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靠實力贏得「天府」美譽,卻在唐朝痛失桂冠,歷史變遷惹人嘆

浩然文史 發佈 2020-04-21T06:01:34+00:00

早期關中因農業而產生的聚落群遺址古代稱此地為「關中」,又因這裡曾是秦活動的地方,故又稱「秦中」,有「八百里秦川」之稱。

中國最早的「天府之國」並不是指今天的成都平原,而是以渭河為核心的關中平原。關中平原是由渭河與其支流涇河、(北)洛河(與伊洛盆地的洛河相區分)等河流沖積而形成的平原。

一、中國最初的「天府」是如何來的?

關中平原東至潼關一線,西至寶雞的大散關,南至今秦嶺,北達黃土高原與關中平原相過渡的渭北山地,東西縱貫約300公里。行政意義上的關中平原包括今陝西的西安、寶雞、咸陽與渭南,以及銅川南部的一部分。關中平原海拔在300—800米之間,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

古代稱此地為「關中」,又因這裡曾是秦活動的地方,故又稱「秦中」,有「八百里秦川」之稱。此地由於水利發達,又盛產小麥與棉花,漢代時有「天府之國」的美稱。

早在新石器時代早期,仰韶半坡遺址的先民就在這裡過上了定居的生活,生產主要以農業為主,在半坡遺址周邊還發現了骨器等早期原始社會所用的農具。他們還飼養家畜,經營漁獵,這說明當時的農業已經脫離了初級的原始農業。

關中平原農業初具規模是從周人公亶父遷移到周原開始的。周原位於關中平原西部,北至岐山,南臨渭河,灃河貫穿其中,這樣的地理條件為農田的灌溉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周人原為從事農耕的民族,經常在周邊開闢農田,所以農業發展迅速。

《詩經》與《史記》記載,西周時關中平原的農業技術與農田管理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所耕種的農作物多為粟、麥等五穀,甚至在一些地方還有種植水稻的記載。西周之所以能滅商,其發達的農業基礎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西周時周文王姬發遷都於灃鎬一帶(今西安以西),至春秋時期,關中平原的農業得到進一步發展。秦時就出現過秦用糧食救晉國的事情,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泛舟之役」,說明春秋的秦國糧食不但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還可以向外輸出。

至戰國以後,隨著鐵制農具的發展,以及秦國實施的一系列變法,秦國的農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比如,秦就通過變法讓很多荒地得到了開墾,提高了農業產量。而戰國時秦的水利灌溉設施也相當發達,例如韓國人鄭國所修建的鄭國渠,溝通了渭河和涇河之間。在秦統一六國前,關中地區就有了「天府」的美譽。

《史記·河渠書》就記載:「秦以強富,卒並諸侯。」至漢武帝時,關中更是經歷了興修水利的熱潮,如六輔渠、白渠、成國渠、昆明渠與龍首渠的修建使得關中地區更有了「天下陸海」的稱呼。

漢代趙過的代田法首先在關中地區推行,而《氾勝之書》更是記載了西漢中後期關中水利事業的發展盛況與農業技術的進步。這些例子都說明了,西漢中期以後,關中地區的農業生產技術與所使用的農業生產工具已經相當發達了。

從糧食的種類來看,西周時期關中的糧食主要以黍為主,到了戰國時粟開始占主要地位。但到了漢武帝時,曾說「今關中俗好種麥」,說明至西漢中期,麥也成為了主要的農作物。

二、「天府」地位的丟失與唐時關中平原的發展

西漢以後關中地區遭到了兩次農業生產技術的破壞。一次是西漢末年王莽的篡位,使西漢都城長安人口因戰亂而出現了大量的銳減,農業生產也遭到嚴重的破壞。另外一次是黃巾起義後,董卓之亂,長安成為了當時各個地方諸侯所爭奪的主戰場,再加上董卓要挾漢獻帝遷都洛陽,更使得漢長安城付之一炬。

魏晉南北朝時,雖然關中的農業有所恢復,但已經遠不如秦漢時那樣發達,而此時關中的「天府」之名也開始漸漸丟失。

隋唐時長安又成為了全國經濟與政治中心,農業生產也得到了朝廷的重視。唐初對渭河南北水利進行了系統的修復,並對漢魏以來所開闢的水渠進行了改造,但卻收效甚微。如唐時花大力氣修復鄭國渠與三白渠,其灌溉的農田面積連秦漢時的一半都不到,至安史之亂後,其灌溉面積進一步下降。雖然當時關中地區仍號稱「沃野千里」,但其糧食產量卻還沒能達到自足自給的地步。

後來發生了安史之亂,唐朝社會整體衰落,長安的地位也越發堪憂,至唐末,隨著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在南方已經有了「揚(今揚州)一益(今成都)二」的說法。關中平原的糧食供給很大程度上還要依靠京杭大運河的糧食運輸,才能得到滿足,而唐之後的關中平原距離「天府之國」的美譽也越來越遠。

文史君說

長安能夠得到古代帝王的重視,主要原因還是依靠關中地區強大的農業基礎,但後來隨著戰亂的頻發和人口的增加,以及關中周邊環境的破壞,在經濟中心不斷南移的大背景下,曾經沃野千里的關中平原開始衰落。之後宋代將都城遷往汴梁,至此長安的政治地位也無法自保,而這也是唐以後關中地區將「天府」二字讓渡給成都的最大原因。

參考文獻

鄒逸麟:《中國歷史地理概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韓茂莉:《中國歷史地理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史念海:《隋唐時期農牧地區的變遷及其對王朝盛衰的影響》,《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1年第12期。

(作者:浩然文史·禹貢行者)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帳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