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沃的安全理念造就了它現在的困境,那麼它該如何自救呢?

汽車說app 發佈 2020-03-01T13:31:41+00:00

講到汽車的安全問題,相信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汽車品牌應該是來自北歐的沃爾沃。的確,安全這一理念是深深紮根於沃爾沃的企業文化之中的。

講到汽車的安全問題,相信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汽車品牌應該是來自北歐的沃爾沃。的確,安全這一理念是深深紮根於沃爾沃的企業文化之中的。像整體式車身、三點式安全帶、背向式安全座椅等裝置都是沃爾沃汽車的首創。由於對安全問題的重視以及宣傳,沃爾沃汽車便逐漸成為了普通消費者眼中最安全的汽車。

其實,客觀來講最安全的汽車,並不意味著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確保駕乘人員的安全。而是通過對於汽車在安全層面的投入,盡最大可能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或者提高駕乘人員在交通事故中存活的機率。而沃爾沃汽車的安全理念也正是朝著這樣一個方向而努力的,並且時至今日它已經成為安全性有口皆碑的楷模。

毫無疑問,安全這一標籤或許是在沃爾沃汽車身上烙下印記最深的,同時也是對普通消費者影響最廣的。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其他品牌的汽車就不是安全的,尤其是在當今網際網路的大環境之下。

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網際網路時代一個最明顯的特徵就是信息共享。這樣一來,它賦予了每一個能夠接觸到網際網路的人獲得各種信息的權利。隨之,人們會通過接觸到的各種信息來進行判斷與選擇。因而對於汽車安全等層面的重視也從之前的道聽途說變成了如今的親眼目睹。

車身的剛性如何,安全配置如何等問題也不再是秘密,在網際網路時代的消費者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來進行了解。所以,沃爾沃汽車上一些關於安全的設計與配置,同樣也可以在其他品牌的車型上看到,甚至會優於沃爾沃汽車。從這個層面來講,安全這個宣傳點早已經不是沃爾沃汽車獨享的了,或者說已經不那麼明顯了。

安全,是每一家車企的立身之本。如果不能在合理的範圍內給予駕乘人員保護,那麼它的負面消息便會在網際網路時代成幾何倍的增長,隨之而來便是品牌失去公信力,這種情況下,企業離關門的時刻也不遠了。

所以,沃爾沃汽車,一個豪華品牌,同樣對標的也是諸如奔馳、寶馬、奧迪、雷克薩斯、凱迪拉克等豪華品牌。而豪華品牌之所以稱為豪華品牌,是因為其精細的做工,豪華的內飾,先進的科技,富有情感與溫度的服務等,而最不應該拿來宣傳的或者說沒有說服力的就是自身的安全性能。因為在筆者看來,安全就好比一個人每天需要吃飯一樣,是一個必選項,是立身之本。沒有安全打基礎,豪華也只是偽豪華。

但作為一種商業活動來講,車企造車、賣車必然需要一個賣點,沒有賣點,也就失去了最初的吸引力,買賣行為自然也無法達成。所以,將安全作為自己標籤的沃爾沃汽車,也無可厚非。

不過,就像筆者在上述中所提到的那樣,安全應該是一個最基本的東西,當你的競爭對手都達到了與你同樣的水平,甚至超過你的時候,你的競爭力又在什麼地方?因此,在筆者看來這應該是沃爾沃汽車目前的一個困境。

沒錯,沃爾沃汽車自從被吉利集團收購以後,已經從泥淖中成功上岸,但是成功上岸並不意味著這個品牌已經可以媲美奔馳、寶馬、奧迪等豪華品牌了,起碼在中國這個最大的單一汽車市場中是這樣的情況。

當奔馳在奢華的基礎上有了操控感,當寶馬在操控的基礎上有了舒適感,當奧迪在quattro的基礎上有了科技感,在中國市場作為二線豪華品牌的沃爾沃汽車想要更上一層樓,或許也應該需要第二個賣點,而這個賣點或許會成為沃爾沃汽車在中國市場真正立穩腳跟的關鍵一步。

那麼這個賣點是什麼呢?豪華?智能?科技?性能……,我們不得而知。不過最近的一則新聞或許能帶給我們一些思考。

近日,吉利汽車發布公告,稱其正在與沃爾沃汽車高層商討兩家公司合併重組的可能性。在筆者看來,如果此方案獲得通過並順利執行,那麼吉利汽車或許在自主品牌中將會占據更多的優勢。我們可以想像,未來重組公司的技術通用、平台通用、研發通用,這將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以獲得更大的規模效益。

甚至後續更多車型的國產,新車型的推出,不一而足。而筆者在上述中所提到的第二賣點或許就隱藏在這次併購重組之中,相信沃爾沃汽車的未來可期,吉利汽車的未來可期。

寫在最後

我們常說:學一樣東西就要把它學精了,不然你沒有核心競爭力。這句話放在過去適用,放到現在也適用,但是卻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當大家都在可行的範圍內做精做大的時候,如果我們還只抱著一招吃遍天下的想法,那我們只能被別人吃掉。

沃爾沃汽車也是同樣的道理,當它的安全理念已經不再形成壟斷優勢的時候,改變也應該適時地發生了,畢竟「變則通,通則達,達則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