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史記》和《三國》生疑:劉備是不是漢室宗親?他咋成了皇叔?

半壺老酒半支菸 發佈 2021-09-20T13:06:34+00:00

劉備是不是漢室宗親?這一點在陳壽寫的《三國志》中有明確記載:「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勝子貞,元狩六年封涿縣陸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舉孝廉,官至東郡范令。

劉備是不是漢室宗親?這一點在陳壽寫的《三國志》中有明確記載:「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勝子貞,元狩六年封涿縣陸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舉孝廉,官至東郡范令。」

但是到了《三國演義》裡,劉備的身份又有了新的變化,劉備初見漢獻帝劉協,宗正卿拿出宗譜宣讀:「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劉勝,勝生陸城亭侯劉貞……」

細心的讀者諸君可能一眼就看出了問題:羅貫中文武雙全有志圖王,對經史子集更是無所不通,他在描寫《三國演義》主角劉備的時候,是不可能弄錯劉備家譜的,他故意把劉備家譜寫錯,實際是暗示劉備的「漢室宗親」身份靠不住——劉勝明明是漢景帝劉啟的第九子,怎麼在宗正卿拿出的宗譜中變成了老七?按照羅貫中所列的家譜,劉協比劉備高五輩,劉備怎麼會成為「皇叔」?

按照羅貫中的描述,宗正卿接下來按照輩分又念了沛侯劉昂、漳侯劉祿、沂水侯劉戀、欽陽侯劉英、安國侯劉建、廣陵侯劉哀、膠水侯劉憲、祖邑侯劉舒、祁陽侯劉誼、澤侯劉必、潁川侯劉達、豐靈侯劉不疑、濟川侯劉惠、東郡范令劉雄、白丁劉弘——劉備乃劉弘之子也。

通過上面的描述,我們就能分出劉協與劉備在輩分上的高下,我們再往前翻一翻,就會找到羅貫中關於劉備身份的另一個介紹:「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昔劉勝之子劉貞,漢武時封涿鹿亭侯,後坐酎金,失侯,因此遺這一枝在涿縣。」

羅貫中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自從劉貞被漢武帝劉徹以酎金成色不足為名剝奪爵位之後,劉備這一脈就沒有侯爵了。

按照漢武帝頒布、後世漢帝一直遵照執行的「推恩令」,只有嫡長子可以繼承父親的爵位,其他兒子可以降級瓜分封地食邑,但是這裡有一個規矩不能打破:父親是什麼侯,兒子繼承下來也叫什麼侯,比如張良的兒子也是留侯,犯了法之後,封國就會取消,這就叫「國除」。

皇帝開恩恢復某個開國功臣後裔的爵位,名號也是不變的,比如酇侯蕭何的家族,就享受了這個待遇:「孝惠二年,相國何卒,後嗣以罪失侯者四世,絕,天子輒復求何後,封續酇侯,功臣莫得比焉。」

像蕭何家族那樣爵位失而復得的,百里無一,所以不管劉備的歷代祖上是不是嫡長子,都不可能有封號不同、封地遠隔千里的侯爵。

輩分不對,侯爵名號不對,所以我們可以肯定,劉備的家譜造了假——如果他真是漢室宗親,為什麼要在家譜上造假?

於是有人推測:這個偽造的家譜,很可能是出於當時的大漢天子劉協之手,他需要一個有分量的人來制衡曹操。

曹操當時也沒有對這份家譜表示異議,那是他認為劉備掌握在自己手中,翻不起什麼大浪,而且有這樣一個「漢室宗親」、「大漢皇叔」給自己當跟班,也會起到示範作用。

劉備打著漢室宗親的旗號,後來又認劉表為兄、劉璋為弟,這時候更大的問題又出現了:劉表和劉璋都是魯恭王劉余的後裔,即使劉備真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誰能相信三四百年發展下來,這三個遠隔數千里的劉家後裔居然是同一輩分?

所以想來想去,這個問題只有一個答案:劉備的家譜造假了,但他是大漢皇族,卻沒有造假,也沒有必要造假——當時皇族的身份並不值錢,要是沒有能力,說自己是劉協的二大爺也沒用。

我們粗略翻一下《三國志》,就會發現很多有據可查確實是漢室宗親的人,都跑去給曹操打工了,我們在《三國志·卷十四》中,一下子就能找到兩個正牌皇親:「劉曄字子揚,淮南成德人,漢光武子阜陵王延後也。劉放字子棄,涿郡人,漢廣陽順王子西鄉侯宏後也。」

劉曄曾經準確預測到劉備必然為關羽報仇:「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

劉放也稱拍過曹操馬屁:「往者董卓作逆,英雄並起,阻兵擅命,人自封殖,惟曹公能拔拯危亂,翼戴天子,奉辭伐罪,所向必克。」

這兩個真正的漢室宗親為曹操出謀劃策,而同在涿郡的劉放和劉備並無交集,發生這種情況一點都不奇怪,我們套用北山愚公的一句話就能解釋明白:「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古代是沒有計劃生育的,而且是生得越多越好,只要養得起,生幾百個都不罰款。於是劉備自認的先祖劉勝,就不辭辛勞地大搞生產運動,並在《史記·卷五十九·五宗世家第二十九》和《漢書·卷五十三·景十三王傳第二十三》留下了這樣的記載:「勝為人樂酒好內,有子枝屬百二十餘人。」「孝景皇帝十四男……賈夫人生趙敬肅王彭祖、中山靖王勝。勝為人樂酒好內,有子百二十餘人。 」

作為皇族,生活條件要比平民百姓好很多,子女存活率也不會太低,即使一子只生二孫,十幾代幾何級數增長,到了劉備這一輩,劉勝的玄孫沒有一萬也有八千——筆者數學不好,不知道以一百二十為基數,連續十五次翻倍之後會變成多少人,精通這方面計算的讀者,或許可以為大家提供一個準確的數字。

不管劉備的祖上是不是中山靖王劉勝,我們都要記住老年間流傳甚廣的兩句話:「三年不上門,是親也不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當劉備織席販履的時候,同族同鄉的劉放根本就不理他;劉備擁有一定實力之後,劉表劉璋就會跟他稱兄道弟;劉協認他為叔,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對劉備忠心耿耿,還真不是因為劉備是什麼「漢室宗親」、「大漢皇叔」,諸葛亮不投奔妻子的姨夫劉表,就是一個鮮明的例證:劉表的宗室身份,那是確定無疑的,諸葛亮不理他,就是瞧不起他的能力。

所以劉備是不是漢室宗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劉備有梟雄之姿,可以廣攬英才成就一番事業,如果劉備在織席販履的時候餓死了,誰還去考證他是不是皇族?

筆者一直認為,劉備的「漢室宗親」身份是真的,但是這個身份並不值錢,他之所以能白手起家打下三分之一天下,靠的還是自身實力,但不知讀者諸君以為然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