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情散文:日薄花房綻,風和麥浪輕

鄉愁難敘思鄉文學 發佈 2020-05-27T14:32:17+00:00

五月,穿行隴中腹地,跨越溝峁川塬,適足黃河兩岸,花事一場,奼紫嫣紅;唯獨在我的故土上,五月,麥子才揚花、抽穗、灌漿,崇山峻岭中,無論是川岔的平緩壩地,還是山塬的梯田坡地,麥子正在努力地生長,因多季節北風,麥穗都朝著一個方向。

文:楊進榮

圖:來源網絡

五月,穿行隴中腹地,跨越溝峁川塬,適足黃河兩岸,花事一場,奼紫嫣紅;風雨諧瑟,麥浪滾翻。

我的故土在隴中。既高寒又乾旱,春,好似來的比其它地方都慢。其它地方花團錦簇、鶯歌燕舞的時候,我的故土才醒松睡眼,桃杏李花,含苞欲放;百草的丫尖才能突破冰冷一冬的土地,羞澀地左顧右盼。夏季作物耕種隨之減緩,不到農曆節氣數九結束,一般不會有春播的氣息。

五月,八百里秦川,已是收割正酣,史上的麥客,已被西進東突的收割機替代,機器轟鳴,麥粒歸倉。

中原大地,蘇北安微,更要早些,收割機聲,連串成一片豐收的交響,不幾天,金黃的麥浪全被收光。

華北大地,不肯懈怠,生怕暴雨洪災,讓希望泡湯,頂著炎陽,悶熱難消,也要用現代化的工具,做到顆粒歸倉。

唯獨在我的故土上,五月,麥子才揚花、抽穗、灌漿,崇山峻岭中,無論是川岔的平緩壩地,還是山塬的梯田坡地,麥子正在努力地生長,因多季節北風,麥穗都朝著一個方向。

五月,紫燕和布穀鳥,剪碎了隴中的陳舊,喚醒了無限春光。天,要麼是藍的,藍的通體透明,沒有一點雜色摻入其中;要麼是藍色的無垠里,升騰一串串白色的雲朵,藍白相襯,意趣橫生,像剛摘的棉花,被天女收拾成垛,白的徹底無遺。要麼烏雲翻滾,炸雷幾個,那種無所顧及的雲團,真有"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感覺。

五月,唯獨在我的故土上,草甸式的山坡,綠滿山樑。野花熱戀那一坡黃土,姿意枉為地不允許和你商量。蜜蜂、蝴蝶、螵蟲,輕盈在花海中,棲立在麥芒、草尖上。錦雞、野兔、山鼠,談情說愛,追逐嬉翔。

川下看塬,綠色從山底爬向塬畔,晨有霧繞,午賜炎陽,晚抱落日,夜擁星光。

塬上看川,一地麥浪,互不相讓,輕風中舞蹈,雨聲中深情。無邊無際,綠中帶黃。

羊群緩慢在草場,悠閒地如沒事的人一樣。牛驢在低凹的山彎啃草,自如地拍打尾巴,如入無人之境一般。

越過幾道山樑,跨過幾道溝澗,炊煙不時從山裡人家的煙囪中冒出,繚繞在古榆老楊枯槐的樹冠上,漂漂然地藕斷絲連在山畔,貼著山脊,向山頂流竄。滿滿的鄉愁,無限的回憶,傾刻會溢出心海,濕你眼帘。所謂故土難離,此刻便有了答案;所謂故土情深,這裡便詮釋了疑惑。

農村人少了,但農村人富了,農村人也會把花草植於莊前屋後,種於檐下庭院。氤氳的香,純樸天然。靚麗的美,醉人心房。

月明星稀,繞樹蟬鳴。尋食的蝙蝠,吱地一身,划過身旁;呱呱的錦雞,陪你進入夢香。側耳,好似能聽到麥子拔節的聲響;起聲,靜和空,會包圍一座庭院,一間屋舍,甚至你窗前的明月光。

天朗氣晴,露濕履衣。清晨,沿著麥浪的田埂走上一趟,濕漉漉的空氣,沁人心脾,通靈透頂的感覺,不到故土,難遇上。草打濕鞋面褲腳,涼,好似都是十分稀罕乾淨。晨陽中的麥田,如荷槍實彈的哨兵,挨密直立,發梢上掛滿晶瑩如汗滴一樣的露珠,潔凈鮮亮。

五月,你可徑直來到我的故土,關掉手機,勿需聊天交往,靜享一地麥浪的生機盎然,盡受一派天然風光的自然而然。

五月,你可帶一支筆一塊畫板,遙對一院花事,靜斂一地金黃,畫盡翠峰綠野,把所有的美好都塗滿畫板,廉價收購無限田園風光。

五月,你可帶上相機,藉故土鄉鄰的一輛自行車,騎行在十三盤,蹬車在雲霧中,不時按動快門,把天然而沒有修飾的美,都留在記憶的心田。不時翻看,美麗養眼。

五月,你可帶上朋友,徜徉原野,尋一抹存在的花海綠村,游一處陶公荷鋤的南山田園。燒烤飲酒,品茗賦詩,謳歌跳舞。忘多年忙煩,得消閒安然。

五月,你可以孤旅到我的故土,租睡一間小屋,吃農家飯,感受鄉野農家的隨遇而安。夜坐窗前,想那「連天麥浪波千頃,撲地楊花雪一場",感那「過盡柳花無復綿,幾畦麥浪漲晴川",看那"春風來過御兒溪,野雉低飛麥浪齊"。

五月,你到我的故土來,學農家婦女折麥杆,編個籠籠,捉幾隻蟈蟈或螞蚱,掛在屋檐下,縫隙中塞幾瓣葫蘆花,趟在藤牆上,泡一壺茶,亨受一會兒北京大爺的人生。

五月,你錯過了南國,你丟失了中原,你未去長安,那就來隴中吧,看一場花事,望一眼溝塬川梁的麥浪!

哦,我有茶,你來嗎?!我有滿世界的自然舒暢,你來嗎?!我用蘇軾居士"日薄花房綻,風和麥浪輕"的格局與情懷,待你共睹隴中五月之美!

作者簡介:楊進榮,男,獨立文化工作者。本科學歷。甘肅省會寧縣人。從中學時代起在巜中學語文報》《詩歌報》《散文林》巜詩人》《駝鈴》巜白銀晚報》《白銀文藝》等報刊和眾多網絡平台發表小說、詩歌、散文遊記多篇。

歡迎文友原創作品投稿,投稿郵箱609618366@qq.com,本號收錄鄉情、鄉憶、鄉愁類稿件。隨稿請附作者名,帶圖片最好,請標註是否原創。鄉愁文學公眾號已開通,歡迎您搜索微信公眾號:xiangchouwenxue,關注我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