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我40歲之前,基本只寫楷書!感謝分享轉發

墨之舞書畫 發佈 2020-05-06T18:50:57+00:00

祝允明臨《黃庭經》古之善書者,必先楷法,漸至行草——蔡襄蘇州,一座富庶的城市。家學淵源,聰穎過人,五歲能書一尺大字,九歲能詩,文章奇氣。



祝允明臨《黃庭經》


古之善書者,必先楷法,漸至行草


——蔡襄



蘇州,一座富庶的城市。


自吳王闔閭建都兩千年以來,一直是全國賦稅大省。到了帶有資本主義色彩的明代,其中一半的賦稅都來自蘇州。


物質的優越,促使了大批的文人墨客聚集於此,也逐漸成為全國的文化中心。同時,一個接一個的大咖嶄露頭角,形成了「吳門書派」。



直到一個人的出現,使吳門達到了巔峰,他就是祝允明。對,就是《唐伯虎點秋香》里那個貪財好色,只會畫「小雞啄米圖」的祝枝山。當然,這不過是電影的演繹。


因右手多生一指,故號枝山,蘇州長洲人。家學淵源,聰穎過人,五歲能書一尺大字,九歲能詩,文章奇氣。一生仕途不暢,潛心為文,醉心翰墨。



祝允明各體皆擅長,尤以草書冠絕古今。其小楷在當時雖然也是獨領風騷,但後人關注的遠不及其草書。


明代小楷是中國小楷史的又一座高峰,有文徵明、王寵等一眾大師。而他的小楷在當時被譽為「楷書之聖」,其地位可見一斑。



祝允明的小楷風格十分多變,從魏晉的鐘王,到時風的趙孟頫,甚至連標準的印刷體他都不放過。


今天,俠客給大家欣賞到的這篇臨右軍《孝女曹娥碑》。我們將它與原帖對照,祝允明臨的一絲不苟,起筆多先按後提,取開張之勢。更為牛逼的是,他不僅在臨帖,而且他還將原帖中的破損之處進行了填充,且毫無違和,使得內容更加完善。可見祝允明的文化與書法之功力。



祝允明在學書上,是嚴格按照父親制定的程序進行,40歲之前基本以楷書為主,而後漸至行草。好友文徵明認為他的草書成就與其紮實的楷書功底密不可分,而他自己認為一個好的楷書,應該具備以下十個字:


血、肉、骨、筋、員(圓)、直、平、結、構、變



祝允明的學書經歷告誡時下的我們,不要一味的求新,最終走向怪誕的境地。從臨古→入古→化古,這個路徑無疑是正確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