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唐文宗時的兩大宦官:王守澄被毒殺,仇士良竟把宰相滅族

歷史控 發佈 2020-02-06T19:17:53+00:00

可惜,作為一個帝王,光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還是《舊唐書》總結得精闢,唐文宗李昂"有帝王之道,而無帝王之才"。

文/馮玄一

在《舊唐書》和《新唐書》的本紀里,史家對唐文宗的表現給予了充分肯定,稱他"恭儉儒雅"、"銳意於治"。可惜,作為一個帝王,光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還是《舊唐書》總結得精闢,唐文宗李昂"有帝王之道,而無帝王之才"。


01、血腥的即位之路

唐敬宗李湛突然被宦官殺死,朝廷上下陷入了恐慌和混亂之中。

在歷代宮廷里,皇帝的健康牽動著帝國里每一個官員的神經。從宮裡傳出的任何一丁點關於皇帝健康的消息,都會被視為政權變動的重大信息。但是,李湛即位時間並不長,而且年紀輕輕,精力旺盛,誰也不會想到,他竟然在一夜之間死於宦官之手。

李湛的死,讓帝國的最高權力出現了真空。國不可一日無君,李湛沒有子女,生前更沒有立過太子,誰來繼承大統?

殺李湛的主謀是宦官劉克明。他殺了皇帝,繼承人的問題他是考慮過的。在他的計劃里,是要找唐憲宗的兒子李悟來繼承帝位。殺了皇帝後,他和親信們便偽造遺詔,迎接李悟入宮。

李悟是唐憲宗第六子,封絳王。按說由他來當皇帝,也並無不可。但是,劉克明中意的人,並不代表其他人也中意。另一個大宦官王守澄就不滿意。王守澄從憲宗時期就活躍在朝廷里,長期執掌神策軍,權力很大。當劉克明等人擁立李悟的消息傳出後,他聯合另一個宦官梁守謙,秘密調動神策軍,計劃政變。遺詔發布後兩天,王守澄就指揮神策軍,殺入皇宮,當場殺死劉克明和李悟,擁立李昂為帝。李昂成為唐朝第十五個皇帝,諡號文宗。

李昂是唐穆宗李恆的第二個兒子,也就是李湛的弟弟。其實李昂和李湛是同一年生的,只在月份上小几個月。李湛的生母是王太后,李昂的生母是蕭太后。這一年,李昂19歲。



02、殺掉大太監王守澄

李昂即位後,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宦官專權。

唐朝是歷史上宦官之禍最嚴重的朝代之一。李昂的祖父唐憲宗李純、哥哥唐敬宗李湛都死於宦官之手。李昂的父親唐穆宗李恆和李昂自己都是宦官所立。擁立他的宦官王守澄此前就已經參與過皇帝廢立。宦官專權讓大唐王朝的皇權幾乎消解殆盡,給整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也嚴重地威脅著帝國的穩定。

李昂並不昏庸,他不像哥哥那麼頑劣。他喜歡讀書,博覽經史。即位後,他有勵精圖治之心。即位不久,他便下令裁撤教坊樂官、翰林待詔等冗官冗員1270人,放出內廷宮女3000人。史書上說他即位後勤於政事,恭儉儒雅。即位不久,被李湛搞得烏煙瘴氣的朝廷便有了新新氣象,出現了"士民相慶"的景象。

作為一個有抱負的皇帝,李昂不甘心當宦官手中的提線木偶。當他逐漸熟悉了政局,有了一定基礎後,他準備反擊。

他的主要幫手有兩個,一個是御史大夫鄭注,另一個是宰相李訓,他們兩個都是李昂的心腹。此時,宮裡最大的太監是王守澄,他的權力主要來自他手中的神策軍。為了分化瓦解他的權力,李昂採納鄭注的建議,首先是提拔另一個宦官、與王守澄不和的仇士良為左神策中尉,分掌一部分禁軍,削弱王守澄的軍權。接著,在李訓、鄭注的策划下,李昂任命王守澄為左右神策軍觀軍容使,名義上這是神策軍中的最高職銜,但實際上並沒有調動兵權的權力,王守澄就這樣被徹底剝奪了兵權。而此時,新提拔的神策軍左右中尉都是李訓和鄭注舉薦、提拔的人,神策軍這柄利劍就掌握在皇帝手裡。手中有利劍,文宗辦事自然有底氣。大和九年(835年)十月,唐文宗李昂命令宦官李好古帶著毒酒前往王守澄宅第,將其秘密酖殺。為了斬草除根,王守澄死後,文宗即可下令,將王守澄弟弟王守涓殺死。

經歷了憲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三次參與皇帝廢立的大宦官王守澄就此灰飛煙滅。



03、甘露之變

雖然王守澄和他弟弟死了,但是,宮裡太監的勢力依舊很大。另一個大太監仇士良依舊掌握神策軍軍權。

仇士良本來是皇帝制衡王守澄的一顆棋子,但是他執掌神策軍後,竟驕橫難制,李訓、鄭注等人根本控制不了他,甚至連皇帝他也不放在眼裡。為了將太監勢力一網打盡,文宗和李訓、鄭注密謀了一起誅殺太監的計劃。

在此,有必要說一下仇士良的身世。此人在唐順宗時期凈身進入東宮,從侍候太子李純起家。李純即位後,仇士良也得了寵,從此在宮中玩弄權術、穩步高升。如果從順宗算起,到唐文宗李昂,他已經是五朝元老了。

王守澄被誅殺一個月後,一天早朝,金吾大將軍韓約奏報左金吾仗院內石榴樹上夜降甘露。宰相李訓說:天降祥瑞,百年一遇,還請陛下親往一看。於是,文宗李昂帶領一班大臣及宦官到含元殿,他先命宰相和中書、門下省的官員先往察看,探究虛實。一群官員看完後,回到含元殿,他們奏稱說就是普通的露水,沒啥特別的。皇帝一副狐疑的樣子,又派了神策軍左右護軍中尉仇士良、魚志弘以及他們的親信、一群宦官前往察看。

當仇士良一群人前往左金吾仗院時,首先聲稱發現甘露的韓約面露驚慌。老辣的仇士良此時發現氣氛異常。於是,他當機立斷,帶領宦官退出金吾仗院。這時,院內果然衝出刀斧手,朝宦官們奔來。

原來,所謂的甘露,是皇帝和李訓、鄭注等人安排好的,他們計劃把宦官們騙到金吾仗院內,讓事先埋伏的金吾衛將宦官一網打盡。可惜,仇士良太警惕了。

仇士良帶領一眾宦官急匆匆逃往含元殿。宦官們挾持文宗,逃往內殿。此時,掌握在宦官手裡的神策軍趕到,他們關閉皇城,在皇宮裡見人就殺,被殺者多達千人。李訓等一干大臣都被捕殺。事發時,鄭注正率親兵五百人赴長安,趕路途中得知事情敗露,急匆匆返回鳳翔,中途被監軍殺死。李訓、鄭注等大臣都遭到滅族,而且還有朝廷大員被牽連而死。這次宦官指使的大屠殺,讓大唐朝廷幾乎為之一空。

甘露之變後,李昂被宦官軟禁。據唐人蘇鶚《杜陽雜編》所載:李昂痛恨仇士良,卻又無可奈何。有時候於後苑登臨遊玩,即使宮廷百戲陳列於前,也不能使他稍微舒展一下眉頭;卻常常見他瞪著眼睛,獨個兒自言自語,左右侍從哪敢上前詢問。朝廷大權都掌握在仇士良手裡,宰相只是行文書之職而已。宦官之禍,至此尤劇。



04、有帝王之道,而無帝王之才的"大唐天子"

內宮裡宦官專權,朝堂上,黨爭不斷,這就是唐文宗李昂當皇帝十四年間的真實寫照。文宗在位期間,朝臣分為牛、李兩派,朋黨之間互相攻擊,朝廷上烏煙瘴氣。

甘露之變後,文宗再也沒有振作起來,從此悶悶不樂,只以詩酒度日。晚年,在一次退朝時,他與大臣周墀有一段對話,足見其中悲涼。

他問周墀:"朕能夠與前代哪一位君主相比?"

周墀答道:"天下之人都說陛下是堯、舜之主啊。"

文宗嘆道:"朕怎麼敢與堯、舜相比。之所以問你,是想知道朕比起周赧王、漢獻帝來怎麼樣啊。"

周墀大驚道:"周赧王與漢獻帝都是亡國之君,怎麼能與陛下的聖德相提並論呢?"文宗神色悽然地說:"周赧王受制於諸侯強秦,漢獻帝受制於權臣曹操,如今朕卻受制於家奴。從這一點來說,朕還比不上周赧王與漢獻帝啊!"

話剛說完,淚水已濕襟裳,周墀也伏地痛哭不止。從那以後,文宗一病不起,再也不能坐 朝接見群臣了。兩個月後,唐文宗去世,年僅31歲。

在《舊唐書》和《新唐書》的本紀里,史家對唐文宗的表現給予了充分肯定,稱他"恭儉儒雅"、"銳意於治"。可惜,作為一個帝王,光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還是《舊唐書》總結得精闢,唐文宗李昂"有帝王之道,而無帝王之才"。


參考資料:

1.《舊唐書》

2.《新唐書》

3. 沈淦:《"甘露之變"中的人物命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