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老照片:豫劇「活包公」,一代宗師李斯忠

雪靈姬珊瑚 發佈 2020-05-13T08:58:39+00:00

李斯忠(1921~1996),著名豫劇大師,豫劇第一黑頭,豫劇凈行第一代表人物,豫劇李派宗師。

曾用名銀忠。字海清,藝名暑龍。商丘市寧陵縣人。

自幼家境貧寒,7歲時學唱民歌,12歲拜王家玉為師,17歲出科,因嗓音洪亮綽號「八里嗡」、「黑臉王」。

主演的《司馬茅告狀》1956年獲河南戲曲觀摩演出演員一等獎。1958年與崔蘭田合作,為周恩來總理演出《見皇姑》一折。

先後演出數十個劇目,演出的《唐知縣審誥命》獲建國30周年獻禮一等獎。他的唱腔以豫東調為主,豪邁奔放,嗓音洪亮。

他一生飾演過黑頭的劇目很多,如《老包放羊》、《老包趕考》、《下陳州》、《審牌坊》、《秦香蓮》、《鍘趙王》、《斷烏盆》、《九頭案》等90多出,

從童年的包公演到晚年的包公。因他嗓音洪亮,似虎嘯獅吼,聲傳數里,加上他常演黑頭,身材高大,扮相威嚴,人稱「八里嗡」、「活包公」、「黑臉王」。

大平調劇種後來在豫東一帶逐漸衰微,李斯忠又改唱豫劇。1950年,他從柘城縣大平調劇團轉入寧陵縣豫劇團。

6年李斯忠參加了河南省戲曲觀摩演出,他扮演《司馬茅告狀》中的司馬茅,榮獲演員一等獎。田漢看後稱讚「這是一個大悲劇」。該唱腔被灌製成唱片,北京寶文堂出版了劇本。

這個戲的唱詞有310句,其中司馬茅就唱了210句,約占全劇的三分之二,而且唱段多是「緊二八」、「快流水」板,節奏緊,速度快,感情激憤。若沒有洪亮的嗓音和演唱技巧,是很難演好這個角色的。司馬茅形象塑造的成功,充分顯示了李斯忠的演唱水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