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青春期的孩子「嫌棄」了,家長該怎麼辦?

海哥說演講 發佈 2020-05-23T04:33:05+00:00

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家長,往往會有點「頭疼」: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這固然是好事,但是孩子也沒有小時候愛交流了,也容易嫌棄家長「土」,甚至出現頂嘴吵架的情況。

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家長,往往會有點「頭疼」: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這固然是好事,但是孩子也沒有小時候愛交流了,也容易嫌棄家長「土」,甚至出現頂嘴吵架的情況。

面對青春期孩子,家長該怎麼做,才能打開溝通渠道?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請到了北京璐河中學學生成長指導教研室主任劉亞茵老師,從教學一線的經驗中給你總結出8條建議。


1


要理解孩子追求不同的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強烈的需求就是與父母有所「不同」。具體到生活中,就是在穿衣、吃飯、交友等個人事務上自主選擇。不過同時,他們內心依然想讓父母高興,但是會用更隱約的態度表達。

因此,家長的任務是建立溫暖和支持性的關係,要能容忍孩子表達不同意見,不再強制孩子「必須做什麼」,尤其是吃飯穿衣這種小事,要放權。


2


做孩子的軍師,而不是孩子的上級

孩子小時候會覺得家長無所不能,但到了青春期他們往往會發現父母其實也有做不到的事。有些中學生還會頂嘴「你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憑什麼來要求我」。

這時,家長要先面對自己在孩子心中「走下神壇」的失落,和孩子的關係要從「將軍-戰士」的管理服從關係,轉變為「軍師-將軍」的合作共謀關係。



3


給孩子傳遞「我相信你能行」的信息

家長即使不放手,要干預孩子的生活,也要清晰地給孩子傳達「我相信你能行」的信息。不然容易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認可,想要證明「我不按你說的做,自己也能成功」,導致冷戰或者故意逆反、破罐破摔。

比如,我曾經遇到過一位中學生家長在選課外班時,不跟孩子商量,僅僅看孩子的成績決定,成績升就保留,提高不明顯就不再續課。結果孩子開始了冷戰,拒絕和父母溝通。

其實,家長應該問一問孩子:你覺得需要額外的輔導班來幫助自己嗎?正在上的這些班,你覺得哪些有幫助……這些問題都是在幫助孩子提升自己做決策的能力。


4


拒絕「馬後炮」式指責

孩子自己做主,難免也會有失敗的時候。這時,千萬不要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告訴你要如何如何,你不聽」這樣的指責。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為什麼犯錯。

建議你發揮「軍師」作用,帶著孩子一起復盤,反思這個歷程中哪裡做得好、哪裡是短板。通過語氣溫柔的提問,讓孩子說出他的觀點,最後再提出你自己的建議。


5


多用邀請式的語言

給你一個非常好的邀請的句式:「你一定有你的理由要去做……,這個理由什麼呢?」當你用好奇、誠懇的態度傾聽,孩子也會樂於交談。

舉個例子,很多家長和老師交流過後,感到氣憤,回來對孩子作出嚴重警告。其實,不如問一下孩子:「做這件事你一定有理由,是什麼呢?」給孩子一個 「我相信你,願意了解你」的態度,或許你能知道背後孩子不願明說的原因。


6


和孩子一起搞活動,讓談話自然發生

一起從事某種活動時,談話更容易自然發生。比如一起散步、運動、徒步等等,讓孩子放開心態。

我認識一位家長就把每周六定為家庭運動日,每周六父母和孩子一起去郊區爬山運動,聯結彼此之間的情感。



7


固定一天,家庭成員輪流組織活動

如果沒有時間外出,在室內同樣可以,比如一起看一部電影、閱讀一本書、共同玩一個遊戲,進而引發共同的話題。

家庭可以固定每周或每月有一天或一晚為家庭電影日,或者家庭桌遊日,每位家庭成員輪流組織一次活動,挑選自己喜歡的影片或桌遊,藉由共同的娛樂活動增進彼此的交流。


8


請孩子寫一份「說明書」

你還可以邀請孩子用文字寫一份他自己的說明書: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喜歡父母哪一點,不喜歡父母哪一點,近期和父母相處時的開心、傷心、憤怒的事……

書面形式,既可以幫助你更好地了解孩子,也避免了當面對談可能引發的衝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