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愙齋書法」亢凡書法《大觀茶論》欣賞

愙齋書法 發佈 2020-05-12T04:24:48+00:00

還創作了一本茶葉專論,因成書於大觀元年,後人稱之為《大觀茶論》。即使在今天,《大觀茶論》都可以說是學習茶知識的入門之作。亢凡書法《大觀茶論》欣賞。

趙佶,即宋徽宗,宋朝第八位皇帝。後人評「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除了做皇帝,不得不說他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自創了一種書法字體被稱為「瘦金體」;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還創作了一本茶葉專論,因成書於大觀元年,後人稱之為《大觀茶論》。


[大觀茶論]共二十篇,對北宋時期蒸青團茶的產地、採制、烹試、品質、鬥茶風尚等均有詳細記述。自問世以來,影響力和傳播力非常巨大,極大地促進了中國茶業的發展,推動了中國茶文化的發展,也為我們認識宋代茶道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文獻資料。即使在今天,《大觀茶論》都可以說是學習茶知識的入門之作。



—— 原 文 ——


嘗謂首地而倒生,所以供人求者,其類下一。谷粟之於飢,絲枲之於寒,雖庸人孺子皆知常須而日用,不以時歲之舒迫而可以興廢也。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間潔,韻高致靜。則非遑遽之時可得而好尚矣。本朝之興,歲修建溪之貢,尤團鳳餅,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延及於今,百廢俱興,海內晏然,垂拱密勿,幸致無為。縉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從事茗飲,故近歲以來,採擇之精,製作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盛造其極。且物之興廢;固自有時,然亦系平時之汗隆。時或遑遽,人懷勞悴,則向所謂常須而日用,猶且汲汲營求,惟恐不獲,飲茶何暇議哉!世既累洽,人恬物熙。則常須而日用者,固久厭飫狼籍,而天下之士,勵志清白,兢為閒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鏘金,啜英咀華。較筐篋之精,爭鑒裁之別,雖下士於此時,不以蓄茶為羞,可謂盛世之情尚也。嗚呼!至治之世,豈惟人得以盡其材,而草木之靈者,亦得以盡其用矣。偶因暇日,研究精微,所得之妙,後人有不自知為利害者,敘本末列於二十篇,號曰茶論。



—— 翻 譯 ——


世間萬物的生長都是為了滿足人的需求。稻穀栗米用來充飢,蠶絲棉麻用來禦寒,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至於茶,它凝聚了山川的靈秀氣韻,寄寓著美好的稟性。茶帶給人們清閒而平和的感受,這種妙處不是平常人和婦孺之流所能領會的了。品茶之時,內心淡泊、氣質高雅、意態寧靜。也不是那種舉止慌亂,手足無措的人能夠消受得起的情趣。

我在大宋建朝之初,每年專門派使者在福建安溪一帶焙制茶葉進貢,「龍團」、「鳳餅」等茶名冠天下,延至今日,百廢俱興,天下安定,君臣勤勉治國,有幸造就了無為而治的昇平盛世。官宦、富商和平民都享受著朝廷的恩澤,社會上風行高雅,盛行飲茶、品茗風氣。所以近年來,茶葉採摘、製作工藝、烹水點茶的技藝越發高妙,無不達到空前境地。如果時局動盪,人心慌亂,百姓勞累病苦,日常生活所需還要疲於奔命,為衣食溫飽憂患,誰還會閒心考慮飲茶這等雅事呢?

唉!在這個極其太平的時代,我偶爾清閒無事,在研究中體會到茶事的精深微妙,領會了其中的奧妙,又擔心後人不知利弊,所以敘述茶事的本末,分為十二篇,命名為《茶論》。


亢凡書法《大觀茶論》欣賞


- 亢 凡 -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廣東豪森書法院副院長、三門峽市政協委員文鳳堂書法導師、簡社社員、河北美術學院特聘書法導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