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遼中精神的地方史志《蒲河》舉行首發式

瀋陽新聞廣播 發佈 2021-09-19T21:58:14+00:00

靈水彎彎演繹了千百年來眾多神奇壯美的故事,繪就了一幅幅時代變遷的多彩畫卷。9月18日下午,瀋陽市遼中區地方史志《蒲河》首發式在遼中碧水灣賓館五樓隆重舉行。

蒲河是遼中人民的母親河。靈水彎彎演繹了千百年來眾多神奇壯美的故事,繪就了一幅幅時代變遷的多彩畫卷。9月18日下午,瀋陽市遼中區地方史志《蒲河》首發式在遼中碧水灣賓館五樓隆重舉行。遼大教授、博導、遼寧省美學學會名譽會長、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王向峰,國家一級書畫家、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書法家李仲元等四十餘位文化大家和知深文化名人及文學愛好者齊聚;市文聯副主席王靜、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孫海燕,區文旅廣電局局長梁士奎(《蒲河》主編)和王向峰致辭祝賀。

為進一步弘揚蒲河文化,凝聚母親河共識,塑造新時代「遼中精神」,遼中區文旅廣電局提出了研究「蒲河文化」課題,組織成立了「蒲河文化研究會」,特邀年近九旬的王向峰先生為顧問,並邀請王莉、趙凱、項南、韓弘、王芝等作家協會、散文家協會、鄉土詩人協會的遼中文化精英組成《蒲河》編委會,共同研究「蒲河文化」。

歷時近兩年時間,通過對蒲河的追根溯源,對河道變遷、兩岸人文歷史的深度挖掘,和對袁天培、謝榮策、張文榮等英雄人物及歷史人物事跡的收集整理,儲備資料三十多萬字,充實、完善並豐富了蒲河歷史和遼中歷史。這些研創成果,經過項南等編委會成員的精心編輯、整理,最終形成了具有地方史志功能的《蒲河》一書。

首發式上,大家動情地觀看了《蒲河,遼中的母親河》沙畫表演。遼寧省播音主持協會會長房明震即興朗誦的《蒲河賦》,讓台下的人們無不為之而感動。李仲元老師則為蒲河賦詩並贈送墨寶。區政協副主席萬秀英的《蒲水藍夢》、項南的《蒲河,我深深眷戀的母親河》也分別由朗誦者動情朗讀......大家的精彩演繹,充分展示了時代的變遷和進步,也體現了遼中人對蒲河的愛、對家鄉遼中的愛。

孫海燕在致辭中表示,遼中緣水而生、依水而興。水滴石穿、以柔克剛的品質,是「遼中精神」的生動詮釋。當前,全區人民正在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著眼「十四五」時期發展定位,鎖定打造瀋陽城市副中心、建設大瀋陽新城區的宏偉目標。相信讀者能從此書中喚起對家鄉遼中、對偉大中國的無比熱愛,以蒲河水那種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意志品格,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擔當實幹的精神,為爭取遼中的美好明天而奮鬥。


【瀋陽廣播電視台全媒體新聞中心:秦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