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實和寫心——細膩唯美繪畫欣賞

聞是書畫 發佈 2020-01-03T04:44:54+00:00

寫意的歷史淵源,中國寫意觀念的形成可以說與「莊禪文化息息相關」,中國自古以來的文人畫就有兩個重要支柱――一個是「道」,一個是「騷」。

寫意的歷史淵源,中國寫意觀念的形成可以說與「莊禪文化息息相關」,中國自古以來的文人畫就有兩個重要支柱――一個是「道」(莊禪),一個是「騷」(孤憤)。「道」以王維和倪雲林為典型,而「騷」則以徐渭、朱耷為代表,前者特點為淡薄、和諧、無為而治,後者表現狂放、重抗爭、具有很強的表現傾向。這樣說來中國傳統的繪畫其實和西洋油畫在精神層面上具有很大差異。

西方的繪畫是以科學為基礎的,而我國的繪畫則注重寫心會意,比如張旭從公孫大娘的劍舞中悟出草書,而吳道子從張旭狂草中悟出「吳帶當風」的繪畫線條。中國古人自第一次看到西洋油畫得出的結論是:雖工亦匠畫品不高,由此可見在繪畫上自然而然透漏出一種文化上的自信。這種自信在後來列強的槍炮聲中消失殆盡,後來我們認識到中國人有必要反思自己文化的優劣兩面性,幾千年來的傳統封建思想禁錮著人們的思維,使得「寫意」逐漸蛻變成一種既定的形式,莊禪精神逐漸被筆墨上的趣味所取代,在後人的繪畫中更多的是效仿和守成,風花雪月、無病呻吟者居多,失去了藝術上的自由精神,因此中國的傳統寫意迫切需要轉型和創新。

中國油畫寫意的問題與思考,寫意、寫意油畫、當代寫意油畫,這是一個具有嚴密邏輯關係的線條。在蘇軾「象外」、「意氣」、「非形似」等等古代畫論中不難看出,寫意畫的理論已經很成熟了。寫意一詞可以說是積澱了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文化精華,是中國美學的一個核心概念,也是與西洋繪畫進行區別的重要特徵。而寫意油畫的產生使得出現了一個新的油畫派系,繼承了中國傳統的寫意文化。所以說「當代寫意油畫」既是指當下對寫意油畫的探索,也是一種區別於傳統藝術的藝術。當代藝術的欣賞方式已經逐漸改變了古代把玩趣味的審美習慣,因此來看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當代寫意能否成為一個獨立性、開放性並且能夠成長的繪畫語系,是當下需要研究的主要問題。

寫意寫生注重「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用「寫」作為油畫塑性的語言,把「意」與「生」相結合,「寫生」與「寫意」相結合。上世紀五十年代出現的吳冠中、董希文等名家都為此做出重要貢獻,然而這一課題還待進行更深層面的研究。當代出現了一大批風格迥異的畫家,例如戴士和先生,他的兩幅力作《金融街》和《金山嶺》可謂一氣呵成,將歷史與現代都是現實相結合,回應了對當代寫意的思考。

意象寫意畫家更加注重對自身內心意象的表達,無論工筆還是寫意都在「意象」的範疇之內,總而言之就是寫意文化。當代著名畫家尚揚的《大肖像》和《大風景》系列,以及後來的《董其昌計劃》等,無不體現了空靈而詩性的寫意氣質。祁海平的《黑色主題》系列也是意象寫意的代表,體現了當代寫意的轉型。

後寫意體現了「以他山之石攻玉」的方式,在將民族文化虛無之後又紛紛向傳統文化回歸,例如現代著名的周春芽、任小林等無不體現了後現代文化的特點,他們的作品可以稱之為後寫意。周根芽的《黑根系列》和《石頭》系列脫胎於中國山水畫,《綠狗》和《桃花》系列更是對觀眾的視覺造成強烈衝擊,體現了對自由和生命活力的渴望。

中國油畫寫意的當代啟示與發展,寫意並不是一個僵化的概念,寫意語言正不斷向著生命與活力的現時邁進。中國油畫的寫意情結經過近百年來文人騷客的不斷努力顯得更加豐富多彩和多元化,范迪安先生在《正典與資源――當代藝術中的傳統轉換辯證》中提出「對傳統的吸收重在精神上的採集」這一觀點,運用傳統文化觀念謀求與世界藝壇的對話並做出自己的貢獻是當前最迫切的。除此仍需注意的是要避免寫意油畫的簡單化和表面化,古老的傳統文人畫傳統講究畫品和人品的雙重修養,因此可以說精神和思想才是當代中國油畫最應該注意的。作者:待核中。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