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1Q84》筆記(四)清晨的巧合

淺綠深潭 發佈 2021-09-20T07:21:53+00:00

今天清晨,剛把《1Q84》的第一冊讀完。我正在思考有什麼應該出現在這一段的筆記中,卻發生了特別的事情。

清晨的巧遇

你相信,巧合會帶來巧合嗎?你相信,巧合中藏有深意嗎?

今天清晨,剛把《1Q84》的第一冊讀完。

我正在思考有什麼應該出現在這一段的筆記中,卻發生了特別的事情。

早晨在公園裡,一位60歲的女士好像是很偶然地坐在我身邊,主動開始和我聊天。

「你這件衣服很美,我很喜歡它的花色。」她說。

我身穿著在海南時買的印花棉布海灘長裙。

忽然就想問她是不是來自廣西雲南之類有很多花布的城市。

「我來自日本。」她用聽上去的確有一些拗口的中文回答我。

日本?這忽然提醒我,今天早上剛結束近年來讀的唯一一本日本小說。

女士表現得溫柔可親,不由讓我和她談話時很放鬆,但我發現對話在不知不覺中被引向宗教。

我對和陌生人討論宗教的話題比較敏感,就開始刻意將話題發散。

談話中得知,日本女士5年前得了淋巴癌,經過7次化療後神奇般的好了。

(幸好對此她歸因於化療而不是宗教。因此我認為,她們並不算那種狂熱的宗教分子。)

最近一次2019年來上海後,她先後在大連和北京理工大學學習中文。因為疫情無法再回日本。她的父母早已過世,孩子已經成家,孫女也已經工作了。

女士說,在日本,父母離世後,人們往往覺得自己和社會疏離了。

在談話的中間,有一對母女加入了我們的談話。女士介紹說,她們是她在上海的多年好友。

母女中那個女兒看上去像中學生,據說剛開始工作。她喜歡繪畫,不由地表現出自己對藝術的熱情,還討論了看過的雷諾瓦展,但她又時不時的好像忽然想起了自己的責任似的,把話題突兀地引向宗教。

這是現實中的一個溫和的深繪里嗎?我不禁這樣想。

而且在我們談話期間還發生了一些不同尋常的事件。2個公園園丁在我們面前發生了爭執。他們一個是50多的男園丁,另一個是60多的女園丁。男人說女性在工作中總是容易被上司袒護,女人則說裁員的時候男人會被優先留下。

1Q84 和 1984

日本,宗教團體,男女兩性的社會地位和競爭關係,我的現實生活,在這個清晨,仿佛剛讀完的第一本《1Q84》的所有主題都相交了。

《1Q84》發生的年代,是1984年。

戰後的日本,深陷於精神的迷茫期。宗教,烏托邦集團等,都成為社會精英實踐探索的解藥,中日戰爭結束後的日本,甚至有精英知識分子,去效仿中國當時的模式。如深繪里的父親。如果不是從村上這麼知名的作家口中說出,恐怕很少有人能想到並理解。

深繪里父親創建的類似公社性質的團體,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轉變成了類似邪教的極權組織。其中女性的地位低下,又如同某些女性被當作資產的原始部落制度。

而這個時候,男主天吾和女主青豆,都由於奇特的巧合一起進入了一個天上掛著2個月亮的不一樣的平行世界:1Q84。在這個世界裡,激進的公社團體「黎明」和警察發生了槍戰衝突並被取締,而謹慎的宗教團體「先驅」,卻反而因此得到了官方保護,甚至申請到了很難得的宗教團體許可證。

感受一下這個虛實難辨的世界

1Q84就是1984的另一種可能性。就好像我今天早上遇見的這3位女性。我和她們的對話,也許會從今天開始引我進入另一個時空。也許什麼也沒有。

也許我看的這本書會引我進入另一種可能,也許也沒有。

人生可能是很多1Q84的串聯,只不過這些世界的天上,都沒有掛著第二個月亮而已。

村上筆下的世界常常虛實難辨,但我們身邊的世界又何嘗不是如此?

我們是誰?要到哪裡去?如果世界並不真實,那麼它還有什麼意義?

早上的巧遇給了我一種強烈的世界戲劇性和虛幻的感覺。但懂得世界的這一層虛幻,也許才能將人生過得更精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