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寡婦」是如何堅持一輩子不再嫁的?70歲老婦說出其中貓膩

橙梨汁 發佈 2020-05-24T06:36:17+00:00

中國擁有這幾千年的文明,當人類開始用文字記錄歷史的時候,我們也就可以從文字之中體會到古人的生活狀況,縱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總能發現其中的規律,那就是「男尊女卑」的制度,從父系社會開始女性的地位就直線下降,成為了男性的附庸,這幾千年的歷史一路看來,唯有寥寥幾位女性,能夠在那個時代做

中國擁有這幾千年的文明,當人類開始用文字記錄歷史的時候,我們也就可以從文字之中體會到古人的生活狀況,縱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總能發現其中的規律,那就是「男尊女卑」的制度,從父系社會開始女性的地位就直線下降,成為了男性的附庸,這幾千年的歷史一路看來,唯有寥寥幾位女性,能夠在那個時代做出一番大事業。女性的地位地下不僅體現在社會分工之上,還體現在兩性婚姻之中,這一點到了明清時期尤為突出。

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古代女性的悲慘經歷,古代的「寡婦」是如何堅持一輩子不再嫁人的?這就要從明清時期說起了。在古代,寡婦再嫁其實也算正常,就算是皇帝的女人,也可以另行嫁人,但是這種情況到了明清時期,就不再合適了。明清時期可以說是中國女人被壓迫到極致的一段時間,其中尤為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揚州瘦馬」和「三寸金蓮」,這些都是古代男性將女人看做是「玩物」所要求做到的,還有更令人難以接受的就是「貞節牌坊」了。

所謂「貞節牌坊」,就是古人為了表彰丈夫死後選擇「守寡」一輩子都不會再嫁的女人,所頒發的「獎章」,這也是古人認為女人最賢惠的一種體現。在古代原本就生活艱難了,為何古代的女人還會選擇守寡?其實這和古人對女子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古代的女子從出生開始就接受了如何成為一個好妻子的教育,這也就導致了很多的女人不會再嫁,是因為這種思想教育的影響,所以她們寧願守寡受窮,也要保守貞潔。

其實在古代守寡也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只要保證自己不嫁人就可以拿到「貞節牌坊」了,這其中還有很多貓膩的存在,一70歲老婦說出其中貓膩,從古代就有一個俗語流傳下來,那就是「寡婦門前是非多」。只有發誓守寡之後,周邊的街坊鄰居都說這位發誓守寡的寡婦人品很好,從來都不和人隨便交往,官家才會支持寡婦守寡。並且每個月都會發放銀兩作為生活費,幾年之後還會立上一處「貞節牌坊」作為獎勵。

那麼守寡的婦人都以什麼為生,可以堅持這麼長的時間?其實很多寡婦剛開始可能一時衝動,就發誓一輩子守寡,幾年之後等到官府的「貞節牌坊」發放下來,就會發現原來守寡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這塊「貞節牌坊」就像是一座大山一樣壓在了寡婦的心頭。寡婦再遇到兩情相悅的人,也不能夠去再嫁,而喜歡這位寡婦的人也不能娶她,就是因為一旦兩人有了私情,就等於說犯了欺君之罪,要被殺頭的,所以就算熬到了70歲,為了性命也不敢再去想要嫁人了。

中國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到如今,很少在出現古代人的封建殘思想,這也是文明進步的一種體現吧。如今的社會無論是離婚還是結婚,都是人們自由的選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