壞越多,這兩句直接把張雲容突顯得楚楚可人,近似國色天香,男人讀了皆心動不已,唐玄宗自然也不外於此。


「輕雲嶺上乍搖風,嫩柳池塘初拂水。」這兩句極有畫面感。相信大家都欣賞過古典舞蹈,當舞者甩出長長的水袖,腳步細細地側身而行的時候,正是楊貴妃筆下「乍搖風」的樣子;而當舞者表演肢體柔美的時候,往往會將身體後傾直至觸摸到地面,那不正像「嫩柳拂水」的景象嗎?


所以說,「妖甚」的另一個方面,就體現在楊貴妃那出神入化的文采之上。而且,楊貴妃唯一傳世之作的水準就如此之高,可想而知她未曾傳下來的作品水平同樣不低,可見楊玉環事君的本事不僅以「色」,更以俏麗之「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