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鄉明——蘇東坡的心頭憾以及貫穿一生的鄉土情結

少年阿派 發佈 2020-05-22T04:22:09+00:00

林語堂曾經形容蘇東坡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人物,歐陽修在見到蘇東坡後告訴兒子"三十年後無人再談論老夫",而宋仁宗在看到蘇軾兄弟後也感慨"吾今又為吾子孫得太平宰相兩人"。不管是當時代的皇帝還是大臣亦或是後人,蘇東坡都能贏得高超的讚譽。

林語堂曾經形容蘇東坡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人物,歐陽修在見到蘇東坡後告訴兒子"三十年後無人再談論老夫",而宋仁宗在看到蘇軾兄弟後也感慨"吾今又為吾子孫得太平宰相兩人"。不管是當時代的皇帝還是大臣亦或是後人,蘇東坡都能贏得高超的讚譽。因為他是宋朝乃至中國歷史上一個獨特的存在,不僅因為他過人的才華,還有他豁達的人生態度,以及超然的精神境界。

出生在北宋最好的皇帝年間,在一個心地善良野心勃勃的皇帝期間當官,被一個十八歲的呆子皇子上位時貶嫡。歷經宋朝三代皇帝,蘇東坡留給世人的不只是流傳千年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蒼天"、"大江東去浪淘沙"的詩句,還有他所到之處的東坡肉、黃樓、杭州蘇堤、海南生蚝的傳說,更有他"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中一個失意文人的胸懷。星羅棋布的成就讓大家對蘇軾的誇讚已經夠多,所以今天我們不談成就,談感情,談這位偉人終其一生深入骨髓的鄉土情結,了解蘇東坡的另一面。

一、 一個人跨越千百年活成了一個城市的名片——眉山故里

四川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但在古代只是巴山蜀水的偏僻。樂山大佛坐落在峨眉山東側,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他的北面就是蘇東坡的出生地——眉山。現在我們去眉山還能看到當地的旅遊宣傳"東坡故里,中國詞鄉,詩書古城,道教聖地,長壽之邦",短短20字的口號里每一句都與蘇東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一個人跨越千百年活成了一個城市的名片,這是何等殊榮。

1、一個普通但也不凡的出生

蘇東坡出生在1036年四川眉州一個官宦家庭,他的出生在後世人眼裡是文曲星下凡的出彩。要說異相也沒有多少記載,但正是因為他的出生,他父親突然從之前不讀詩書轉變成了苦讀詩書。那時的蘇洵已近中年,在古代算是開悟較晚的,正常這個年紀早應該有所成就了。也許這就是蘇東坡出生的不凡,帶動著老父親求取功名,也成就了之後歷史上有名的三蘇。

生在四川這片土地也讓蘇東坡擁有了四川人民天生的吃苦耐勞,機警善變,自持自治。宋仁宗當政的宋朝還處在文人興盛的時代,在四川也還依舊保持著一些古老的風俗,好學之風盛行。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長,蘇東坡也自然沾染了川人的雄辯遺風。幼年,父親一心考取功名,母親大家閨秀出生還有些許文化,一心在家帶他和弟弟,六歲蘇東坡入學開始學習經書,十歲就可以寫出讓眾人驚艷的詩句,難掩才華橫溢的特質。

2、足可治癒一生的幸運的童年

在故鄉的生活是愜意的,生活無憂,家庭幸福,有書可讀,有伴可玩,有景可賞。外加天資聰慧,自然會比常人更敏銳一點,在讀書之餘,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有史料記載在讀《范滂傳》時,蘇東坡問母親"媽,我長大之後若做范滂這樣的人,您願不願意?"母親回答"你若能做范滂,難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親嗎?"。在那個年紀就能古書中有如此的抱負,能看出是天性使然,也承蒙後天較好的家庭環境影響。蘇東坡人生的基調在這裡被奠定,一身正氣從未動搖,至死不渝。蘇東坡在四川眉州度過了自己無憂無慮精彩豐富的童年,正是如此順遂的成長經歷,使得蘇東坡在之後餘生都在懷念。阿德勒說"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由此看來,蘇東坡顯然是後者。

3、男兒志在四方的必然出走

在20歲時與父親和弟弟結伴,"三蘇"第一次出川進京趕考,自古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形容,歷時兩個多月才到了當時的京城。這條路一走就是四十多年。在蘇東坡出走故鄉之後的四十二年的宦海生涯中,除了母親去世回家守喪的三年以及之後一次的短暫停留,蘇東坡再未踏上故土。前二十年的深刻烙印,後四十年的長久別離。出走多年,無法回去的遺憾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底。在官場上起伏不定的多年磨練,讓蘇東坡鄉土情結一直伴隨著他的後半生。

二、 月是故鄉明——大詩人眼裡對故鄉偏執的喜愛

每個人都有一個獨特的故鄉,而每個人的故鄉里都有一個不一樣的月亮,人人都愛自己故鄉的月亮。在這個大文豪的眼裡,也依舊殘存著四川的和尚會念經的故鄉偏見。

1、在食物中尋找故鄉

味覺是人類產生的最早的記憶。而那些在人心底紮根的味覺記憶,一般都與人生長的童年和經歷有密切關聯,這種記憶類似於初戀,有洗盡千帆仍舊餘味縈繞的頑固。一方水土一方人,蘇東坡也將對家鄉的思念寄託給很多記憶中的味道。他曾經非常喜歡家鄉一種叫做薇菜的野菜,在家唾手可得,在外一草難求。被貶黃州時,因為當時的環境使然,有耕田種地的便利,正好有家鄉的友人到訪,他就托友人給他帶薇菜的種子,希望在異地種植。之後的多年,他也會時常想念起故鄉的吃食,碩大的芋頭,外地人不知名的花草,在一向愛吃會吃的四川人眼裡皆可稱為餐桌美食。異地遇到的很多家鄉特產,他總會以筆墨記錄下來,美食也成為他思鄉的一個引子和緩解思鄉的解藥。

2、在習俗里惦念故鄉

習俗是人民傳承文化中最貼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種文化,用來規範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為、語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身為四川人,蘇東坡即便已經身處異鄉多年,見慣了各地風俗人情。但在他眼裡,家鄉仍舊是最有上古時代值得被稱頌的風俗的地方。官有官品,民有民風,守望相助,故鄉的優秀品質和優良風俗,是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這與川人給我們世人所留下的粗俗和潑辣的模樣還是大相逕庭的。讓人不禁聯想到那句"母校是我們罵了一千遍但不允許別人說一句不好的存在",故鄉在故人眼裡也是這樣偏執和霸道的存在,大詩人蘇東坡也不能免俗。

3、在詩詞里懷念故鄉

宋朝重文輕武的傳統構建了一個寬鬆的社會環境,所以才有了中國文體之一宋詞的產生。蘇軾被後世銘記也是他唐宋八大家的名頭,這都源自他的詩詞和書法。而我們也能在他的詩詞中找到大量思鄉的詞作。《浣溪沙·山色橫侵蘸暈霞》是蘇軾在出川趕考的第二年就寫的一首詞"夢到故園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面對與故鄉相似的風景,勾起了他深深的思鄉之情。故鄉的路走了二十多年,也不知道夢了多少回,但是酒醒之後眼前還是一場空,故鄉還在重重山巒的另一側,隔著天涯一樣的遠。從一開始離鄉的不適應,到之後多年的異地求生,這種思念有增無減。蘇東坡只能憑藉著前二十年對家鄉草木風景、風俗習慣的記憶來緩解表達思鄉之情。並將這種綿延的情感寄托在了之後無數的詩詞之中。

三、 具有蘇式風格的思鄉解藥

雖然自幼就有"奮力有當世志"的胸懷,也希望自己的才能能夠真正對天下太平發揮作用。但事與願違,長期的移居以及一生仕途的遭遇,朝代的更替,時勢的變遷將這位偉人鍛鍊成了政壇風暴中的海燕,保民抗暴的勇士,即便歷朝天子對他心懷敬慕,但他還是在貶謫中被捕,被流放,也更加劇了蘇軾的懷鄉情結。

1、回不去的故鄉成為他一生的心頭憾

縱觀蘇東坡的一生,回鄉的心思幾乎貫穿了他幾十年的生活。在事業的巔峰期,元祐年間官居要位,上至皇帝下到百姓,人盡皆知的廣受推崇時。在生不逢時,一貶再貶,沒有偏僻只有更偏僻的貶嫡時,思鄉一直縈繞在他心頭。每一個職位任期一滿,他就寄希望於朝廷可以同意他的懇請,讓他回鄉任職。在各種與友人的書信中都有記載不同時期的不同言辭,但是表達著相同的訴求,尤其是逢年過節的詩作更是表現明顯。

除此之外,在人生的不同心境下,他也都曾流露過這種思鄉心切。在熙寧倅杭的忙亂官場生活中,公務繁多,無法適應時,他想念著故鄉,意欲歸鄉。在密州苦悶艱辛的生活之餘,甚至窮困潦倒到要用野菜來充飢的日子裡,依舊心懷"會當拂衣歸故丘"的願望。除了這種明確的表達,蘇東坡還無數次地記錄了其在做夢中回到故鄉的情景。弗洛伊德說"夢是願望的達成",心心念念回鄉而不得的這種現實矛盾一直伴隨著蘇軾。"我行忽失路,歸夢山千重",夢醒時分的失落更顯得淒涼。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的場景在蘇東坡的人生中也隨處可見。在各地與四川老鄉相聚又別離的場景都被他記錄在詩詞里,寂寞悲涼之情躍然紙上,"故鄉知好在,孤客自悲涼"。

2、極具特色的蘇軾阿Q精神

長久思念而不得所造成的苦悶,也使蘇東坡形成了一套自己特有的方式來化解相思之苦。我們也看到了有蘇軾特色的阿Q精神。在密州上任的時候,蘇東坡把密州的盧山在心中譽為家鄉的峨眉山,找出他們的共同點,來消解思鄉苦悶。用短暫的物與物在心底置換,能夠得到內心的安寧,成為他醫治思鄉心切的良方。此外,他還使用物與物之間的關聯來拉近與家鄉的距離。

在黃州上任期間,看到身邊的滾滾長江水,就將其與家鄉的峨眉雪水相連,因為確實存在峨眉雪水融化之後可以匯入長江的說法,所以他用此來安慰家鄉的河水就在身邊流淌。身處千里之外的黃州能夠與家鄉隔距千里而相連在一起,多多少少會給予他心靈上的歸屬感。從這種阿Q方式中嘗到甜頭之後,蘇東坡就開始不斷的發現身邊有類似巴山蜀水的東西,尋找這種關聯以達到心理的滿足,疏解思鄉苦悶。

3、系在風箏線上的一生

在蘇東坡的一生中,他還像是一個繫著繩子的風箏,不管飛到何處,那條線都沒有斷。除了使用物品的寄託之外,在他四十多年的異地生活均未與家鄉切斷聯繫。始終與家鄉親友保持密切的聯繫,在史料記載中,留存了大量他與家鄉親友的書信記錄。不管在何地,不管在何種處境下,蘇東坡對四川老鄉都保留著天然的親近。當然在人生的不同時期,官居高位當朝時,以及之後不停被貶落魄時,也有很多鄉友會主動去看望這個大文豪。這種始終未斷過的雙向聯結,密切了蘇東坡與遙遠家鄉的聯繫,在這些聯繫中緩解他思鄉的苦悶,拉近與家鄉的距離。

這些方法在一時之間緩解了他的鄉愁,但不能回鄉的心結始終是沒有得到緩解。換句話說,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久而久之,這個文豪又開始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裡,還曾經一度把自己當成黃州人。即便在他的臨終之時,還在惦記著和自己一生的摯友即他的弟弟一起回到故鄉,回到兒時的風景中。但回不去的故鄉終歸還是成了他的心頭憾。

結語:在我們以往對蘇東坡的了解中,他是一個感受敏銳、思想透徹、慷慨厚道但生性倔強,才華橫溢的人,一生做事都以儒學為準繩,但骨子裡卻是一道教中人,純然天成的樂觀派。有著他本身的獨特個性,但也有四川人的群體特徵,他自己評價自己是"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一生宦海沉浮卻過得像一陣清風一般,成就卓越,留名史冊。生活中的蘇東坡更是一個生活大家,會吃,會玩,四川人的樂觀和豁達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我們在以思鄉為切入點走進這個偉人的時候看到的是更加豐富,更加立體的一個人物。就像是我們身邊那些從小鎮走進大城市的人,對家鄉的味覺有著天生的青睞,山珍海味不足鄉間野菜,對家鄉更是有偏執的熱愛,只許自己評價不容別人途說的霸道。也將一個更加真實,更加可愛的老者呈現在眼前,就像我們每一個如今漂泊在外的奮鬥者一樣,是一個心懷最樸素思鄉心情的普通人。

參考文獻:

1、《論蘇軾詩詞里的思鄉、歸隱意蘊》

2、《新時期以來蘇軾詩詞研究之再研究》

3、《蘇軾詩詞比較研究》

關鍵字: