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100%,5塊的速溶咖啡賣爆了,星巴克和瑞幸何去何從

電商在線 發佈 2020-03-25T19:58:12+00:00

2月份,星巴克中國市場門店的銷售額同比下降78%,線上訂單占到了總銷售的80%,在此之前,外賣訂單只占星巴克中國銷售額的9%。

「我都快忘了星巴克是什麼味兒了。」居家隔離的日子,張小佳靠家裡囤著的速溶咖啡來「續命」。

春節後爆發的疫情,讓咖啡連鎖巨頭關閉了全國半數以上的門店。

按去年底星巴克在中國4292家門店算,這意味著閉店數超過2000家。


為消費者提供社交聚會場所的「第三空間」,曾是星巴克最引以為傲的賣點,但疫情打亂著節奏。2月份,星巴克中國市場門店的銷售額同比下降78%,線上訂單占到了總銷售的80%,在此之前,外賣訂單只占星巴克中國銷售額的9%。

悄然間,咖啡生意走出了咖啡館,打開新的消費場景。「無接觸消費」火了外賣,一併帶火的,還有線上的速溶咖啡。

「電商在線」從天貓方面了解到,疫情期間平台關於咖啡的搜索量上升超100%,總體成交量同比增長超80%。

去年的新晉網紅三頓半,讓市場看到精品速溶咖啡的機會和成長。(詳見《速溶咖啡正在反擊星巴克瑞幸》)。疫情的推動更是讓資本加快腳步,「電商在線」獨家獲悉,紅杉資本剛剛完成對三頓半的新一輪融資,具體金額尚未公布。

春節前,瑞幸高調宣布進軍無人零售,從門店自提走向更細分的辦公室、醫院、加油站。

當無人零售機遍及辦公樓,三頓半成了白領辦公桌的必備,咖啡的消費場景進行了變換,這也說明,咖啡正在更加無縫的融入人們的生活之中。

疫情的催化下,咖啡的場景化之爭也正在開啟。


線上咖啡100%增長


「我們在專注的補課,把之前的進度追回來。」

三頓半創始人吳駿最近忙到沒時間採訪,生產按下了暫停鍵,但消費需求增加,復工後恢復生產成了眼前最重要的事。

疫情重創了餐飲零售業,也傳導到了線下咖啡館。

居家隔離的咖啡愛好者,買不到現磨的拿鐵、卡布奇諾,只能在家裡沖泡一杯咖啡來「續命」。

這讓以三頓半、永璞等為代表的精品速溶咖啡迎來了機會:它們以電商起家,通過冷萃還原技術保證了咖啡的口感,並以獨特的造型和多元化的沖泡方式兼顧網紅屬性,形成了與傳統速溶咖啡和即飲咖啡之間的差異化產品。

這種差異化既包括價格、產品定位,也包括延伸出了更多元化消費場景和需求。

星巴克等精品咖啡館的杯均價超過30元,瑞幸在券後的價格位於10元—20元之間、全家、7-11等便利店咖啡的價格在10元左右,以雀巢、麥斯威爾為代表的傳統速溶咖啡卻僅需要1元—3元。

以三頓半為首的「精品速溶」,正好切入了5—10元這個空白的價格區間。

超速溶、便於攜帶、口味接近現磨咖啡,這些特點讓「精品速溶」打開了更大的消費場景,無論辦公室、居家,還是飛機、地鐵上,可隨時隨地享用。

疫情期間更放大了這種需求,體量最大的天貓與同期實現了超過80%的增長,京東、拼多多的增長量也超過100%。

「在過去的一個多月里,我們的日銷量是(疫情發生)之前的兩倍,用戶對超即溶咖啡的需求有明顯的增長,新用戶也越來越多。」吳駿坦言。

連同迎來暴漲的還有膠囊咖啡,天貓咖啡行業運營專家昆成對「電商在線」表示,膠囊咖啡商家在疫情期間供應鏈端幾乎不受影響,物流也有保證,並因為其高復購性,增速超過100%。

與此同時,掛耳咖啡在平台搜索量增加,農夫山泉等傳統品牌也在此時入局。在昆成看來,掛耳是介於速溶與現磨咖啡之間的小眾產品,被精品速溶教育的消費者們想要提升需求,掛耳就成了最適宜的選擇。

「線上的包裝類咖啡產品有幾十億市場份額,掛耳的僅占到2億,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昆成說。


巨頭搶灘多元場景


疫情下的「無接觸購物」帶火了線上,也讓線下即飲咖啡巨頭,重新梳理自己的新零售布局。

春節前,瑞幸宣布無人零售戰略,「瑞即購」和「瑞划算」兩款無人咖啡機成了新的資本故事。

這也成了瑞幸門店模式的「縮影」:咖啡機引流、販賣機變現。瑞幸的野心是,實現2021年1萬家門店的目標之外,獲取更多場景的流量。

當外界還在觀望瑞幸的新故事要如何講下去,疫情期間,「無人機」首次落地就進駐了武漢的醫院,目前瑞幸官網上還顯示著醫院優先合作的字眼。


「電商在線」採訪了瑞幸方面在疫情恢復後無人機的布局情況,但截止發稿前還未收到回復。

對於主打場景消費的星巴克來說,一場夢醒來,咖啡館外的對手日益增多。事實上,星巴克也一直在嘗試拓寬非「第三空間」的咖啡需求。

2018年牽手阿里巴巴,星巴克實現了在國內 100 個城市 3000 家門店提供「專星送」服務的目標。

去年7月,星巴克"線上下單,線下自提+外送"的新零售模式,率先在中國區門店嘗試「啡快」咖啡業務。在北美,星巴克同樣開始試點「快取店」模式,用戶手機App 下單後,就能到店自提。



疫情讓巨頭們狠狠跌上了一跤,儘管在中國90%以上的門店已經重新開業,但數據顯示,星巴克預計本季度在中國的銷售額將比一年前下降約50%,或高達4.3億美元。

「電商在線」認為,布局門店或難以成為星巴克接下來的重點,外賣與自提,在多元化場景上進行布局,將按下快進鍵。

2018年雀巢71.5億美元聯姻星巴克。意味著雀巢可以在星巴克店之外的任何場景,銷售星巴克的包裝咖啡產品。並且合作推出了「辦公室咖啡角」、膠囊咖啡機等。

「瑞幸的無人機模式通過免費鋪設賺取流量,這種模式下雖然打開了更多場景卻很難保證咖啡品質,此前無人機零售市場不乏玩家,但很難突破這一痛點,星巴克與雀巢的辦公室場景零售機,是有專人的服務和補充,更能保證咖啡品質。」咖啡業內人士對「電商在線」說。

作為速溶咖啡和即飲咖啡的雙巨頭,兩個品牌在消費場景、目標消費人群上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彼此之間都具有很深的護城河。這樣的聯手,更像一場「各取所需」,打通從家、到工作商務、再到出行休閒等多元體驗場景。

可口可樂與Costa也緊隨其後加速牽手,甚至兩大咖啡聯盟的布局都很類似,根據可口可樂披露的消息,眼下的重點是加速推進這三方面的相關工作:自助咖啡販售機,為食品服務客戶提供的咖啡豆和咖啡機器,以及即飲咖啡產品。


中國咖啡戰場迎來新篇章


90年代末星巴克入華,上島咖啡、雕刻時光等台式咖啡館興起,20多年來,社交與咖啡相融合的場景化消費一直是主流。直到近2年,更多的垂直賽道上興起咖啡黑馬,多元化的消費場景開始出現,一場疫情更是讓中國消費者習慣了咖啡館外的消費方式。

「疫情期間線上咖啡銷量的增加,說明咖啡正在成為剛需。」

中國食品行業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電商在線」表示,從2019年上半年開始,中國的咖啡市場進入成長期,咖啡的剛需性在進一步提升,咖啡產業也隨即進入爆發階段。

咖啡已經成為近兩年食品界的現象級品類,無論是現磨、即飲、速溶都出現很多新型玩家。不止瑞幸、連咖啡主打新零售的網際網路咖啡品牌,三頓半、永璞等在垂直賽道異軍突起,便利蜂、中石化易捷這些便利店也開始賣咖啡。

在傳統的咖啡品牌之間,合縱連橫不斷出現,可口可樂聯合COSTA、雀巢聯手星巴克非門店渠道,試圖基於各自優勢進入更大的消費市場。

所有跡象在表明:雖然缺少骨子裡的咖啡基因,國內咖啡市場卻正在高效培育用戶,從而經歷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基本盤還是在於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數據顯示,中國咖啡消費量12年增長近500%,但人均消費仍不足5杯/年,相比美國261.5杯/年的數量,還有巨大增長空間。

隨著消費人群的不斷擴張,咖啡消費從格調型走向日常型,消費者需要的是隨時隨地享用高品質咖啡。多元化的場景布局下,咖啡產業正在從「人找咖啡」走向「咖啡找人」。

無論是星巴克與雀巢的合作,還是瑞幸進入無人零售,皆是解決公司營收規模的增長邊界,和提升了新的競爭力。

在朱丹蓬看來,疫情對咖啡新零售有很大的助推作用,無論是無人售貨還是無接觸外賣,新零售在疫情期間得到高速發展。

「中國咖啡產業還是處於一起做大蛋糕的時候,越來越多的品牌進入這個行業,布局不同的場景渠道和消費層次,咖啡的爆量正在給咖啡產業帶來擴容的空間。」朱丹蓬說。

無論是超高性價比的速溶咖啡,還是下沉布局新零售場景的即飲咖啡,都在更細分的場景中彼此形成競爭,歸根結底,誰能做到好喝又便捷,誰才能率先領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