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娥臨死前發下三樁毒誓,除了六月飛雪,另外兩樁毒誓是啥?

古風君 發佈 2020-05-25T00:58:15+00:00

在古人看來,萬事萬物都要遵循天道,如果出現不符合邏輯的事情,十有八九有冤情,最常見的是「六月飛雪」。

古人云:事出無常必有妖!在古人看來,萬事萬物都要遵循天道,如果出現不符合邏輯的事情,十有八九有冤情,最常見的是「六月飛雪」。正常來說,農曆六月屬於炎熱的夏季,即使溫度驟降,也不可能下大雪。為何六月飛雪表示有冤情?不得不提到名叫竇娥的女子,她是元代戲曲家關漢卿筆下的悲劇人物。

時至今日,竇娥已成為平白受冤的代名詞,每當我們感到委屈時,經常會說這樣一句話:「我簡直比竇娥還要冤。」許多人只知道竇娥受冤而死,卻不清楚她的出身,以及經歷的悲慘遭遇。想弄清這些問題,就要回歸到《竇娥冤》這部作品當中,才能尋找出答案。

竇娥,楚州人氏,本名為竇端雲,她是個苦命的姑娘,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與父親相依為命。竇娥的父親叫竇天章,一心沉迷於科舉考試,大部分精力放在讀書上,根本沒心思種地,日子過得一團糟。竇天章認為,種地太沒出息,科舉才是王道,並為此不惜一切。

人活著必須吃飯,為了生計,竇天章從蔡婆婆手裡借了二十兩銀子,而且需要付利息,預定第二年償還。次年,竇天章無力還債,蔡婆婆見竇端雲長得機靈可愛,於是說:「我有心看上他,與我家做個媳婦,就准了這四十兩銀子,豈不兩得其便。」沒想到,竇天章竟然答應了,把女兒送給蔡家當童養媳。

另外,蔡婆婆又送給竇天章十兩銀子,作為他趕考所需的盤纏,竇天章感動不已,而後拿著銀子離開,從此杳無音信。蔡婆婆給竇端雲改了個新名字,稱她為竇娥,而且她對竇娥挺不錯,不愁吃不愁穿,把竇娥當成女兒撫養。時光飛逝,轉眼間十年過去了,竇娥長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蔡婆婆的兒子十八歲。

在蔡婆婆的安排下,竇娥和他拜堂成親。有個疼自己的婆婆,還有愛自己的丈夫,竇娥的日子比較幸福,但幸福沒能維持太久。兩年後,丈夫患病去世,年紀輕輕的竇娥開始守寡,婆媳二人相依為命,因家裡存有不少積蓄,談不上大富大貴,但生活倒也不差,算得上小康生活。

張驢兒是個市井無賴,因機緣巧合,救了蔡婆婆一命。居心不良的張驢兒,老爹也是個光棍,他對蔡婆婆說:「你婆兒媳婦既無丈夫,不若招我父子兩個。」無恥之人見多了,卻從未見過張驢兒這般無恥之徒,並且威脅蔡婆婆,如果不答應他的要求,就把她勒死。

身為婦道人家,蔡婆婆膽子很小,儘管沒答應婆媳嫁給張驢兒父子,但將他們領進家裡,並許諾管吃管住。張驢兒不僅貪圖竇娥的美貌,也覬覦蔡家的家產,多次追求竇娥,都被竇娥果斷拒絕。為達到目的,張驢兒心腸歹毒,在湯里下了毒藥,準備毒死蔡婆婆,然後強求竇娥為妻,並奪走家產。

剛好那天蔡婆婆胃口不好,沒有喝湯,帶有毒藥的那碗湯,被張驢兒的老爹喝了,結果七竅流血而亡。死了父親的張驢兒,一點都不感到傷心,他威脅竇娥:「要官休,告到官司,你與俺老子償命。若私休,你便與我做老婆。」剛烈的竇娥,寧死也不願意嫁給張驢兒,便說:「好馬不備雙鞍,烈女不更二夫,我至死不與你做媳婦,我情願和你見官去。」

內心陰暗的張驢兒,買通官府,決定將竇娥置於死地。竇娥不屈從嚴刑拷打,但官府告訴她,如果她不認罪,就會拷打蔡婆婆。善良孝順的竇娥,不忍心讓婆婆受苦,無奈選擇畫押認罪。就這樣,竇娥被押往法場,臨死之前發下三樁毒誓,其中就有家喻戶曉的六月飛雪。除了六月飛雪的誓言,另外兩樁毒誓是啥?

一樁是,丈二白練掛在旗槍上,若系冤枉,刀過頭落,一腔熱血休滴在地下,都飛在白練上。簡單來說,如果上天能看到竇娥的冤情,她被砍頭之後,讓血灑在白練上,一滴都不滴在地上。另一樁是,楚州大旱三年。假如老天有眼,就讓楚州三年不下一滴雨。

竇娥的冤屈感動了上天,果然血飛上白練,六月下雪,楚州三年沒下雨,三樁毒誓全部應驗。當年杳無音信的竇天章,通過科舉考取功名,而且被派到老家楚州做官。竇娥託夢給他,竇天章心痛不已,立即重新審理此案,把張驢兒等人繩之以法,替女兒竇娥平反昭雪。

竇娥的故事讓世人明白一個道理,人在做,天在看,壞人最終一定會遭到報應,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心存善念才是正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