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李檢法定林蕭散圖》,感謝轉發

墨之舞書畫 發佈 2020-05-29T07:41:25+00:00

其所作《定林蕭散圖》,全名《王安石定林蕭散圖》,方山定林寺,曾是南北朝時期劉勰完成《文心雕龍》的幽居之所,乃是「龍學」聖地,在元豐年間,李公麟至金陵方山定林寺拜訪王安石,二人相談甚歡,遂做此圖,旋即被宋徽宗收入內府所藏。


張大千-李檢法定林蕭散圖

59.5X125.8厘米


李檢法,即北宋著名畫家李公麟(1049-1106),字伯時,號龍眠居士。廬江郡舒州(今安徽桐城)人。神宗熙寧三年進士,歷泗州錄事參軍,以陸佃薦,為中書門下後省刪定官、御史檢法,遂後人多稱其為李檢法。其好古博學,善人物、山水、鞍馬等,時推其為宋畫第一人,張大千亦對作品和其成就推崇有加。其所作《定林蕭散圖》,全名《王安石定林蕭散圖》,方山定林寺,曾是南北朝時期劉勰完成《文心雕龍》的幽居之所,乃是「龍學」聖地,在元豐年間,李公麟至金陵方山定林寺拜訪王安石,二人相談甚歡,遂做此圖,旋即被宋徽宗收入內府所藏。



根據《張大千藝術的分期》所記載,張大千早年受石濤影響較多,注重於寫意技法的訓練,而後「漸漸地,技法趨於精細而畫風走向工麗,至四、五十歲前後達到他工筆重彩畫的極致」,而此幅畫作乃是張大千於1949年50歲時所作,符合當時作者青綠重彩、筆筆珠璣的風格和藝術追求,可以說是張大千那個時期的代表作品。



此作款識分為兩部分錄文,第一部分為:李檢法定林蕭散圖,偶得乾隆內庫雙絲絹臨此,大千張爰。鈐印「張爰」、「大千大利」兩方。

由此部分款識可知,此作材質為乾隆時期內府所藏特製雙絲細絹。「雙絲」,乃是一種特殊的制絹工藝,其成品特點是較其他畫絹更為細密,而乾隆內府所出,必是經過嚴格的製造和篩選工藝,又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沉澱,用來仿古作畫,自是火氣全無。

在鈐印中,「大吉大利」一印實用頻率較高,而名章「張爰」一印,則並不常見。



第二部分款識明顯有後補痕跡,錄文為:葭生仁兄方家正之,己丑(1949年)十月蜀郡張爰時客台北。鈐印「張大千長年大吉又日利」,畫幅右下有鑑藏印「嘉興於葭生珍藏時賢書畫記」。

從這部分款識中,我們認為,此作並不是為友人所作的直接創作,而是成畫若干時日後,再送給上款人於葭生的,而在與委託方的交談中,我們也印證了之前的推斷——於先生乃是民國時期金融界巨子,曾與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戴季陶等政界名流交往密切,在當時,有著很高的社會及政治地位,與唐醉石等文化界名人亦多有交遊。時在1949年,張大千的畫展在台北展出後,轟動一時,政客明賢、各國商賈,紛紛上門求畫,大有「踏破鐵門檻」之勢。張大千面對著形形色色的求畫者,最終將此作題贈給於葭生先生,可見二人關係非同一般,而於先生更是將此作收藏了半個多世紀之久,亦可見其對張大千此作的珍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