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對中國古代歷史發展,起到哪些積極作用?有三點不容忽視

張生全精彩歷史 發佈 2020-04-25T06:24:22+00:00

其實,如果我們不是戴著有色眼鏡來看清朝,我們會發現,清朝作為一個古代王朝,對於中國古代的歷史發展,所做的貢獻是很大的。

清朝由於末年的時候,與外國列強簽訂了非常多的喪權辱國的條約,把中國拖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因此,這個朝代在後人的心中,似乎有一些不好的印象。

又由於清朝是少數民族占統治地位的朝代,這對於一些持漢民族主體論的人來說,心裡總是疙疙瘩瘩的,怎麼也過不去。因此對清朝也多有否定,連帶對清朝曾出現過的「康乾盛世」,也深表懷疑。覺得這是一種偽造的盛世,真實情況並非這樣。

其實,如果我們不是戴著有色眼鏡來看清朝,我們會發現,清朝作為一個古代王朝,對於中國古代的歷史發展,所做的貢獻是很大的。有哪些貢獻呢?

其一,消弭了中國長期存在的南北衝突。

中國古代,漢民族占據中原地區,少數民族則生活在北方的苦寒之地。由於北方民族生活的地方,不僅氣候寒冷惡劣,而且不出莊稼。但是北方民族又不可能完全吃牛羊肉不吃糧食,而要吃糧食,只能和生活在中原地區的漢民族交換。

但是,這種交換通常並不順暢,而且北方民族也不耐煩進行交換,他們覺得,採用搶劫的方式,能夠乾淨利落地解決問題。所以他們必然會南下抄掠。這樣一來,南北之間,必然要發動戰爭。

這種戰爭,可以說自古以來就有,一直到清朝的時候,才算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清朝本身是北方民族。在進入中原後,積極實施漢化政策,雖然早期與漢人很對抗,但是後來還是漸漸融合起來了。同時,清朝又採用世代聯姻的方式,消除了他們和北方另一個大族蒙古族之間的衝突。這樣一來,清朝實際上就消弭了南北矛盾,再也沒有像明朝那樣,為了提防北方,大肆重修萬里長城,還設置九邊軍鎮,耗費了太多的人力物力。

其二,清朝實現中國歷史上版圖的大統一。

中華民族不是一個好戰的民族,並沒有侵略的本性。但是,由於民族之間不斷的衝突和融合,整個中華民族的版圖,在歷史上是處於由小到大的發展過程之中的。

說起來,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元朝的版圖似乎最大。但是,元朝在入主中原後,對北方的很大一片地方,並沒有實際控制,或者說懶得去管。在國內,元朝又實行等級制度,因此元朝對南方其實也並不算有效控制。再加上元朝的歷史很短,因此,元朝並不算一個很完整的統一朝代。而完整的統一朝代,只能是清朝。

當然了,清朝末年的時候,清政府確實割了不少土地出去。但是,就算是割去了不少土地,清朝最終所擁有的版圖,依然是古代歷朝歷代中面積最大的之一。

版圖的統一,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當中華民族處在版圖大統一的情況下,整個國家就能和平安定。反之,如果不能實現版圖的統一,那麼,中華民族就會內耗,就會互相打仗,以期重新實現統一。

比如清朝之前的明朝,由於南北版圖無法統一,因此,明朝需要在國防上消耗太多的精力,這也大大地削弱了明朝的整體力量。再比如宋朝的時候,由於版圖沒有統一,戰爭一直是一個陰影。雖然北宋用澶淵之盟讓國家相對穩定,但是到了南宋,對外戰爭卻是需要一直考慮的問題。

所以,清朝的大統一,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是至關重要。

其三,清朝實現了中華民族最好的民族融合。

有人可能對民族融合這個概念有些反感。他們從狹隘的大漢族主義出發,認為清朝是少數民族對漢族的占領。

顯然,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實際上在整個古代社會,就算是在漢族居於統治地位的時代,民族融合依然大量存在。中華民族內各民族之間,通過動亂時期的各種戰爭,各種遷徙,和平時期的各種通婚等等,早就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完全不能分開了。

就算是清朝前期的後金,雖然說後金主要是金國的後裔,但是金國本身就是漢族與少數民族混雜的結果(畢竟當年燕雲十六州劃入金國後,有大量的漢人與女真人融合),更是北方多個少數民族(尤其是和蒙古族)反覆融合的結果。

而清朝把中華各民族都統一起來,又由於清朝在占領中原後,實行了較大範圍的漢化政策,因此,可以說,清朝對整個中華民族所做的民族融合的貢獻,是歷史上最大的。

總之,清朝作為中國封建時代最後一個王朝,對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確實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資料:《中國通史》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