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真正高情商的人,從來都不是靠「容忍」

趣史錄 發佈 2020-04-28T04:58:02+00:00

人之交合,往往非單獨個體便可無瑕存在於世上,無論是哪方面,都會與他人有所交集。而芸芸眾生皆是不可複製的獨本,性情三觀更是不可一概而論,這也就決定了人與人在相處之中必定會有「一拍即合」或者「不敢苟同」的根本性差異。

人之交合,往往非單獨個體便可無瑕存在於世上,無論是哪方面,都會與他人有所交集。如是霓虹,或者青燈,人各有志。

你吐納出如何的吸與呼,身側收放的就會是與之相應的氣息。就像水滴最終匯集於碧海,我們受其影響的同時也被其他水滴所需要,除卻十分有必要的獨處,相互之間確實是離開不了彼此的。

而芸芸眾生皆是不可複製的獨本,性情三觀更是不可一概而論,這也就決定了人與人在相處之中必定會有「一拍即合」或者「不敢苟同」的根本性差異。

摒棄那些大是大非的問題,如何與人相處也就成為了人際交往中的必修課程,能夠在這門課程中拿到高學分的同學情商在一定程度上自然也高。

那麼對於高情商這一詞的解釋又到底是什麼呢?是一味地容忍,迎合別人消費自己嗎。當然不是,這個答案看起來大同小異,但是真正詮釋起來卻不一定簡單。

這也就讓很多人想到了一些比較出名的可以作為高情商典範的公眾人物,比如主持人何炅,也比如今日要說的蔡康永。

不要為取悅別人而委屈自己

關於蔡康永,大多數人知道他是從台灣人氣綜藝節目《康熙來了》開始的,又或許是聽聞過一些關於他的故事。

而在他的工作步調轉到大陸的時候,節目的形式和風格有所變化後,他的高情商處事風格和一針見血的評價體系都替他迅速再圈了一大波粉絲。

關於說話的藝術,一張嘴長在自己身上,因著個人的鮮明特色,難免傷害到別人或者憋悶委屈了自己,很難達到中庸之美。

我們大多數可以理解到的高情商可能更多的是在為別人考慮,比如:如何察言觀色、說漂亮話使得每個人都舒坦自在,儘量不用自己的情緒影響到別人,多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等等……似乎每一個出發點都是以別人為起點,再去構造適合他人居住的情緒居所中。

然而在竭力照顧到別人的心情的時候,照顧到所謂的高情商處事能力之後,我們往往都會忽略了自己。人的情商會因具體情況而作出相應的反應,它不是一成不變的,心中在意的點不一樣,情緒撬動的杆槓效果也不可同日而語,真正的高情商應該在尊重自己的前提下去最大限度地尊敬他人,不是沒有底線地諂媚逢迎,不是失去自我,真實的用心去感受此「情」與此「商」間的權衡。

不必過分迎合別人,不必過分委屈自己。

由己度人,由人度己

蔡康永在此前一次專訪中對有關真正的高情商的人這一話題中發表過己見,比起侃侃而談,他只簡單問了採訪者一個問題:你把自己當人看嗎?

你允許自己的悲傷、痛苦、羞恥、愧疚、嫉妒、憤怒、空虛存在嗎?這些情緒隱藏在日頭之下,人們下意識會將它們埋藏在和煦的表面下,這些負面情緒就像是潘多拉的魔盒一般,可以引出無數魑魅魍魎,它們是人類面子裡子最後掀開的遮羞布下的白骨。

但是生為人,白骨與血肉一樣不可缺少,不可獨存。而這些心理大多都是通過對比冒出來的,所以如何去正視自己身上和他人身上的這些欲與痴也自然成為了重中之重。

而當面對負面的情緒時,無論是親人還是朋友給予你的悲傷與沮喪,不但不應該去否定它,我們更要學會去面對消化它們。

情緒是無法隱藏的東西,從眼中,從舉止中,我們不該自欺欺人,得容許自己接受挫折。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包容度都不夠的話,他又如何擁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去包容別人呢?

同理,如果對他人沒有一顆容納謙和的心,他在歲月中也很難會放過自己。這二者向來都是相輔相成的,人間煙火,難以齊全,舍與收全然於心,你是別人的影子,他也是你自己的影子。

精明卻不圓滑

此處所言之精明,並非是帶有貶義色彩的形容,而是指精準果斷的判斷能力、明確心中立場的權衡標尺,而不是精於算計、過分圓滑。這裡的精明也不單單是說面對各色人物時的反應,它也是關於自己每一樁細枝末節的無聲默片的磨合。

我們的情緒每天都在變化,甚至每時每刻也都在翻覆,也許是悔恨自己沒有搶到最後一個麵包,也許是沒能趕上最後一班公交,也有可能是懊惱新裙子被污水濺染,每一個意外都會引起我們的反應。

而有些人面對這些瑣事的時候,很有可能控制不住自己的反應,甚至會將抱怨和怨懟帶給別人,影響周邊,而有的人卻能夠察覺這些情緒,不迴避不積壓,意識到它們,面對它們——所以,你要有判斷情緒的能力。

之後,你要學會明確自己的立場。不能讓自己被這些情緒持續困擾,我們應該學會去消化它們,知道它來了,放它過去不再糾結。

以上是如何面對自己。而圓滑一詞的對象則更加偏向於他人,但是同時它又是自己的鏡子。圓滑不只是說趨奉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側面表達了你的失去,違心地去犧牲了自己多少,而一直如此走下去便很有可能會完全迷失了自我。

這樣的人就像是戴慣了面具,我們看不清他的真面貌,他也許也不清楚面具之下自己牽扯起的嘴角到底有幾分真心了,猶如行屍走肉般,點滴不漏,卻是真的沒有內在的東西可以傾瀉了。

不活在別人的標準下

這個準則看起來很好理解,可是仔細想來後,卻又覺得過難咀嚼化食。我們與人相處,時刻都在與對方發生接觸,聽到的看到的都會影響著自己的心緒,這一點毋庸置疑。

但其實大部分人的最大缺點,幾乎全都來自於他們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滿足他人對自己的期望,而不是由衷地問一句自己的真實意願,而與心背道而馳的結果便是南轅北轍。

人有千千萬,每一個人的性格不同對同一事物的標準自然不一樣,別人對你的期望只是對方的一個標準,而不是你的標準。再者,即便你滿足了一個人的期望,你也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期望。

人是一個個體,且是一個完完全全擁有個人主觀意識的載體,我們用心感受著這個世界的花綠斑駁,像一棵大樹一樣慢慢才生長出了枝幹,才抽出了可以擋風雨的繁茂密葉,你在遵從自己的意願的同時,你才會堅定地汲取養分,長成可以投一片清涼給自己給某些人的綠蔭。

不必過分在意他人的標準,人生值得的向來不是一味的追逐他人的目光,我們所言的值得是內心持久並堅定的信念。

而完成這一目標,靠的自然是我們內在春風化雨般的涓涓細流,它匯入心田,滋潤心臟。當開始知曉本心,不再追求短暫的來自於他人的快樂的時候,你會發現心中安定,足以安穩。

在與世界磨合的過程中,我們滿滿當當濃情蜜意的心似乎被這風這雪搜颳得愈加乾癟、愈加單薄了,成人後的世介面對的顏色越來越多了,可是它們擁有的飽和度卻比兒時記憶中的灰度更甚,我們還想也忘了如何去尋求一個平衡點去擁抱自己和世界。

高情商的含義其實並不深奧,它甚至很簡單——自己自在,他人自在,就夠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